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发德 作品数:16 被引量:4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市江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9 2015年 探讨采用F8组合式输尿管软镜(MURF)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处理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价值。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入选上尿路结石患者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范围为19至71岁。其中近段输尿管结石5例;近段输尿管结石合并肾上、中及下盏结石各1例;上盏结石6例;中盏结石7例;下盏结石5例;肾盂结石7例。此外,左侧上尿路结石结石23例,右侧为8例。结石大小范围为1.0cm至2.0cm,平均(1.72±0.54)cm。脊麻或全麻下,取截石位,镜下寻见输尿管开口,置入斑马导丝,并沿导丝,推wolf输尿管硬镜(F8/9.8)入输尿管内,直达肾盂。镜下检查肾盏的大致分布后,退出输尿管硬镜,沿导丝置入输尿管管鞘(UAS cook F12/14),输尿管管鞘近端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沿输尿管管鞘置入组合式URDF,并入肾盂,寻找到结石后用200μm钬激光将结石击碎(激光功率在1.0J至2.0J范围,频率为10Hz至20Hz,将结石击碎为2mm至3mm颗粒,用套石篮将部分在4mm左右结石取出。术后常规留置F6号双J管3周,留置导尿1至2d。术后第1天行腹部平片检查。术后两周行B超检查。31例患者中有28例一次顺利置入UAS,3例留置双J管后2周顺利置入UAS。手术时间30min至80 min(平均40min)。碎石效果良好,一期碎石成功率74.19%(23/31),3例留置D-J管后二次软镜碎石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达100%(5/5),肾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40.00%(2/5)。采用F8组合式输尿答软镜处理上尿路结石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尤其在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孟及肾中盏、上盏结石上疗效显著。 吕建林 柳发德 唐庆来 王杜渐关键词:碎石术 尿路结石 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附34例报告)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肾结石的合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逆行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的34例肾盂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顺利进行碎石,2例肾盂内未见到结石,放置双J管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术后形成输尿管石街患者6例,进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1次3例,2次2例,3次1例,术后首次治疗净石率76.5%(26/34),总体净石率88.2%(30/34)。结论应用逆行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盂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柳发德 吕建林 周兴祝 王杜渐 唐庆来 惠继红 王义兆关键词:钬激光 肾结石 小功率钬激光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功率钬激光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小功率(20W:0.6~0.8J×10~20Hz)钬激光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1例,分析小功率钬激光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碎石时间、结石排净率、并发症等。结果平均碎石时间为85min(60~120min),总的取净率为87.09%(27/31);术中出血量估计平均为80ml;术后3例患者出现高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功率钬激光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惠继红 吕建林 唐庆来 周兴祝 柳发德 王义兆关键词:钬激光 经皮肾微造瘘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肾结石 PSMA、PSA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腺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差异,评价两者在Pca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ca患者70例,平均年龄(74.3±6.1)岁;前列腺增生(BPH)患者62例,平均年龄(72.1±6.1)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MA、PSA表达。结果:Pca患者PSMA、PS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4%(43/70)、91.4%(64/70);BPH患者分别为9.7%(6/62)、90.3%(56/62)。PSMA在Pca与BPH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PSA在Pca与BPH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SMA、PSA表达对Pca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SMA和PSA在Pca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606);Pca临床分期与PSMA表达呈正相关(r=0.66,P<0.001),而与PSA表达无相关性(P=0.683)。结论:PSMA和PSA均有较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组织PSA在鉴别男性肿瘤来源时较PSMA存在一定的优势;在鉴别前列腺组织病变的良、恶性时,PSMA优于PSA。PSMA表达与Pca的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是Pca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组织PSA表达未显示这一优势。 唐庆来 姚茂银 薛君 惠继红 柳发德关键词:前列腺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一期或分期mini-PCNL治疗肾盂结石伴积脓38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肾盂结石伴积脓患者mini-PCNL术中处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肾盂结石伴积脓的患者共38例,年龄21-65岁,平均45岁,患者经皮肾穿刺引出脓液后17例仅行经皮肾造瘘术,两周后行二期mini-PCNL;21例患者术中充分引流脓液、应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后一期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17例二期手术患者中,15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例有残石,再次行mini-PCNL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2例。21例一期手术者中,20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有残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结论:肾盂结石伴积脓miniPCNL术中行充分引流、抗生素液低压冲洗后对于合适的患者可以进行一期碎石,安全性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周兴祝 唐庆来 吕建林 柳发德 惠继红 王杜渐关键词: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 miR-154对前列腺癌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miR-154在对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miR-154的表达。运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周期分析评估上调miR-154对前列腺细胞系DU145和PC-3的作用。结果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miR-15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体外实验中,miR-154过度表达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在G0/G1期比率明显升高,而上调miR-154可以使前列腺癌细胞阻滞在G1期,而抑制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154可以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柳发德 朱辰 张磊 柳金良 秦超 邵鹏飞 华立新 殷长军 张炜关键词:前列腺癌 增殖 CCK-8 细胞周期 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尿路结石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IIR型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110例尿路结石的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结石标本分别取自患者自排、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和经皮肾镜碎石。在结石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39例,男∶女=2.6∶1。结果在结石的构成比中,草酸钙结石最多,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再次为尿酸类结石;感染石少见。在构成比中,碳酸磷灰石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不同成分的检出率中,男性依次是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女性依次是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六水磷酸铵镁。在不同成分的检出率中碳酸磷灰石存在性别差异(P<0.05)。此外,在110例结石中,单一结石成分占26.36%(29/110);二种结石成分占43.36%(48/110);三种石成分占30.00%(33/110)。最常见的混合性结石成分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论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自动、准确、快捷、方便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贾春萍 吕建林 柳发德关键词:红外光谱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专用麻醉针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专用麻醉针头,包括带有药液通道的针头本体,针头本体针尖处设有阵列分布的侧孔,其中侧孔与针头本体的药液通道连通,所述针头本体的药液通道局部带有内螺纹,针头本体的药液通道内安装有内部中空并且带有... 王浩 柳发德 周兴祝 吕建林文献传递 顺行和逆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分析比较顺行和逆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治疗情况,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大于1.5cm)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我们对临床诊断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1.5 cm)的患者72例,分别采用顺行和逆行钬激光碎石术为主的二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其中,顺行钬激光碎石采用Mini-PCNL的方法(Mini-PCNL组),逆行钬激光碎石分为软镜组(FURS组)和硬镜组(URSL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并应用效率商(EQ)评估三组治疗方法的碎石效率。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治疗数据与不良反应均进行记录。Mini-PCNL组、URSL组和FURS组的一期清石率分别为81.8%、54.2%和69.2%。治疗三月后,三组总的清石率分别为95.4%、66.7%和100%,Mini-PCNL组和FURS组总清石率较URS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EQs值分别为0.84、0.43和0.62。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50±2.15天、3.71±1.92天和3.61±1.35天,URSL组和FURS组较Mini-PCN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URSL组有2例发生输尿管穿孔后,分别改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对于体积较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1.5 cm),URSL结石清石率低,并发症多。Mini-PCNL和FURS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结石清除率显著,值得借鉴。FURS较Mini-PCNL,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王杜渐 吕建林 周兴祝 柳发德 唐庆来 纪俊标 王清关键词:经皮肾镜术 钬激光 嵌顿性 结石 托特罗定治疗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所致膀胱激惹症状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托特罗定治疗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所致膀胱激惹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共282例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共140例,给予观察等待;B组为治疗组,共142例,给予托特罗定2 mg,每日2次,共2周。比较两组结石的排出率、排石时间、疼痛次数和止痛剂的应用等。患者每次排尿时应用排尿感觉量表(USS)进行记录,以表示尿急的发生率。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评分来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A组和B组的结石排出率分别为56.4%和57.0%。两组平均肾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4.7和1.7。两组在第3天和第7天USS量表平均评分分别为2.76、1.32和1.90、1.18。两组间VAS评分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托特罗定对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排石率并无提高,但它能减少此类患者的尿频、尿急症状,减轻疼痛的强度和不适感。 唐庆来 吕建林 惠继红 周兴祝 柳发德 王义兆 贾春萍 王杜渐关键词:托特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