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浩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味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8例被引量:11
- 2005年
- 王书浩
-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 银杏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对银杏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银杏提取物对S180和H22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同时在昆明系小鼠异体移植性S180和H22肿瘤模型上观察银杏提取物的抑瘤作用。结果:银杏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瘤细胞生长,对两种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其IC50分别是197.90mg/L、206.27mg/L,而且对荷S180和H22小鼠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60.53%、58.41%。结论:银杏提取物在体内外对S180和H22均有抑制作用。
- 嵇玉峰黄金活梁洪江李金昌王书浩李大鹏陶岚张丽张华
- 关键词:抗肿瘤
- 麝冰止痛膏外敷治疗肝癌疼痛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7
- 2005年
- 目的:观察麝冰止痛膏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麝冰止痛膏观察组2 6例和奇曼丁对照组2 0例,观察组以麝冰止痛膏外敷痛处,每日更换1次,对照组以奇曼丁口服,1次/1 2小时,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者止痛效果相当,但观察组止痛的起效时间(0 .48±0 .5 8)小时较对照组(1 .41±0 .30 )小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止痛起效快,且毒副作用少。结论:麝冰止痛膏外敷能有效地缓解中晚期肝癌中度疼痛,与奇曼丁口服效果相当,且起效快。
- 嵇玉峰黄金活梁洪江李金昌王书浩李大鹏张华
-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痛外治法
- 盐酸昂丹司琼结合护理干预防治化疗患者恶心呕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盐酸昂丹司琼结合护理干预防治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4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女,年龄32~66岁,体质量35~65 kg,随机分成2组:昂丹司琼组(A组)和昂丹司琼结合护理干预组(B组),每组23例。A组于化疗前20 min及化疗后3 h分别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24 h内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例数,计算2组防治恶心、呕吐的控制率。结果:4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0度、Ⅰ度、Ⅱ度、Ⅲ度恶心的病例数,A组分别为13(56.5%)、4(17.4%)、5(21.7%)、1(4.4%)例,B组分别为16(69.6%)、5(21.7%)、2(8.7%)、0例,A、B两组恶心完全控制率分别为56.5%和69.6%、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3.9%和91.3%,B组的恶心完全控制率和有效控制率均高于A组(P<0.05)。0度、Ⅰ度、Ⅱ度、Ⅲ度呕吐的病例数,A组分别为14(60.8%)、4(17.4%)、4(17.4%)、1(4.4%)例,B组分别为18(78.2%)、4(17.4%)、1(4.4%)、0例,A、B两组呕吐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0.8%和78.2%、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8.2%和95.6%,B组的呕吐完全控制率和有效控制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结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可较好的防治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
- 黄瑛龚桂枝王书浩
- 关键词:昂丹司琼化疗恶心呕吐
- 芪麻化浊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芪麻化浊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麻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面积(Total Plaque Area,TPA)和不稳定斑块数目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TPA和不稳定斑块数目较对照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芪麻化浊汤可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短期预后的改善。
- 蔡飙叶瑞妍张智琳林宏王书浩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因子
- 温阳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老年急性腹泻临床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运用温阳法治疗老年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确诊病例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补液、护胃以及纠正脱水症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止泻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方四神理中汤口服联合中药封包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止泻时间,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论:基于温阳法运用自拟方四神理中汤联合中药贴敷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腹泻脾肾阳虚型患者疗效满意。
- 蔡飙林宏叶瑞妍王书浩
- 关键词:脾肾阳虚中药贴敷炎症因子中西医结合疗法
- 含羟基喜树碱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含羟基喜树碱 (HCPT)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客观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4 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治疗组 ,应用含羟基喜树碱方案化疗 ,其中 2 5例肺腺癌患者接受HFAP方案 ,2 1例肺鳞癌患者接受HCAP方案 ,4周为一周期 ,2周期为一疗程 ;以同期住院的未用HCPT联合化疗的同类患者 4 2例作为对照组 ,其剂量、周期、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但不用HCPT。结果 :治疗组 4 3例患者完成一疗程治疗 ,肺腺癌有效率为 5 6 % ,CR 2例 ,PR 12例 ;肺鳞癌有效率为 5 5 5 % ,CR为 0 ,PR 10例 ,总有效率 (CR +PR)为 5 5 8% ;对照组 4 2例均完成一疗程治疗 ,肺腺癌有效率为37 5 % ,CR 1例 ,PR 9例 ;肺鳞癌有效率为 33 3% ,PR 6例 ,有效率 35 7% ;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脱发、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 ,副作用可耐受 ,该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为有效的药物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观察和研究。
- 黄金活嵇玉峰李金昌梁洪江王书浩李大鹏张华
- 关键词: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癌药
- 苓桂术甘汤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苓桂术甘汤治疗神经衰弱(痰湿内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实验组服用苓桂术甘汤,对照组服用枣仁安神液;实验组90例,对照组32例。结果苓桂术甘汤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5.6%;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神经衰弱症状群方面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神经衰弱(痰湿内停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王书浩曾强
-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神经衰弱
- 白芍总苷对大鼠腹膜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大鼠腹膜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7(Smad7)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42.5 g/L含糖透析液+脂多糖法复制腹膜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第30天后,测定各组腹膜功能,取腹膜组织进行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腹膜TGF-β1 mRNA、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腹膜厚度显著增加,腹膜超滤量显著降低(均P<0.05)。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对上述病变均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模型组腹膜TGF-β1 mRNA、Smad7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TGF-β1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白芍总苷高剂量组抑制性信号蛋白Smad7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白芍总苷抑制腹膜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上调Smad7 mRNA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腹膜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练建红王书浩黄家莲汤水福张奡潘竞锵管红斌张玉辉
- 关键词:白芍总苷腹膜纤维化基因表达调控
- 炙甘草汤治疗原发病毒感染恢复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25例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原发病毒感染恢复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原发病毒感染恢复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炙甘草汤,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CK、CK-MB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原发病毒感染恢复期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优势。
- 王书浩曾强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炙甘草汤肌钙蛋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