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洛因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 (spongiformleucoencephalopathy)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方法 对 6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 ,在突然戒断复又吸食后发病 ,有小脑症状和白质病变的体征 ,CT、MRI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白质损害、部位在小脑、基底节、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 ,脑脊液检查为阴性。结论 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有自己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临床征象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
- 廖瑜刘双喜易文中周军唐建新武斌
- 关键词:海洛因脑病海绵状白质脑病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路易体痴呆关系的Meta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路易体痴呆(DLB)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以及CNKI数据库截止至2018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并采用Newcastle-Ottawa(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提取高质量文献的有用部分,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DLB患者1178例,健康对照62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POEε4是DLB的危险因素,其中ε4 vs.ε3(OR=2.51,95%CI:1.87~3.38,P<0.001)、ε4 vs.ε2(OR=2.71,95%CI:1.73~4.26,P=0.007),APOEε2与DLB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高加索人群的亚组分析中,也得出一致结果.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DLB具有相关性,APOEε4是DLB发病的危险因素,APOEε2与DLB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 潘楚政武斌刘丽唐显毕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基因多态性路易体痴呆META分析
- 二醋吗啡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英文)被引量:1
- 2004年
- 背景:二醋吗啡(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病种,临床上对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与影像学特点分析较少。目的:探讨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6例,5例来自怀化市戒毒所,1例来自贵州省。方法:查看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格检查,治疗资料以及头颅CT,MRI等影像学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头颅CT,MRI等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在突然戒断复又吸食后发病,有小脑症状和白质病变的体征,CT,MRI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白质损害、部位在小脑、基底核、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脑脊液检查为阴性。结论: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有自己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临床征象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生前诊断海洛因白质脑病是可能的。
- 廖瑜刘双喜易文中周军唐建新武斌
- 关键词:二醋吗啡影像学特征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 动态脑电图24h监测对病毒性脑炎治疗及其预后评估的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为了提高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及预后的评价,回顾分析了2002-11/2004-01资料较完整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38例病毒性脑炎,以期探讨动态脑电图(ambmlitonyelectroen-cephagraphy,AEEG)在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 廖瑜杨冬银武斌刘军金九妹
-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病毒性脑炎预后
- 两种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疗效及肾毒性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两种刺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及肾毒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990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住院脑出血患者198例及1997年1月一2001年12月住院脑出血患者202例分别使用两种剂量甘露醇脱水的资料,观察颅高压控制时间,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间及程度。结果两组相比,颅高压控制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RF出现时间、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在控制颅高压与大剂量甘露醇差异无显著性,而肾毒性明显降低,故临床推荐使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
- 刘双喜廖瑜周军武斌
- 关键词:甘露醇脑出血肾毒性颅高压A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