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艳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岛市科技局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易位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易位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以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4班为研究对象,共计228人,实验组用易位式教学,对照组用讲授式教学,比较两者在《内科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不同,分析其应用优势.结果 易位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且在自学能力培养、课堂气氛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率与满意程度等多方面均好于传统讲授法.结论 易位式教学可应用于《内科学》教学,并值得推广. 庞淑珍 王中英 桑艳芳关键词:讲授式教学 内科学 西藏高原地区与山东菏泽平原地区脑出血临床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与山东菏泽平原地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 7年1月~2018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高原组,同期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相关血液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原组脑出血患者发病年龄、HDL-C水平和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1),高血压(71.0% vs 51.0%,P=0.004)、脑出血伴发破入脑室比例(29.0% vs 9.0%,P=0.000)和血红蛋白水平[(167.00±32.00)g/L vs (148.00±21.00)g/L,P=0.000]以及病死率明显升高(26.0% vs 10.0%,P=0.003).发病年龄、饮酒、高血压、HDL-C是2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红蛋白是高原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西藏高原地区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并且病情重,预后差. 苑斌 何士华 桑艳芳 次旦卓嘎 田佳钰 卜美玲 陈思霨 徐俊 孙永安关键词: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预后 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101例 2015年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10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离到真菌株,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7.80%;真菌种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34.65%。结论应当高度重视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通过加强对真菌的检测和分析对指导临床预防性和经验性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建民 桑艳芳 徐华关键词:侵袭性真菌 血液病 急性肾衰89例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患者的病因、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9例,分析患者的病因、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找出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急性肾衰常见于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物质和败血症、感染等。89例急性肾衰患者中,肾功能完全恢复26例,肾功能不完全恢复31例,死亡32例,病死率35.9%。结论急性肾衰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病因多以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及败血症等为主,死亡多以败血症、并发呼吸衰竭为主。只有掌握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治疗和改善ARF预后。 桑艳芳 赵玉娟下丘脑Orexin对肥胖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下丘脑注射OXR-1选择性受体拮抗剂ACT-335827对肥胖大鼠代谢的效果。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采用CODA 8通道高通量非侵入性血压系统(EMKA)测量血压;所有脂类都使用商品酶试剂盒和TOSHIBA-40FR全自动分析仪测量;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肥胖大鼠出现代谢紊乱后,给予ACT-335827处理,检测大鼠体重、血压、脂肪、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NEFA)、瘦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的变化。结果:与普通饮食组相比,经过10周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显著升高(P<0.05),给予ACT-335827处理后,普通大鼠的体重、血压、脂肪含量、脂代谢等均无明显变化;与高脂饮食和高脂饮食加生理盐水处理组大鼠比较,高脂饮食加ACT-335827处理组肥胖大鼠的体重显著下降(P<0.05),腹部和附睾脂肪含量下降(P<0.05),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瘦素水平下降(P<0.05),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也显著降低(P<0.05),但血压、肠系膜脂肪和肩胛棕色脂肪、高密度脂蛋白和NEF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CT-335827对肥胖大鼠的代谢紊乱具有改善作用,对肥胖大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桑艳芳 郝贺玲 郭菲菲 孙向荣 公衍玲 徐珞关键词:肥胖 脂代谢 胸膜腔积液360例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0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360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结核性胸腔积液200例(78.1%),恶性胸腔积液104例(28.9%),外伤26例(10.1%),心功能不全10例(3.9%),结缔组织病8例(3.1%),脓胸6例(2.3%),肝硬化6例(2.3%)。结论结核和恶性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尽快确立诊断。 赵玉娟 桑艳芳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青年组(<60岁),老年组64例,青年组48例,分析其病因、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严重感染与肾后性梗阻是老年组急性ARF患者的主要病因,老年组的治愈率为35.9%,病死率为15.6%;青年组的治愈率为58.3%,病死率为8.3%。两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直接的死因为原发疾病伴有MODS发生,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ARF发生率高,感染为主要的病因,也是死亡的原因及主要的并发症,易引起MODS,治疗上难度较大,病死率高。其预后与年龄关系不大。 桑艳芳关键词:老年 青年 急性肾衰竭 8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对8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透析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6月期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8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低血压16例(34.1%)、高血压17例(33.1%)、出现肌肉痉挛15例(18.3%)、出现恶心呕吐13例(15.9%)、出现心动过缓7例(8.5%)、出现急性左心衰11例(13.4%)、出现脑出血3例(3.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常见但复杂,需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 桑艳芳 张雁关键词:尿毒症 血液透析 并发症分析 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控制的PDCA循环模式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控制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血液净化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43例/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比较两组血液净化患者的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培养合格率、护理操作正确率、物表培养合格率、空气培养合格率、感控知识合格率和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控制中的效果确切,可以提升血液透析室工作达标率,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桑艳芳 张燕洁关键词:血液透析室 管理控制 PDCA循环模式 阿加曲班替代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行抗凝治疗对床旁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滤器使用寿命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替代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行抗凝治疗对床旁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滤器使用寿命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64例行床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及5个疗程后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水平(Hb),记录并比较两组滤器使用寿命及出血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aPTT水平明显升高(P<0.05),Hb、PLT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1个疗程后和治疗5个疗程后,此两个时间点比较,观察组aPTT、Hb、PLT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此二个时间点Hb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与治疗1个疗程后相比,治疗5个疗程后,对照组aPTT水平显著升高(P<0.05),PLT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滤器使用寿命为(39.23±11.85)h,对照组滤器使用寿命为(38.42±13.4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具有与LMWH相当的抗凝效果,且可以aPTT、PLT、Hb水平作为监测指标,安全性更高,可替代LMWH应用于床旁血液透析治疗中。 桑艳芳关键词:阿加曲班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