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丽丽

作品数:20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肉瘤
  • 6篇细胞
  • 5篇凋亡
  • 4篇手术
  • 4篇肿瘤
  • 4篇骨肉瘤
  • 4篇阿曲库铵
  • 3篇诱导骨
  • 3篇神经肌
  • 3篇神经肌肉
  • 3篇通气
  • 3篇麻醉
  • 3篇肌肉
  • 3篇肌松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炎性
  • 2篇预后
  • 2篇镇痛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温丽丽
  • 10篇谢显彪
  • 8篇林文前
  • 7篇白晓晖
  • 7篇黄纲
  • 6篇操隆辉
  • 6篇尹军强
  • 5篇沈靖南
  • 4篇钟忠键
  • 4篇李洪波
  • 4篇利洪艺
  • 3篇王博
  • 3篇刘伟海
  • 2篇邹昌业
  • 2篇陆霄云
  • 2篇王晋
  • 2篇曾维安
  • 2篇钟忠健
  • 2篇张嘉俊
  • 2篇黄洋

传媒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六届《中华...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成人孤立性骨嗜酸性肉芽肿(EG)的临床表现、影像与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9月至2017年6月共45例成人孤立性骨EG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男35例,女10例,中位年龄29岁,临床受累骨骼包括颅面骨(9例)、脊柱(11例)、肋骨(1例)、骨盆(8例)、锁骨(3例)、肩胛骨(2例)、肱骨(3例)及股骨(8例)等,平均随访81月。影像学特征为溶骨性破坏病灶,脊柱病灶中均未出现扁平椎改变,免疫组化多为CD1a、Langerin(CD207)及S100阳性。其中3例予保守观察,23例予手术治疗,8例接受小剂量化疗,其余11例行手术及术后辅助小剂量化疗,其中40例痊愈,5例复发后均再接受化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170个月,中位PFS为67个月。【结论】孤立性骨EG临床发病率很低,尤其成人更为罕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易误诊,需重视病理检查,因成人孤立性骨EG的生物学行为比儿童更具侵袭性,治疗需个体化的同时可采取比儿童EG更积极的策略。
利洪艺利洪艺温丽丽王博李洪波王永谦沈靖南黄纲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成人预后
蟾毒灵诱导骨肉瘤细胞株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蟾毒灵诱导骨肉瘤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蟾毒灵处理骨肉瘤细胞株U2OS,U2OS/MTX300(甲氨蝶呤耐药细胞株),SAOS2,IOR/OS9后24,48,72 h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蟾毒灵处理48 h后上述细胞凋亡率,双向凝胶电泳联合MALDI-TOF/TOF质谱技术筛选蟾毒灵处理U2OS细胞48 h后差异表达的蛋白,Western blot法验证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蟾毒灵对四株骨肉瘤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蟾毒灵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株U2OS及耐甲氨蝶呤细胞株U2OS/MTX300的72 h IC50分别为(37.43±4.1),(32.24±5.3)nmol·L-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实蟾毒灵可显著诱导四株骨肉瘤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筛选、鉴定出蟾毒灵处理U2OS 48 h后24种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Western blot验证发现凋亡相关蛋白中热休克蛋白27表达变化最为显著,并且过表达热休克蛋白27可部分逆转蟾毒灵诱导U2OS及U2OS/MTX300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蟾毒灵具有显著诱导骨肉瘤凋亡作用,其中热休克蛋白27蛋白水平下调在蟾毒灵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谢显彪温丽丽尹军强廖鸿益邹昌业王博黄纲沈靖南
关键词:蟾毒灵凋亡热休克蛋白27
阿曲库铵靶控输注的肌松效应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及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及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30例。以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內收肌的收缩反应?佑盏及信ǘ?2μg·mL-1开始效应室靶控输注阿曲库铵,术中调节靶浓度维持T1≤5%。记录两组阿曲库铵靶浓度的变化、总药量、麻醉时间、恢复指数、停药至TOFR为0.9的时间。结果:两组持续给药30min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显著下降(P<0.05),B组靶浓度低于A组(P<0.05);B组阿曲库铵期间用药量小于A组(P<0.05),且恢复指数、停药到TOFR为0.9的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能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且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停药后肌松恢复更为迅速。
温丽丽林文前操隆辉钟忠键许梅曦
关键词:靶控输注阿曲库铵七氟醚丙泊酚
不同麻醉方法下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研究
背景与研究目的: 麻醉药可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产生多部位、多环节的影响,从而使肌松药的量效、时效关系发生改变。但这种影响与麻醉方法、肌松药种类以及用药时间有关。在持续输注肌松药给药方式下,这种影响可能体现在维持目...
温丽丽
关键词:麻醉方法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药给药方式
文献传递
芬太尼、吗啡分别联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芬太尼、吗啡分别联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肿瘤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Ⅰ组给予吗啡60~80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100mL硬外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5~6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100mL硬外镇痛;Ⅲ组单纯给予芬太尼20μg/kg静脉镇痛。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VAS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在术后12h、24h、48h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Ⅱ组、Ⅲ组均显著小于Ⅰ组(P<0.05);头晕、嗜睡的发生率Ⅰ、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白晓晖董静毅温丽丽林文前
关键词:芬太尼吗啡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
华蟾酥毒基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对多种骨肉瘤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华蟾素毒基分别处理骨肉瘤细胞系U20S、MG63和Sa02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骨肉瘤细胞系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核荧光染色及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IAPs和Bcl.2家族凋亡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PARP、xlAP、clAP.1、survivin及p65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华蟾酥毒基可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U20S、MG63和Sa02的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对U20S、MG63和Sa02细胞的48hIC,。值分别为(104.83~16.96)nmo^L、(47.07~7.5)nmo^L和(136.72~10.08)nmol/L。100nmol/L华蟾酥毒基处理骨肉瘤细胞12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骨肉瘤U20S、MG63和Sa02的G0/G。期细胞比例下降,G2/M期细胞比例增加,表明华蟾素毒基主要通过将细胞阻滞在G2/M期,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进一步Hoechst33258细胞核染色发现,华蟾素毒基可诱导骨肉瘤细胞产生典型凋亡小体,AnnexinV/PI检测100nm01]L华蟾酥毒基作用48h后,U20S、MG63和Sa0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6%±6.4%、36.4%±7.8%及29.3%±5.1%。表明华蟾酥毒基的抗骨肉瘤效果是通过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来实现。在探讨其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中,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IAPs和Bcl.2家族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PARP,下调xIAP、cIAP.1、survivin及p65蛋白来实现。结论华蟾酥毒基可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株U20S、MG63和Sa0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在GJM期,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调节IAPs和Bcl.2凋亡相关家族蛋白的活性。
尹军强谢显彪温丽丽黄纲王博王晋沈靖南
关键词:华蟾蜍毒素细胞凋亡
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10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B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BR蛋白在109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有68例(6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卫星结节灶和血管侵犯相关(P<0.05)。PBR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皆较阴性者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表达水平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具有预后预测意义。【结论】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相关;PBR蛋白可作为对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潘家浩陈东泰邢蔚黄洋温丽丽朱翠贞元云飞曾维安
关键词:肝细胞癌COX多因素分析预后
华蟾酥毒基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华蟾酥毒基对多种骨肉瘤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华蟾酥毒基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核荧光染色及Annexin v/PI染...
尹军强谢显彪温丽丽黄纲邹昌业王晋沈靖南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骨肉瘤凋亡
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β_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ICI118,551处理后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β_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明ICI118,551可显著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以p-ERK蛋白水平表达变化最为显著。【结论】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能显著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其中ERK通路在靶向β_2-肾上腺素受体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廖鸿益谢显彪温丽丽汪校帅刘伟海利洪艺尹军强黄纲
关键词:骨肉瘤凋亡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14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年龄30~65岁,随即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70例。Ⅰ组给予芬太尼(1.6~1.8mg)+托烷司琼5mg/100ml术后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0.8~1.0mg)+氟比洛芬酯200mg+托烷司琼5mg/100ml术后镇痛。两组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采用Prine-Henry镇痛评分法(PHS)记录两组术后6h(T1)、12h(T2)、24h(T3)、48h(T4)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应用血栓弹性图描记仪测定术前(T0)、术后48h(T4)机体凝血功能,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Ⅱ组芬太尼的用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T1、T2时点Ⅱ组的PHS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无差异(P>0.05)。Ⅰ组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大于Ⅱ组(P<0.05)。与T0比较,参数K在T4时两组均显著延长(P<0.05);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镇痛期间对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
林文前操隆辉钟忠键温丽丽白晓晖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术后镇痛妇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