王凊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 AD-MSC)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及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贴壁法从人脂肪组织分离获得h AD-MSC,完成鉴定;分别用脂肪诱导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其向脂肪和成骨细胞分化;h AD-MSC与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共培养,Transwell小室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从人脂肪组织中成功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共培养之后的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结论从人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并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转移。
- 王凊张博车绪春
- 关键词:乳腺癌共培养
- 胸水CEA、CD40、CYFR21-1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水指标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价值,并尝试确定诊断截点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初诊的合并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良性胸水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胸水CEA、CD40及CYFR21-1的水平。结果研究共纳入观察组患者53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胸水CEA、CD40、CYFR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8.28pg/ml为截点值,CD40诊断恶性胸水的敏感性为86.00%,特异性为90.00%,曲线下面积为0.89,优于CYFR21-1及CEA。结论恶性胸水中CEA、CD40及CYFR21-1水平显著升高,对鉴别良恶性胸水有一定价值,其中CD40的鉴别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佳。
- 王凊车续春
- 关键词:胸水肿瘤标志物
- 凝血指标与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计数、血浆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六项凝血指标与恶性肿...
- 王凊
- 关键词:APTTPLTFIBDDVWF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调节性T细胞获得及其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制备诱导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i Treg),探讨i 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获取CD4+CD25-T淋巴细胞,TGF-β诱导法获取i Treg,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i Treg的得率及其叉头状/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 RNA水平,活性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方法观察Treg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方法分别检测i Treg的IL-10、TGF-β分泌以及胞内因子IL-2、IL-4、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TGF-β诱导法i Treg得率可达42.10%,TGF-β诱导后获得的i Treg Foxp3 m RNA水平明显升高。获得的i Treg可以抑制自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IL-10和TGF-β分泌水平较原始CD4+T细胞上升(P<0.05),但几乎不分泌IL-2、IL-4、IL-17、IFN-γ。结论:利用TGF-β诱导法制备获得的i Treg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功能,其发挥免疫抑制功能过程可能均有IL-10和TGF-β的参与。
- 王凊车绪春
- 关键词:FOXP3TGF-Β免疫抑制
- 肽脱甲酰基酶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成为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对新型抗生素研发迫在眉睫。肽脱甲酰基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最初被认为存在所有原核生物中,是其生长、代谢、繁殖不可缺少的关键酶,而不存在真核生物中,因此被视为是筛选抗生素的一个理想靶点。本文对肽脱甲酰基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探讨。
- 王凊
- 关键词:肽脱甲酰基酶抗感染
- ARL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癌细胞表型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究ADP-核糖基化样因子2(ARL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RL2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ARL2(siR-ARL2),以非特异性序列(pSilencer 2.1)转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转染宫颈癌细胞HeLa和C33A细胞,采用MTT实验、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细胞划痕实验来检测干扰ARL2后宫颈癌细胞生长、侵袭以及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q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到ARL2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Western blot显示转染siR-ARL2的实验组中AR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HeLa细胞中下降了约59%(t=5.6,P<0.05),在C33A细胞中下降了60%(t=5.3,P<0.05);siR-ARL2使HeLa和C33A细胞生长活性分别下降了28%和22%(t=2.6、2.3,P<0.05);siR-ARL2使HeLa和C33A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分别下降了36%和60%(t=4.7、6.2,P<0.05);siR-ARL2使HeLa和C33A细胞侵袭能力分别下降了49%和54%(t=5.2、5.7,P<0.05),并使HeLa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结论:A RL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siR-ARL2抑制了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彭瑞清王杨孙颖王凊胡志东
- 关键词:宫颈癌RNA干扰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改变与高凝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妊高征)发生时,血液学改变比较明显,可出现血小板降低、贫血等,特别是在重度妊高征时形态异常的红细胞显著增多。但在临床上发现,重度妊高征患者外周血中形态异常红细胞数量的增多并没有造成红细胞平均值等相关参数发生显著改变,而多与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102例妊高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学以及凝血试验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红细胞形态改变的特征与患者血栓形成趋势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价值。
- 张伯玮王凊
-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