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低温诱发室颤1例报告
- 2006年
- 段冰松张桂敏陶杰蔡冰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非体外循环术中低温OCTOPUS室颤冠状动脉分流
- 全瓣下结构保留下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体内定量研究二尖瓣全瓣下结构保留下人工瓣膜构型对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18例患者依据置换的人工瓣膜分为GK-Ⅱ组、St Jude组和HancockⅡ组。检测常规多普勒超声、流场均匀性指标,然后应用软件分析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计算出湍流剪应力和相对扰动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间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PGmen),二尖瓣跨瓣流量(Qmv),二尖瓣峰值流速(Vmax),峰值流速最大差值(ΔVmax)、外周位点湍流剪应力(TSS)和相对扰动强度(Ire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K-Ⅱ组最高,HancockⅡ组最低,St Jude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对于心功能较差,有必要保留全瓣下结构者,建议尽量使用生物瓣。
- 张浒张桂敏王钰段冰松白向锋陶杰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
- 直视下支架象鼻植入术治疗StanfordBS型主动脉夹层2例
- 2010年
- 白向锋张桂敏段冰松杨百晖段玉印刘寅强朱俊明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植入术直视左锁骨下动脉
- 左心房未分化肉瘤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呼吸困难4个月,四肢乏力2个月。查体:心尖区闻及舒张期病理性心脏杂音。心脏彩超:左房内探及47 mm×71 mm的巨大包块,包块回声不均,边缘规整,活动度小,附着于房间隔及心房壁,浸润二尖瓣两个瓣叶左房面,致二尖瓣开放受限,诊断左房内巨大占位性质待查。心电图正常。CT:左房内团块状低密度灶,边缘尚清,密度不均,脱垂于二尖瓣上,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考虑黏液瘤。肝功能:r-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前白蛋白(PA)降低;肿瘤相关抗原:CA125升高。行左房内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左房内巨大占位性病变(大小80 mm×100 mm),鱼肉样,质脆,部分钙化,有血供,无明显包膜;房间隔、左房顶及左心耳广泛浸润;二尖瓣环及前叶受侵蚀严重,后叶基本正常。瘤体阻塞左右上下肺静脉开口及二尖瓣开口。尽量切除肺静脉开口及二尖瓣开口附近的瘤体;剪除受侵犯的房间隔;尽量切除左心耳及左房顶附近的瘤体,同时避免损伤左心耳及左房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恶性肿瘤。术中食道超声:二尖瓣轻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病理检查:未分化肉瘤。免疫组化:SAM(-),actin(-),CD31(-),CD34(-),HMB-45(-), ;Melan-A(-),Des(-),D2-40(-),EGFR(+),ER(-), PR(-),Vim(+),MC(-),CR(-),CK(-),VEGF(+)。跟踪随访一年,术后患者未行抗肿瘤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尚可。
- 余松华段冰松张桂敏
- 15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15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8~10cm),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后冷血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经左房切口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全组...
- 李家宇张桂敏段冰松蔡冰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右胸前外侧小切口
-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89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了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与同期80例行体外循环下的冠脉搭桥术(CPB)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一般状况的对比.结果 OPCAB组平均年龄、术前肌酐高于正常的比例、术前有脑梗死史的比例显著高于CPB组.OPCAB组患者手术死亡率显著低于CPB组(1.12%VS5.00%),术后房颤发生率也显著低于CPB组(5.61%VS11.2%).结论 OPCAB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尤其对于术前有肾功能异常、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手术治疗机会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 陶杰张桂敏蔡冰段冰松
- 关键词: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老年人
- 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及左冠状动脉主干次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 2005年
- 张桂敏刘曼段冰松宋怡陶杰杨百晖蔡冰
-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主干急性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酶学检查
-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400例报告
- 2002年
- 陶杰张剑平王中明何建超蔡冰刘长春段冰松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替换术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 升主动脉瘤累及右半弓的外科治疗体会
- 段冰松张桂敏蔡冰白向峰李俊明李丽娜朱俊明
- 二尖瓣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建立猪二尖瓣狭窄实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质量42-56 kg的大型猪6头,采用全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经左心耳入路,4-0无创缝线分别于二尖瓣A1-P1区和A3-P3区水平褥式缝合.结果共制备出猪二尖瓣狭窄模型6个,总成功率100%,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跨瓣压差及瓣口面积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型猪制备二尖瓣狭窄动物模型,科学可靠,可行性强,成模率高,可用于心瓣膜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张浒陶杰白向锋段冰松孙毅李丽娜张桂敏
-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体外循环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