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果海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理
  • 8篇临床病理
  • 5篇肿瘤
  • 5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病理分析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病理学
  • 3篇乳腺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癌
  • 2篇妊娠
  • 2篇乳腺浸润
  • 2篇乳腺浸润性
  • 2篇乳腺浸润性导...
  • 2篇乳腺浸润性导...
  • 2篇乳腺肿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 5篇东莞东华医院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果海娜
  • 8篇黄锦叶
  • 7篇李良
  • 6篇陈昌伟
  • 5篇肖亚芳
  • 3篇王娜
  • 3篇刘旭明
  • 2篇洪桂华
  • 1篇庄敏
  • 1篇王璇
  • 1篇陈容容
  • 1篇罗淑贞
  • 1篇刘秋虹
  • 1篇田可敬
  • 1篇李开林
  • 1篇乔巨峰
  • 1篇彭玉龙
  • 1篇王前
  • 1篇黄连涛
  • 1篇张一鸣

传媒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COX-2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NF-κB、COX-2的表达与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癌这两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对照正常口腔组织16例,检测实验组30例口腔癌组织并含有口腔苔藓病变组织中NF-κB、COX-2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癌的表达与发病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中NF-κB和COX-2的表达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F-κB表达与口腔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NF-κB与COX-2的表达无相关,口腔癌中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53(P<0.01)。结论:NF-κB和COX-2与口腔癌的形成有关,两者与口腔癌的转移有一定关系。NF-κB与COX-2在口腔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它们在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促进作用。
王璇黄锦叶陈昌伟邓以勤洪桂华果海娜李海洋
关键词:NF-ΚBCOX-2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癌
宫颈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5
2016年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据流行病学资料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占据宫颈癌发病率的80%,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数据均显示,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HR-HPV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高度相关,本研究通过宫颈脱落细胞HR-HPV分型检测,
果海娜何江耀李良黄锦叶
关键词:宫颈组织高危型基因型别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病变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的骨髓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于髂后上棘取骨髓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骨髓主要由形态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染色CD20弥漫阳性,κ链(+),λ链(+),CD5局灶阳性,CD3局灶阳性。结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属低度恶性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骨髓活检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王前果海娜彭玉龙黄连涛吴东升
关键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髓病理免疫组化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TAD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TAD2、c-MYC和ER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釆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TAD2、c-MYC、ER、PR、HER-2、CK5/6、EGFR的表达,以及7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TAD2的表达。结果 ATAD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TAD2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基因分型(尤其basal-like亚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c-MYC有明显正相关性;ATAD2表达与ER、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TAD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并有望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尤其basallike亚型治疗的新靶点。
果海娜李良黄锦叶王娜陈昌伟何江耀
关键词: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MACC1、c-met的表达及MACC1与c-met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釆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78例癌旁正常组织MACC1的表达,检测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met、ER、PR、c-erb B-2、CK5/6、EGFR的表达。结果 MAC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ACC1阳性表达与c-met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MACC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基因分型、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呈负相关(P>0.05)。结论 MACC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的独立指标之一,并有望成为抑制乳腺癌远处转移的新靶点。
果海娜王娜李良黄锦叶陈昌伟何江耀
关键词:乳腺肿瘤MACC1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学
分化型乳头状间皮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例报道)
目的 通过分析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oma,WDPM)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WDPM的认识,以期患...
果海娜
Proteus综合征二例
2012年
Proteus综合征(Proteussyndrome,PS)又名变形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由Cohen和Hayden于1979年最先描述,1983年Wiedennann等以古希腊海神Proteus的名字为其命名。该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偏侧肥大、
苏顺清乔巨峰果海娜陈容容莫济贤张一鸣田可敬
关键词:PROTEUS综合征变形综合征先天性疾病COHEN古希腊
输卵管妊娠与HSV-Ⅱ型和HPV6,11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TP)与HSV-Ⅱ型及HPV6,11型感染的关系。方法7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手术所取的输卵管石蜡包埋组织,提取DNA模版,应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SV-Ⅱ及HPV6,11型,同时设对照组48例,每次实验均用经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的石蜡标本作为阳性对照。结果78例输卵管妊娠组织中HSV-Ⅱ阳性1例,HPV阳性7例,HSV-Ⅱ、HPV6,11型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HPV6,11感染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的发生与HPV6,11型有关,与HSV-Ⅱ未见明显相关。
果海娜魏代奎肖亚芳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附5例报道)被引量:5
2005年
背景: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ETCL)是一种临床少见、预后差的疾病,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分析ET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ETCL的认识,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7月~2004年1收治的5例ETCL患者的内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D45RO、CD3、CD56、CD20、CD79α、CD68、Ly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BV感染和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情况。结果:5例ETCL患者均无肠病史,多发生于青年男性,4例发病年龄为24~38岁,病程进展迅猛,确诊后4个月内死亡。病变多发生于结肠和小肠,1例与胃部同时发生,均为多发性溃疡性病变。肿瘤细胞为多形性T细胞,组织学形态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弥散分布,有血管中心性浸润,淋巴上皮病变,大片或多灶性坏死为特征。5例患者肿瘤组织CD45RO和TCR-γ基因重排均为阳性,1例CD56阳性且EBV阳性。结论:ETCL多发生于青年男性,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病程发展迅猛,预后差,病损肠管表现为多发性溃疡,TCR-γ链克隆性重排,多数为自然杀伤(NK)样T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有EBV感染的ETCL为NK样T细胞淋巴瘤。
果海娜韩西群刘旭明肖亚芳庄敏
关键词:肠肿瘤淋巴瘤T细胞疱疹病毒4型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与病理细胞学形态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应用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3种)感染与宫颈组织学及细胞学形态特点,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Digene公司的HybridCaptureⅡ(HC-Ⅱ)杂交捕获实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13种)阳性感染情况,同时进行宫颈病理活检,部分行薄层液基细胞技术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应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Ⅱ级以上病变。结果78例患者中高危HPV阳性44例,平均年龄28.5岁,34例阴性,平均年龄32.2岁;高危HPV检测对诊断CINⅡ级以上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50.0%;高危型HPV阳性的44例宫颈活检病例中,36例出现Ⅱ型挖空细胞,出现率达82%,高危型HPV阳性患者18例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16例则出现类湿疣细胞或湿疣样外底层细胞,出现率达88.9%。结论应用HC-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高危型HPV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组织学与细胞学特征,高危HPV阳性者的定期随访,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果海娜刘旭明
关键词:高危型HPV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感染病理活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