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博
- 作品数:18 被引量:17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9年吉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掌握现阶段吉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结果本次抽取35家医疗机构,调查病例884例,进行网络直报868例,报告率98.19%。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2,P<0.001)。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一致率和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分别为100.00%、100.00%、96.54%、92.74%和10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一致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00,P<0.001;χ^(2)=6.768,P<0.001)。结论 2019年吉林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漏报和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 栾博赵庆龙沈博卢欣荣张洋吕波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 2007-2016年吉林省淋病和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07-2016年吉林省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林省2007-201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淋病、梅毒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林省2007-2016年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5-2011年,吉林省梅毒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2011年形成发病高峰,达到29.43/10万,2011年后呈下降趋势。2012-2016年,一期梅毒的发病数逐渐降低,二期、三期、胎传和隐性梅毒的发病数逐渐增加。结论吉林省仍要重视加强对淋病和梅毒的监测,尤其是要对近几年淋病、梅毒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的市(州)加强监测。
- 李娜李美娜卢欣荣栾博翁熹君张洋赵庆龙
- 关键词:淋病梅毒
- 2018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掌握2018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2018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吉林省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0起;报告病例1459例,死亡12人。报告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其他均为未分级事件。事件类别以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为主(440起),占总报告事件的97.78%。冬季供暖期1-3月报告事件数较多(241起),占报告总事件数的53.56%。2018年报告事件数居前3位的市(州)为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占报告总事件数的98.89%。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最重要场所。结论根据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态势(包括事件类别、时间分布、地区及场所等),加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和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李娜赵庆龙卢欣荣栾博张洋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流行病学特征
- 2021年吉林省两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2021年大安市、龙井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吉林省制定和调整中小学生视力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大安市、龙井市各抽取8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保证每个年级参加监测的学生数量达到40人左右,男女人数各占一半,进行视力监测。结果2021年大安市、龙井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6.72%。总体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轻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0.42%)高于男生(63.04%),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7.16%)高于小学生(6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安市、龙井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要重点关注女生、高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情况,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预防视力不良情况的发生。
- 黄丽娜张丽薇张晶波吕乐栾博张新刚
- 关键词:视力不良干预
- 长春市吸毒人群HCV感染状况及肝纤维化程度调查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长春市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状况及HCV求医行为,评价长春市吸毒人群HCV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程度及其危险因素,为指导长春市丙肝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1~12月在长春市的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现场调查了133名吸毒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血来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被调查的吸毒人员共133人,平均为(36. 980±9. 365)岁; HCV抗体阳性患者共检出26人(19. 5%);被调查吸毒人群知道丙肝的占36. 8%; 9. 0%的吸毒人员吸毒方式为注射、18. 2%共用过针具、60. 9%在过去一年偷吸过毒、36. 1%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抗体阳性者接受丙肝治疗率低,未接受治疗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丙肝抗体阳性者中怀疑肝硬化(APRI> 2)的共4人,占15. 4%;民族、是否知晓非正规口腔治疗史是否可能感染丙肝、是否知道肝纤维化、是否知晓肥胖是否会加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是否饮酒的APRI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HCV阳性患者中4(15. 4%)人怀疑肝硬化。结论长春市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较重,且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差、高危行为情况有待改善,HCV阳性患者的纤维化程度相对较好。应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吸毒人群患丙肝的概率,提高治疗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吕波李娜张洋栾博阴媛赵庆龙沈博卢欣荣吴敬
- 关键词:丙肝病毒吸毒人群肝纤维化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居民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居民丙型肝炎(丙肝)相关知识水平。方法干预前后分别调查8 000名延边州居民丙肝病毒(HCV)相关知识,使用统一制定的《居民丙肝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丙肝的基本知识、防治知识等。结果干预后人群丙肝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27.11%上升到80.42%。结论通过干预,延边州居民对丙肝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 张未寒卢欣荣栾博徐长喜金龙洙
- 关键词:丙型肝炎健康教育
- 2010-2019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描述2010—2019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率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疫情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2010—2019年间,吉林省细菌性痢疾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14.71/10万,2012年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2010—2019年7、8月份累计报告538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9.55%。男性10483例,女性7735例,性别比1.36∶1。3岁以下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9.48%。人群分类中散居儿童所占比例最多(44.58%)。结论2012年以后吉林省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在夏季高发季节前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并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 卢欣荣吕波栾博张洋沈博赵庆龙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 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针对易感人群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5 352例,年均发病率870.13/10万,每2年出现1次疫情高峰。发病季节高峰为6-8月,呈单峰分布。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延边州(1 867.88/10万)、通化市(1 342.02/10万)、吉林市(1 030.50/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病例男女性别比1.45:1,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9.15%),2岁组年均发病率最高。实验室检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其他肠道病毒占39.56%,CoxA16占30.79%,EV71占29.66%;重症病例检测阳性标本中,EV71占79.02%。结论吉林省2012-2016年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和易感人群特殊性。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交替主导流行,但近两年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型;重症和死亡病例以感染EV71为主。
- 李娜李美娜卢欣荣栾博翁熹君张洋赵庆龙
-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EV71COXA16
- 吉林省延边州丙型肝炎防控项目工作经验被引量:2
- 2013年
- 自1997年中国开始实施法定报告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以来,丙肝发病病例数在中国呈上升趋势。吉林省丙肝发病率一直在全国的前列,而延边州居吉林省各市、州首位。
- 卢欣荣邓立权栾博金龙洙
- 2011—2015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数据,掌握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我省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流感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14周-2015年13周吉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平均流感样病例f叫)就诊百分比为2.01%。ILI最高的年龄组为0—4岁。13家哨点医院共分离出阳性毒株2173份,阳性分离率为8.28%。其中主要的三种病毒型别分别为:季节性A(H3N2)45.24%,甲型(H1N1)32.31%.B型22.14%。不同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变化明显,2011-2012监测年度主要的优势毒株是B型,2012—2014两个监测年度优势毒株为H3N2和H1N1,2014-2015监测年度主要的优势毒株是H3N2。结论吉林省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不同监测年份优势毒株交替出现。
- 邓立权栾博赵庆龙杨成程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