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烧伤
  • 3篇手术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皮瓣
  • 2篇外科
  • 2篇疗效
  • 2篇创面
  • 1篇带蒂
  • 1篇带蒂转移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治疗
  • 1篇对手
  • 1篇多发伤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烟花爆竹
  • 1篇严重多发
  • 1篇严重多发伤

机构

  • 14篇鄢陵县人民医...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牛景林
  • 4篇雷会民
  • 2篇牛希华
  • 2篇夏成德
  • 1篇薛继东
  • 1篇李晓亮
  • 1篇狄海萍
  • 1篇李强
  • 1篇曹大勇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烧...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临床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应用各种皮瓣、植皮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单纯下肢损伤患者采用不同部位的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负压吸引植皮。患者年龄8~66岁,创面存在最长时间12年,皮瓣、肌皮瓣切取范围7 cm×5 cm^35 cm×13 cm。结果 29例患者术后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经过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创面皮瓣外观、质地、弹性良好,皮肤两点分辨率在9~15 mm,平均13 mm。结论根据创面分布部位及范围及患者本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或肌皮瓣,可一次性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牛景林
关键词:皮瓣肌皮瓣软组织缺损
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观察应用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方法 2008年10月-2015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上肢烧伤创面愈合8个月~3年后,继发大面积增生性瘢痕患者12例,瘢痕面积为11 cm×7 cm~20cm×l0cm,其中5例患者肘关节伸直、屈曲受限.根据瘢痕大小,采用患肢同侧侧胸腹部扩张皮瓣或联合上肢扩张皮瓣整复.侧胸腹部切口位于腋前线附近、上肢切口位于瘢痕缘,在浅筋膜层钝性剥离形成囊腔,置入适当大小扩张器后注射壶内置,按扩张器容积的1~3倍超量注水扩张.注水扩张结束后,切取胸外侧皮动脉供血的侧胸腹部扩张皮瓣、上肢扩张皮瓣.上肢扩张皮瓣局部推进覆盖周围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瘢痕,蒂部缝合成皮管,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3周左右断蒂,术区缝合口愈合后行抗瘢痕治疗. 结果 共埋置18个扩张器,均未见扩张器置入后感染、外露等并发症.侧胸腹部扩张皮瓣面积为11 cm×7 cm~ 16 cm×11 cm;6例患者联合应用上肢扩张皮瓣,面积为8 cm×4 cm~9 cm×6 cm.术后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出院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修复处颜色、质地、厚薄与上肢正常皮肤接近,5例肘关节伸直、屈肘受限者得以纠正,3例患者术区缝合口遗留线状瘢痕明显、9例患者术区缝合口瘢痕轻微. 结论 侧胸腹部扩张皮瓣血管恒定、解剖容易,修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
夏成德薛继东狄海萍牛景林李晓亮曹大勇李强牛希华
关键词:烧伤上肢外科皮瓣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2月9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复发率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复发率4.1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比较差异则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费、术后医护费用、药费、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术前检查费、手术和器械费、床位费、其他费用支出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症少,医疗费用支出低,恢复时间快。
牛景林
关键词: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
人工皮膜对烧伤创面及植皮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寻烧伤创面及创面应用邮票状植皮,网状植皮术中用人工皮膜作内层敷料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0例相对新鲜清洁烧伤创面及10例不同部位烧伤创伤需植皮创面,其内层敷料均应用一层带孔的人工皮膜覆盖,为贴覆方便和防止皮片滑动...
牛景林雷会民
治愈重度烧伤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一例报告
本文作者介绍了2000年7月7日收治1例因煤油厂失火烧伤全身,总面积62%(浅Ⅱ度4%,深Ⅱ度~浅Ⅲ度58%),经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措施,创面行湿润暴露疗法。浅Ⅱ创面于伤后第7天愈合。但患者在伤后...
牛景林
文献传递
小剂量甘露醇及七叶皂甙钠对手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及七叶皂甙钠对手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手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七叶皂甙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分别为1.67%、11.67%,两组患者并发症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及七叶皂甙钠应用于手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牛景林
关键词:小剂量甘露醇七叶皂甙钠手部创伤早期肿胀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中应用效果探究
2015年
目的探究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损伤控制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严重创伤者)、对照组(一般创伤者),各6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损伤控制手术的策略。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方法和措施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牛景林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治疗的21例腹部手术术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给予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或放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营养支持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牛景林
关键词: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营养支持
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防治分析
2016年
目的讨论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 64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术后行抗感染、祛聚、抗凝"三抗"处理;实验组在"三抗"治疗基础上,再行针对性预防及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全血D-二聚体水平测定、两组均无颅内出血、肺梗死及死亡率等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防止发生肺栓塞。
牛景林
关键词:外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
烟花爆竹烧伤患者17例救治体会
2010年
2007年5月我院与河南省烧伤网络救治中心(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联合收治一批17例被烟花爆竹烧伤患者,其中5例为特重烧伤患者,其余为中、重度烧伤患者,17例经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雷会民夏成德牛希华牛景林
关键词:烧伤患者烟花爆竹救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