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生芬

作品数:47 被引量:246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小儿
  • 10篇麻醉
  • 10篇丙泊酚
  • 8篇低氧
  • 8篇异丙酚
  • 8篇儿童
  • 8篇丙酚
  • 6篇新生大鼠
  • 6篇手术
  • 5篇心脏
  • 5篇血流
  • 5篇海马
  • 4篇低氧环境
  • 4篇心肌
  • 4篇二异丙酚
  • 3篇动脉
  • 3篇新生大鼠海马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功能
  • 3篇支气管

机构

  • 4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5篇涂生芬
  • 11篇杨飞
  • 7篇叶茂
  • 7篇孙茫
  • 6篇陈萍
  • 6篇魏光辉
  • 6篇刘阳
  • 5篇于晴
  • 5篇张敬
  • 4篇高进
  • 3篇王小毅
  • 3篇徐颖
  • 3篇王洪
  • 2篇龙春兰
  • 2篇吴盛德
  • 2篇刘玲
  • 2篇李大珍
  • 2篇向诗琪
  • 2篇柏林
  • 2篇涂真真

传媒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陆军军医大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支气管痉挛误诊1例
2003年
李大珍叶茂彭明清涂生芬
关键词:支气管痉挛误诊
可弯曲喉罩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气道管理的效果
李上莹莹刘阳于晴孙茫涂生芬
低氧因素对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低氧因素对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新生sD大鼠42只,7日龄,体重14~18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4):丙泊酚+空气组(PA组)和丙泊酚+纯氧组(PO组)分别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1次/d,连续7d;脂肪乳+纯氧组(10组)腹腔注射脂肪乳5.0ml/kg,1次/d,连续7d。每次注射完毕后分别置于空气和纯氧环境中6h。给药后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呼吸频率(RR),待翻正反射恢复后放回鼠笼。各组随机取6只大鼠于第7天注射完毕后24h,制备海马脑片,记录电刺激诱导的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fEPSP)和LTP诱导成功率。余大鼠给药后2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结果与10组比较,PO组RR、fEPSPS幅度和LTP诱导成功率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PO组比较,PA组SaO2、fEPSPS幅度和LTP诱导成功率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区次数减少(P〈0.05)。结论低氧因素可增强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的中枢神经毒性。
涂生芬陈恒胜孙茫袁心刚杨飞吴胜德魏光辉
关键词:二异丙酚海马长时程增强
异丙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液动力学影响的量-效关系以及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Ⅰ),其余大鼠分别持续静脉输注30(Ⅱ)、45(Ⅲ)、60(Ⅳ)、75(Ⅴ)mg·kg-1·h-1异丙酚30min。测定输注异丙酚30min血药浓度,观察血液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血药浓度为(3.4±0.9)~(12.9±2.4)μg/ml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心肌耗氧指数(MOCI)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无明显变化(P>0.05),心肌梗死面积为23.7%~29.2%(P>0.05),心肌超微结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血药浓度(3.4±0.9)~(12.9±2.4)μg/ml范围内,异丙酚对血液动力学及心收缩功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对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
涂生芬陈萍
关键词:异丙酚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
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儿童麻醉深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评价儿童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泊酚后麻醉深度的变化及其对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6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全麻)复合镇痛药和肌松药,将其按丙泊酚维持剂量分为3组(A组:丙泊酚10mg.kg-1.h-1,每隔20min按照10、8、6mg.kg-1.h-1方案减量;B组:丙泊酚15mg.kg-1.h-1,每隔20min按15、10、8mg.kg-1.h-1减量;C组:丙泊酚20mg.kg-1.h-1,每隔20min按20、15、10mg.kg-1.h-1减量),每组12例。在给药后每隔2min记录1次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血压。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1min(T2)、气管插管后1min(T3)、切皮前1min(T4)、切皮后1min(T5)、手术探查(T6)及手术结束(T7)时,采血测定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T4、T6、T7时间点测定血清丙泊酚浓度。结果 B、C组镇静深度达到手术要求,应激反应较A组轻,但长时间高浓度丙泊酚输注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结论儿童全麻使用15mg.kg-1.h-1丙泊酚,并根据BIS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维持剂量,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和适当的应激水平。
王洪涂生芬柏林杨飞徐颖魏光辉
关键词:应激儿童二异丙酚
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超声引导下的解剖与临床实施
2025年
坐骨神经阻滞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中的麻醉和术后镇痛,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使得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成为可能,从而显著提高了操作的精确性与安全性。了解坐骨神经的详细解剖特征对于选择合适的阻滞水平至关重要,因为该神经在下肢的走行跨越多个解剖区域,选择错误的入路可能导致麻醉不全或严重的并发症。此外,某些下肢手术,尤其是需要完全麻醉的清醒手术,可能需要对腰丛或其分支进行额外阻滞,以确保全身麻醉的效果。文章详细描述了坐骨神经及腰骶丛的主要解剖结构,并探讨了不同坐骨神经阻滞入路的临床适应症。通过分析四种不同解剖水平下的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方法,总结了每种入路的操作技巧及其典型超声标志,帮助临床医生在阻滞过程中识别关键解剖结构,从而确保安全、有效地实施麻醉。同时,文章也强调了超声引导下的实时监控对于麻醉剂分布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操作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The sciatic nerve block is widely used for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lower limb surger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guidance allows for visualiza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 and its surrounding anatomical structure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safety of the procedure. Understanding the detailed anatomy of the sciatic nerve is crucial for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block, as the nerve traverses multiple anatomical regions in the lower limb. Incorrect choice of block approach may lead to inadequate anesthesia or serious complications. Furthermore, some lower limb surgeries, particularly awake surgeries requiring complete anesthesia, may necessitate additional blockade of the lumbar plexus or its branches to ensure comprehensive anesthetic effec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main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the sciatic nerve and lumbosacral plexus and
邓茜予涂生芬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超声引导术后镇痛
术中液体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 术中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核心,也是维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的核心. 目的 阐述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以期为术中液体治疗提供指导并为新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分别综述“开放性液体治疗”、“限制性液体治疗”及“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liquid treatment,GDT)”这3个输液策略的研究现状. 趋向 术中液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求最适的输液策略是术中液体治疗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李上莹莹涂生芬
关键词:限制性输液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浅谈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培养被引量:6
2018年
从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导师的认识方面简要分析我国目前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从医学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师资和教学方法出发,提出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相关对策。引导医学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当今医疗保健服务和医学科研中的各种伦理、社会问题,适应医疗改革环境的需要,培养出医学科研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高级人才。
涂生芬刘阳王小毅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研究生培养
培养进修医师熟练掌握儿童中深度镇静的教学经验探讨
2020年
目前,医疗资源全国分布不均,儿科麻醉专业人才紧缺等是我国迫在眉睫的问题。麻醉科进修学习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是提高麻醉科医生业务水平、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方式。总所周知,儿童中深度镇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众多学者都在努力寻找一种起效快、效果好、苏醒快、副作用小的镇静方式。我科结合中国目前的医疗现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儿童中深度镇静方面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并将其作为我科特色面向全国推广。如何使进修医师熟练掌握该技术,文章就入科前教育、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讨论,总结教学经验。
杨飞叶茂王小毅涂生芬
关键词:儿童进修医师教学
亚硝酸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塑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口服亚硝酸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肺动脉高压组(P组)、亚硝酸钠组(T1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T2组)。P组、T1组、T2组大鼠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法建立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饲养11周后连续21 d每天分别给予T1组、T2组大鼠6 mg/kg亚硝酸钠和5 mg/kg单硝酸异山梨酯灌胃干预,余2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4周后,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 PAP)的变化;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室间隔质量)[RV/(LV+S)]、右心室质量/体质量(RV/BW)及(左心室+室间隔质量)/体质量[(LV+S)/BW];硝酸根还原酶法检测血及肺组织中NO含量变化;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动脉的病理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分流手术后P组大鼠m PAP、RV/(LV+S)和RV/BW升高,BW降低,血清NO含量降低(P<0.05),光镜下肺动脉管壁增厚,表明肺动脉高压模型建模成功;与P组比较,T1组和T2组m PAP、RV/(LV+S)和RV/BW均明显降低(P<0.05),T1组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T2组血清NO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组比较,T2组m PAP比T1组下降幅度大;T1组、T2组光镜下肺动脉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4组大鼠MAP、(LV+S)/BW、肺匀浆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亚硝酸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均能降低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减轻肺血管重塑;单硝酸异山梨酯的降平均肺动脉压力作用大于亚硝酸钠。
袁瑞雪陈萍涂生芬高进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亚硝酸钠单硝酸异山梨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