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贤
-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5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5 8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 ,用自制植骨推注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 ,术后卧床 2~ 3周 ,腰背肌锻炼、腰围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 2个月~ 2年 3个月 ,优良率达 81% ,全部患者均在术后 2~ 3周活动 ,无断钉、断杆、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评价有两个方面 :①影像学评价 :包括椎体高度的恢复 ,椎管侵占率的恢复 ,脊柱矢状面的Cobb角。 4 7例患者椎体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 ,远期复查椎体高度无丢失情况。②神经功能和临床评价 :4 1例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人Franke评级平均提高 1 5 1级 ,脊柱无明显畸行 ,无严重腰痛和下肢疼。结论 RF、AF、SF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 ,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 ,使病人能早期活动 ,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 ,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 魏东张静波汪明星王亚贤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疗效
- 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引起外踝部疼痛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后外踝部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跟骨外侧壁切除加Isbister手术治疗 19例 ,术前、术后采用X线及CT检查对跟骨横径指数进行测量。结果 按JOA(日本骨科学会 )标准评分由术前平均 61 4分提高到术后 76 1分 ,跟骨横径指数由术前 37 8%改善至 19 6 %。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疗效满意。
- 王亚贤庄志高霍维岭汪明星吴玉权
- 关键词:跟骨骨折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
- 桡骨头及颈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桡骨头及桡骨颈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各家的治疗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无移位及移位较轻的病例,治疗简单。但对移位较严重、需手术整复的病例,若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就有产生肘关节伸屈功能,前臂旋前、旋后功能障碍之可能。本文对我科近10年来41例手术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
- 王亚贤庄志高霍维玲
-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外科手术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后路髓核摘除术手术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采用CTM对突出物的尖锐度进行测量 ,分析腰椎节段性不稳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参照JOA标准对 2 86例患者自觉症状、临床检查的改善程度进行术前、术后对照比较。结果 2 9例术后疗效不佳 (10 1% )。其中 ,Ⅰ组 :自觉症状改善不足 5 0 % ,12例 ;Ⅱ组 :临床检查改善率不足 2 5 % ,11例 ;Ⅲ组 :神经根症状加重 ,6例。结论 髓核摘除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应具备 3个条件 :①主诉为坐骨神经痛 ;②无节段性腰椎不稳 ;③突出物的尖锐度 >30°。
- 王亚贤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
- 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引起外踝部疼痛的手术治疗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后外踝部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1 0年来采用跟骨外侧壁切除加Isbister手术方法治疗 1 9例。术前采用X线及CT对跟骨横径指数进行测量。结果 :按JOA评分由术前平均 61 .4分提高到术后 76 .1分 ,跟骨横径指数由术前 37.8%改善至 1 9.6 %。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
- 王亚贤庄志高霍维岭汪明星吴玉权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
- 桡骨头及颈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 2000年
- 桡骨头及桡骨颈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各家的治疗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无移位及移位较轻的病例,治疗简单。但对移位较严重、需手术整复的病例。若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就有产生肘关节伸屈功能、前臂旋前、旋后功能障碍之可能。本文对41例手术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报道。
- 王亚贤
- 关键词:颈部骨折手术疗效桡骨头随访调查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