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力晖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120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ASO组的血浆HCY水平和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从各项监测指标的相对危险度来看,与ASO有关的因素分别为HCY、叶酸、维生素B12、甘油三酯和收缩压、舒张压。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HCY、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收缩压为ASO的独立致病因素。ASO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SO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 邹燕刘翠中何翠娥梁力晖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性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低分子肝素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梁力晖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低分子肝素血栓溶解疗法
- 脑钠肽与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兔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制备不同梗阻面积的兔急性肺栓塞模型,探讨脑钠肽(BNP)与肌钙蛋白Ⅰ(cTnⅠ)联合检测与急性肺栓塞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家兔30只,随机分为A、B、C3组,通过介入方法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选择性栓塞肺动脉,建立不同栓塞面积的兔急性肺栓塞模型;比较栓前、栓后2hBNP、cTnⅠ变化,同时观察心脏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自体血栓均按要求阻塞相应肺动脉,肺栓塞形成后心输出量下降,肺动脉压力显著增高,并在2h达到峰值;A、B组的BNP、cTnⅠ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提示本研究中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制备成功,A组与B组比较,B组各项指标较A组降低,提示BNP、cTnⅠ与急性肺栓塞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此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确切可行,具有可重复性。BNP和cTnⅠ可作为判断APE的预后指标,有助于明确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 何翠娥李华珠梁力晖
- 关键词:肺栓塞脑钠肽
- 内源性雌激素对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内源性雌激素对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探讨其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保护作用的其他机制。【方法】采用高分辨力超声法测定3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CHD组)和17例对照者(对照组)在含服硝酸甘油(GTN)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雌二醇(E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6.70%比20.79%±7.57%,P<0.01),冠心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7.80±12.28)pg/mL比(43.83±14.30)pg/mL,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TN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反应和E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其血浆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 邹燕刘翠中杨晓春梁力晖
- 关键词:雌激素类内皮血管
- 试论新形势下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 首先讲述了学科建设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分析了制定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是医院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学科现实条件制订的中长期规划。医院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学科队伍,组成合理学术梯队,确立学科发展方向,...
- 王国华龙开超王继华朱华波梁力晖冯浩
- 关键词: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服务质量文化建设
- 胰岛素泵治疗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与QT间期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中血糖变化与QT间期的关系。方法:对30名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电脑血糖监测,并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电监护,记录8~20时每小时的血糖平均值和QT、QTc平均值,对不同血糖水平组(显著高血糖组,血糖>20mmol/L;高血糖组,血糖10~20 mmol/L;正常血糖组,血糖4~10 mmol/L;低血糖组,血糖<3.9 mmol/L)的QT、QTc进行比较,并对血糖和QT、QT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血糖组对比,低血糖组QT、QTc均延长(P<0.01),显著高血糖组QT间期较血糖正常组延长(P<0.05),其他组变化不明显,但低血糖组QT、QTc和血糖均显著负相关。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低血糖和显著高血糖均可导致QT间期延长。
- 伍媛刘翠中梁力晖
- 关键词:糖尿病QT间期血糖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简称预混组),每组各35例。甘精组每晚9时注射甘精胰岛素一次,三餐前口服阿卡波糖(拜糖平);预混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和餐后血糖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到达终点时预混组剂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甘精组5例,预混组16例,χ2=4.285,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阿卡波糖或每日2次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均能达到明显降糖效果。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相比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更方便,依从性更好。
- 梁力晖
- 中等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80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规律运动30 d、60 d、90 d后QT离散度。结果:受检者运动60 d后和运动90 d后QT离散度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60 d和90 d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下降。
- 伍媛刘翠中梁力晖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运动疗法QT离散度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MACE发作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治疗的2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73例)和非MACE组(203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结果2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MACE的发生率为26.45%;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发现,MACE组患者年龄≥60(P<0.05)、吸烟(P<0.05)、饮酒史(P<0.05)、高血压(P<0.01)、心功能Killip分级≥3(P<0.05)、糖尿病(P<0.05)占比均高于非MACE组;BMI(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P<0.05)、WBC(P<0.05)、NT-Pro BNP(P<0.01)、LDL-C(P<0.05)、Scr(P<0.01)、C反应蛋白(P<0.01)、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1)、血糖(P<0.05)、D-二聚体(P<0.01)、肌钙蛋白(P<0.01)显著高于非MACE组;淋巴细胞计数(P<0.01)、红细胞计数(P<0.01)、血红蛋白浓度(P<0.01)、血钠(P<0.05)、血钙(P<0.01)、尿酸(P<0.05)、白蛋白(P<0.01)显著低于非MAC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5)、吸烟(P<0.05)、WBC(P<0.01)、NT-proBNP(P<0.05)以及Scr(P<0.01)是ACS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P<0.05)。6项独立影响因素总分为279.14,对应风险值为0.82,预测ACS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概率为82%。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置信区间为0.781~0.87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36%和87.74%,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结论年龄、吸烟、WBC、NT-proBNP及Scr是ACS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 李洋洋梁力晖陈柏林汪雁归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巨噬细胞极化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骨质疏松是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吸收率增加、成骨功能受损,极易发生骨折和全身性骨病,甚至有生命危险。传统药物的治疗集中在抗骨吸收的方法上,防止进一步的骨质流失,在恢复成骨功能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学术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目标是抑制骨吸收,刺激合成代谢上调成骨,并保证安全和降低治疗成本。通过梳理国内外近10年的文献发现,巨噬细胞极化与骨质疏松症存在较大关联,M1巨噬细胞可以促进骨吸收,是潜在的骨质疏松成因,而M2巨噬细胞可以分泌成骨因子,刺激前成骨细胞的分裂和激活,增加骨矿化。本文就巨噬细胞促进骨生成的机制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期望推动巨噬细胞极化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
- 李圆圆梁力晖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