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学标

作品数:253 被引量:2,63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篇农业科学
  • 27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81篇棉花
  • 75篇气候
  • 36篇气候变化
  • 32篇农牧
  • 29篇农牧交错带
  • 29篇交错带
  • 20篇玉米
  • 20篇小麦
  • 19篇水分
  • 19篇花生
  • 18篇降水
  • 17篇气象
  • 16篇农业
  • 16篇作物
  • 15篇生长发育
  • 12篇生育
  • 12篇华北平原
  • 11篇夏玉米
  • 11篇干旱
  • 9篇新疆棉

机构

  • 194篇中国农业大学
  • 5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中国气象局
  • 12篇中国气象局成...
  • 10篇四川省气候中...
  • 9篇内蒙古农牧业...
  • 7篇中国气象局国...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广西气象减灾...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河北省科学院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48篇潘学标
  • 41篇胡琦
  • 30篇崔秀稳
  • 29篇王靖
  • 25篇王延琴
  • 22篇潘志华
  • 20篇邓绍华
  • 19篇陈超
  • 14篇赵沛义
  • 13篇庞艳梅
  • 13篇龙步菊
  • 12篇张立祯
  • 12篇董占山
  • 11篇蒋国柱
  • 11篇胡莉婷
  • 10篇邵长秀
  • 9篇黄彬香
  • 8篇吴同礼
  • 8篇妥德宝
  • 8篇刘琰琰

传媒

  • 26篇棉花学报
  • 25篇中国农业气象
  • 2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5篇中国棉花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资源科学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2010农业...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13篇2005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花生长季温度变化及其影响被引量:8
1997年
对安阳45年棉花生长季各月平均气温和4~10月活动积温变化进行分析表明,除6月和7月略有下降外,各月气温均有上升趋势;4~10月活动积温升高明显,且存在约20年的波动周期。应针对温度变化开展棉花科研和生产对策研究。
潘学标王延琴崔秀稳
关键词:棉花温度生长季
冬小麦产量分阶段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决冬小麦估产的时效性和运行化问题,通过对河北省玉田县2007~2009年冬小麦的连续监测,在不同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对其产量构成三因子(穗数、粒数和粒质量)进行实地抽样测定,并结合冬小麦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生态特点,建立相应的分阶段单产预测模型。试验发现,单因子模型的应用,可使冬小麦估产的预报时间提前到抽穗期,其拟合精度可达到88%以上。双因子模型的应用可使预报时间提前到抽穗后期至灌浆期,模型拟合精度大于90%;结果表明,冬小麦分阶段预产模型可以作为县级区域农业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基础,增强农业遥感监测产量的预警能力。
何亚娟汪庆发裴志远王连林马志平潘学标
关键词:冬小麦
四子王旗生物气候资源及其变异分析被引量:20
2005年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四子王旗 1 961 - 2 0 0 0年近 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该区降水量、气温及日照时数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90年代年平均气温比 1 961 -1 990年平均值增加 1 .0℃ ,降水量增加 1 2 .5mm ,日照时数无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并就此对作物生产、草场复壮提出几点建议。
武艳萍潘学标
关键词:降水量温度生态环境气候
生态保育型农业内涵、实施途径与研究趋势被引量:3
2022年
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导致农田土壤变瘦、变薄、变酸、变干,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生态保育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文章论述了生态保育型农业产生的背景,综述了农田生态保育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生态保育型农业的内涵及实施的技术途径,并提出了当前生态保育型农业亟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文章认为,生态保育型农业就是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促进资源增进、环境改善、生产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制度与技术体系;以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为根本特征,重点关注环境资源要素之间的平衡、适度投入与合理利用、生产能力与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平衡与生态改善等4个方面的关系。实施生态保育型农业的途径包括水分保育、养分保育、固沙保育、适度投入、综合保育等,具体技术体系包括:合理选择作物及品种,合理布局;实施轮作、休耕、免耕、少耕等耕作措施,蓄水保墒,保土保肥;科学施肥,增加地表覆盖等等。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农业生产能力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同提升、生态保育机制及其区域化途径等是当前生态保育型农业亟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黄彬香潘志华潘志华胡琦王靖潘学标
关键词:生态系统平衡土壤养分土壤水分
新疆棉花生产与区域持续发展对策
潘学标
关键词:棉花生产
基于APSIM模型分析播期和水氮耦合对油葵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播期调控和补充灌溉是保障北方农牧交错带油葵稳产和增产的有效措施,然而播期和水氮管理对油葵产量的耦合效应尚不明确。该文基于农牧交错带武川试验站2 a分期播种试验数据评估了APSIM-Sunflower模型的适应性,应用验证后的APSIM模型分析了播期和水氮耦合对油葵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葵生育期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2.4 d,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模拟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1.9%和5.5%,表明APSIM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油葵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在有补充灌溉条件时,仅灌一水时在现蕾期补灌油葵产量最高,灌两水时在现蕾和灌浆期补灌产量最高。油葵最佳施氮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上升;干旱年无灌溉、灌一水、灌两水和灌三水时最佳施氮量分别为40、60、60和70 kg/hm^2,正常年分别为50、70、80和90 kg/hm^2,湿润年分别为50、80、80和90 kg/hm^2。在湿润年和正常年时雨养、灌一水和灌两水条件下播期在5月中旬较其他播期产量分别高6.9%和11.6%,9.3%和12.0%,9.3%和16.4%,灌一水的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低41.9%和8.9%;灌两水的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低38.5%和12.5%;灌三水条件下播期在5月上旬时产量最高。干旱年时早播可降低产量年际间变异,但调控播期对提高产量作用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油葵生产播期和水氮管理提供参考。
黄明霞王靖唐建昭房全孝张建平白慧卿王娜李扬吴冰洁郑隽卿潘学标
关键词:分期播种降水年型水氮耦合
麦棉套种对棉行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4
1996年
对3-2式麦棉套种预留棉行的小气候效应进行研究在明,小麦对预留棉行有根强的遮荫作用;致使齐穗期预留棉行中央的光合有效辐射较冠层减少30%,太阳总辐射削减19%;小麦黄熟前,预留棉行内风速较一熟棉田小,午后气温也较一熟棉田低;共生前期麦套露地棉田地温较一熟棉田低,小麦黄熟后较一熟棉田高,而麦套地膜棉田的地温一直较一熟棉田高。降低小麦株高,留足预留棉行,麦套棉地膜覆盖。加强小麦生育后期的水分管理,都有利于减轻麦棉套种的不利和小气候的影响。
潘学标邓绍华王延琴崔秀稳董占山
关键词:太阳辐射棉花小麦套种小气候
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单季稻水分盈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4年
研究利用四川稻区109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和16个农业气象站1981—2010年的单季稻生育期资料,计算了研究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并探讨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内的缺水量和缺水率。结果表明,1961—2010年四川水稻年均缺水率在孕穗到开花期最高,移栽到孕穗期次之,开花到成熟期最低。近50 a来,水稻全生育期年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和缺水量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而缺水率在稻区中、西部总体呈升高趋势;有效降水量在移栽到孕穗期和开花到成熟期以减小为主,而在孕穗到开花期总体呈升高趋势;需水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总体均表现为减小趋势;缺水量和缺水率在孕穗到成熟期以减小为主,而在移栽到孕穗期稻区中、西部地区呈升高趋势。研究可为四川稻区的农业用水及合理灌溉提供依据。
陈超庞艳梅潘学标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分盈亏统计分析
棉花地上部生长的功能-结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2008—2010年棉花密度试验,分析棉株器官生物量-形态间异速生长关系,改进COTGROW模型中的发育和形态发生模块,构建了棉花地上部器官形态建成模型;基于COTGROW模型模拟数据,与GroIMP可视化开发平台的数据链接,实现了棉花生长过程的可视化;利用建立的功能-结构模型对不同密度棉花冠层的光截获量进行了模拟。利用2010年的试验数据检验模型,结果表明,棉花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各果枝果节数、节间长度、节间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直径、棉铃长度以及铃直径测定值与模拟值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85、0.64、0.52、0.66、1.00、0.15、1.58、2.39、2.54、0.05、0.13和0.10cm,模型效果较好;构建的棉花地上部功能-结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棉花的形态特征,并较逼真地显示棉花器官、植株的三维动态生长过程,可以反映出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密度处理下棉花植株的三维形态,在可视化的基础上模拟棉花冠层空间的光截获量。为虚拟棉作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陈超潘学标张立祯庞艳梅
关键词:棉花
广西荔枝果树商业性栽培区的气候生态适宜度灰色聚类评估被引量:5
2001年
根据荔枝生产气候生态条件 ,用二重灰色聚类方法分析广西荔枝果树商业性栽培的气候生态适宜度 ,评估结果与当地荔枝生产实践相一致。由靖西、凌云、巴马、罗城等地到中、东部的融水、鹿寨、昭平、贺州一线的以北地域 ,均属无荔枝栽培基本气候条件区域 ;其以南地域 ,具备有荔枝栽培的基本气候生态环境 ,属广西荔枝栽培基本气候适宜区。在以南地域中 ,由二重聚类结果 ,得出柳城、象州、来宾、宜州、百色、田东、田阳、东兴、北海等地域为荔枝商业性栽培的次适宜气候生态区 。
甘一忠潘学标刘流
关键词:荔枝气候生态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