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格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然而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单一,拓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范围,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2,5-二羟基苯磺酸钙是一种血管保护剂,已证实该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
- 梁翠格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临床疗效药理血清NO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凝血功能被引量:4
- 2012年
- 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发生凝血参数异常和临床凝血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血栓或出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关的大多数凝血异常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凝血参数直接作用的结果,自身免疫因素也影响甲亢凝血过程。甲亢患者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和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小板成熟和功能等,从而导致凝血状态改变并有发生血栓形成的倾向。因此,应评估甲亢患者的凝血状态。
- 梁翠格高冠起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凝血甲状腺激素
-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后高钙危象一例被引量:4
- 2012年
-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D甲亢)作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合并高钙血症比较常见,发生率3%-51%,一般表现为轻中度高钙血症。GD甲亢发生高钙危象报道的病例多与合并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有关,以下报道1例GD甲亢合并高钙血症患者^131I治疗后导致高钙危象病例。
- 杜文华梁翠格刘晓萌王月丽李文侠董庆玉高冠起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131I高钙危象甲亢合并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30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Resistin、TNF-α、FFA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非肥胖糖尿病组和肥胖糖尿病组空腹血浆Resistin、TNF-α、F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糖尿病组的抵抗素、TNF-α、FFA水平与非肥胖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肥胖糖尿病组血抵抗素与BMI、FPG、HbA1C、TG呈显著正相关;与IRI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INS、TC、SBP、DBP及WHR无相关性。血清TNF-α、FFA水平与BMI、FPG、HbA1C、TG、FIN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RI呈显著正相关,与WHR、SBP、DBP无相关。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抵抗素、TNF-α、FFA与所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TNF-α和FFA与IRI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为显著,抵抗素、TNF-α和FFA均参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影响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相关因素。
- 李文侠董庆玉梁翠格杜文华王月丽高冠起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脂肪细胞因子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导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ATD)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40例明确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的患者,服用ATD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服用ATD后3~16周,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09~0.499)×10^9/L(2次细胞计数);依据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轻、中、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16例,B组14例,C组10例;3组患者立即停用ATD,给予盐酸小檗胺和利血生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300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第1次应用G-CSF 4~24小时复查血常规,以后每天复查血象,直至血中性粒细胞≥2.0×109/L考虑停药;有症状患者同时加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中性粒细胞轻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3~0.499)×10^9/L]、中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1~0.299)×109/L]患者其粒细胞计数可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重度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较轻、中度缺乏的患者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应用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不升,以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较慢,其中7例患者粒细胞达正常水平,另3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严重感染死亡,死亡前1天中性粒细胞仍然不升高。结论G-CSF对轻、中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效果明确,且对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G-CSF对重度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延迟,疗效不满意;第一次注射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价G-CSF是否有效的指征。
- 张怀国王玲玲梁翠格梁存福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状腺药粒细胞缺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2型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起始剂量与体质指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起始胰岛素剂量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300例住院T2DM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3kg/m2),超重组(BMI23—25kg/m2)和肥胖组(BMI≥25kg/m2)。经过CSII治疗血糖达标后,比较各组胰岛素剂量和临床参数差异。分析胰岛素剂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组比较日胰岛素剂量无差异。超重、肥胖组日单位体重胰岛素剂量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日胰岛素剂量与HbAlc、病程、体重、HOMA.islet(CP.DM)呈正相关。日单位体重胰岛素剂量与病程、HOMA-islet(CP.DM)呈正相关,与体重、BMI呈负相关。结论:不同BMI的T2DM患者存在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等差异。在设定T2DM患者CSII起始胰岛素剂量时,可先按BMI分层.再根据体重估算。
- 梁翠格董庆玉杜文华刘晓萌李文侠王月丽公倩潘振宇高冠起
- 关键词:糖尿病体质指数胰岛素剂量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 初诊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CXCL10、IL-6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初诊Graves病(GD)患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IL-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GD患者53例(观察组),采用131碘治疗;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XCL10、IL-6。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CXCL10水平分别为(182.37±14.44)、(76.61±8.21)pg/m L,IL-6分别为(112.83±9.38)、(45.38±5.76)pg/m L,两组比较,P均<0.01。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和1、2、3、6、12、18个月CXCL10水平分别为(182.37±14.44)、(369.65±28.60)、(289.72±18.74)、(245.43±15.49)、(214.02±13.71)、(170.62±18.25)、(95.69±5.64)、(93.45±8.37),治疗前后比较,P<0.01;IL-6水平分别为(112.83±9.38)、(194.43±18.39)、(171.52±16.37)、(159.29±12.68)、(142.27±10.32)、(111.44±12.13)、(94.44±7.38)、(91.08±15.99)pg/m L,治疗3 d及1、2、3、12、18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结论初诊GD患者治疗后血清CXCL10、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XCL10、IL-6参与了GD患者131碘治疗后免疫炎症反应,其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了解131碘治疗后甲状腺免疫反应剧烈程度和Th1/Th2细胞平衡状态。
- 卢晓婷杜文华梁翠格刘晓萌董庆玉高冠起
- 关键词:GRAVES病
- 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国山东临沂地区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TaqMan探针技术,对1759例GD患者和1740名健康对照者TSHR内含子1区域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选取GWAS研究中发现的5个SNPs位点进入扩大样本的验证,发现rs12101261_T与GD关联性较强(OR=1.257,95%CI1.137~1.390,P=8.23×10^-6),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rs12101261是GD一个独立致病位点(P=1.61×10^-3);rs12101261_T与治疗1年后TRAb阳性的患者显著相关(OR=1.317.95%CI1.171~1.481,P=4.14×10^-4),与TRAb阴性者无相关性(OR=1.056,95%C10.892~1.251,P=0.524)。rs12101261的3种基因型在TRAb阳性和阴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其他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5个SNP与山东临沂地区汉旅人群GD相关,其中rs12101261是一个独立致病位点.该基因多态性与血清TBAb水平相关。
- 孙媛媛杜文华梁翠格刘晓萌李守杰李文侠董庆玉王月丽刘炳丽宋怀东高冠起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促甲状腺素受体内含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 2,5-二羟基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2,5-二羟基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73例D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B组用培哚普利,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86.49%,B组86.1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UAE均下降(P<0.01),以A组明显;两组血浆PAI-1均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1、中切2、低切,血浆黏度、Fib下降(P<0.05)。结论2,5-二羟基苯磺酸钙可降低早期DN患者的UAE及血浆PAI-1,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延缓DN进展。
- 董静张晓倩梁翠格李明龙赵家军于桂娜
- 关键词:培哚普利
- 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21例,常规降糖加用羟苯磺酸钙500 mg tid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UAE显著降低(P<0.01),ET降低,NO升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UAE、ET、NO、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苯磺酸钙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通过降低血浆ET、增加血清NO以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董静梁翠格张晓倩李明龙刘占峰赵家军于桂娜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羟苯磺酸钙内皮素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