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长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宜宾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胸腔
  • 6篇胸腔镜
  • 5篇心脏
  • 4篇动脉
  • 4篇术后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旁路移植
  • 3篇旁路移植术
  • 3篇气胸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自发性气胸
  • 3篇外科
  • 3篇临床应用体会
  • 3篇冠状

机构

  • 18篇宜宾市第二人...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作者

  • 21篇沈长军
  • 15篇吴远林
  • 14篇杨朝坤
  • 8篇王徽
  • 5篇李泽伟
  • 4篇周洋
  • 4篇陈泽湘
  • 3篇刘德胜
  • 3篇周鸿志
  • 3篇姜雄
  • 3篇徐晓华
  • 2篇蒋光亮
  • 1篇刘伦旭
  • 1篇付军科
  • 1篇袁宏声
  • 1篇聂强
  • 1篇寇瑛琍
  • 1篇侯江龙
  • 1篇崔秀平
  • 1篇李文茂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临床研究
  • 1篇首届全国食管...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42例分析
2009年
2000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对42例法乐氏四联症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吴远林杨朝坤解少强沈长军李泽伟周洋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手术治疗
一种肺叶术后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叶术后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采用32F硅胶引流管外接水封瓶对患者进行引流,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大、胸内残腔较高,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肺叶术后胸腔负压引...
杨朝坤周鸿志王徽刘德胜沈长军王丹刘丹李明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1例临床应用体会
2011年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4月~2010年7月,6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55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解少强吴远林杨朝坤沈长军周洋李泽伟王徽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病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病变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65例严重二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将其中接受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30例患者作为腔镜组,将其中接受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35例患者作为开胸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腔镜组患者术后镇痛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胸组患者,其对切口满意程度的评分高于开胸组患者,P<0.05。结论: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病变的效果确切,具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杨朝坤吴远林刘德胜王徽刘金鑫沈长军王永富
关键词:胸腔镜开胸二尖瓣置换术
稀释性自体输血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稀释性自体输血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实验手术组 6 0例病人和对照组 2 0例病人输自体血和异体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手术组平均每例病人比对照组少输异体血 32 0 4ml,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操作简单 ,方便实用、安全可靠 ,既可减少临床异体输血量 ,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又可减少和避免因异体输血而传播疾病的风险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供血紧张的局面 ,适合在各级医院中推广使用。
吴远林徐晓华沈长军解少强陈泽湘徐明稳
关键词:稀释性自体输血胸外科手术
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使用维生素K_1过敏反应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杨思远董力袁宏声侯江龙沈长军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维生素K1过敏反应主动脉瓣狭窄活动后心悸颈静脉充盈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
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本组选择性的对食管癌切除术中230例施行了胸导管结扎术,本文现进行总结,并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胸导管起自12胸椎和2腰椎水平的乳糜池,穿过食管隔肌裂孔后沿脊柱前、胸主动脉右侧在奇静脉之...
蒋光亮寇瑛琍付军科崔秀平聂强沈长军
关键词:食管癌并发症防治胸导管结扎术乳糜胸
文献传递
胸腔镜在老年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再次手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选择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80-167(96±38)min,出血量90-210(115±36)ml,无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保留胸管时间为1-8(4±2)d,术后住院时间为10-l7(11±5)d。成功随访31例,随访时间为1-43个月,随访期内无气胸复发。结论胸腔镜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气胸复发率。胸部CT薄层扫描是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依据。再次手术的指征:有明确肺大疱;有效引流仍持续漏气2周以上;局部纤维板形成影响肺膨胀的局限性气胸;粘连带牵拉限制肺膨胀者。既往手术和胸膜处理等增加胸腔镜手术的难度,但不影响再次手术的效果。
姜雄杨朝坤沈长军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老年胸腔镜手术
国产心脏稳定器在冠心病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国产HK—心脏稳定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12例冠心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8例病人使用国产HK—心脏稳定器,3例病人使用进口CTS心脏稳定器,1例病人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1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病人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国产HK—心脏稳定器可靠性好,使用方便,能完全满足手术者要求,可以代替进口同类产品。
吴远林徐晓华解少强杨朝坤沈长军陈泽湘徐明稳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食管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胸心外科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施行食管切除术的24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249例食管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者有82例(32.93%),最常见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80.49%),术后心律失常多见于年龄≥60岁、手术持续时间≥4.5h、主动脉弓上(包括颈部)吻合及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处理组心律失常平均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非处理组。结论食管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多数在短期内可以恢复,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吻合部位、术前心电图表现等因素有关。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危害。
杨朝坤周鸿志吴远林沈长军解少强陈泽湘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