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运智 作品数:23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漯河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出血性脑血管病并高钠血症52例临床分析 2005年 赫庆兰 林运智 王明科关键词:出血性脑血管病 高钠血症 甘油果糖 肾功能 CTA造影诊断脑动脉狭窄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脑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P<0.05),对脑动脉钙化的显示优于DSA。结论CTA能清晰地显示脑动脉系统,是诊断脑动脉狭窄的一项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林运智 娄晓宇 赫庆兰关键词:脑动脉 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重点分析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情况。材料与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1例确诊为肺部动脉栓塞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16层CT对其进行诊断,并配合多个平面投影重建技术(MPB)、强度最大化投影技术(MIP)及容量重建技术(VR)进行高效处理,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显示栓塞左/右肺动脉9支,亚段肺动脉183支,支叶肺动脉112支,段肺动脉131支,病变共累积肺动脉435支。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具有无创、高效、准确率高等优点,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非常高,可以作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诊断手段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林运智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 114例小儿症状性癫痫的CT表现及分析 2005年 林运智 赫庆兰 苗宝娟关键词:小儿 症状性癫痫 CT表现 脑萎缩 蛛网膜下腔 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1 0 0例患者采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triple- phaseduplex -helicalCT ,TDHCT)检出≤ 30mm小肝癌 (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 ,SHCC) 76个CT图像 ,由有经验的CT室医生通过医学影像工作站 (MIW )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PACS)的医学图像浏览终端 ,分析、统计SHCC各时相病灶强化类型 ,计算检出率。依SHCC的典型表现 ,即动脉期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等或低密度 ,做出诊断。结果 76个SHCC在 3期扫描中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 86 .8% (66 76)、61 .8% (47 76)、93 .4 % (71 76)。 77.6 % (59)的小肝癌在动脉期呈高密度 ,54 % (41 )在门静脉呈低密度 ,93 .4 % (71 )在延迟期呈低密度。结论 大多数的SHCC在 3期薄层扫描中为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依靠其自身动态强化特点 ,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能提高SHCC的检出率 ,TDHCT可提高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张金安 唐新华 林运智关键词:小肝癌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2例分析 被引量:4 2005年 赫庆兰 林运智 李翠华关键词: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功能 颅脑多发性硬化的CT与MRI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颅脑多发性硬化(M S)的C T与M R 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 0 1 1年6月~2 0 1 3年1 2月间,2 6例临床确诊颅脑多发性硬化的C T与M R I检查资料,总结C T与M R I征象,比较C T与M R I的诊断价值。结果 2 6例病例中以侧脑室白质旁区病灶多见(1 0例),额叶(6例),顶叶(4例),颞叶(2例),枕叶(1例),基底节区(1例),小脑(1例),脑干(1例),对比发现C T图像模糊,边界不清;M R I显影清晰,分辨率高。结论 M R I发现硬化斑块阳性率高于C T,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林运智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颅脑 CT MRI 56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林运智 赫庆兰 支卫国关键词:脑囊虫病 CT CT表现 回顾性分析 CT特点 脑干梗死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灶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头颅MRI检查的患者60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灶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干梗死的病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等,预后与病灶部位、大小、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有关.结论积极治疗病因才能减少脑干梗死的发病率,及时正规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残废程度、降低死亡率. 赫庆兰 林运智 张保红关键词:脑干梗死 MRI 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增强扫描后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分布情况:胃部25例、小肠16例、结肠9例、肠系膜7例;病理结果 :恶性38例,良性16例,潜在恶性3例;影像特点:恶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或分叶样,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多伴有瘤体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良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潜在恶性肿瘤密度较均匀。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通过动态增强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林运智关键词:64排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