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生
-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试论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惨遭冷落、消解,甚至被颠覆的命运。然而,在大众化消费主义时代,我们依然需要经典,因为弘扬文学经典,有利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 林柳生
- 关键词: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命运
- 试论跨媒介叙事非线性的具体表现——以网络论坛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网络论坛是目前生命力旺盛的信息载体,已成为广大网民发布消息、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叙事阵地。互联网的非线性特征使网络论坛具有区别于其他的叙事特征。本文以网络论坛为例,以小见大,分析非线性叙事在网络论坛中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叙事主体的喧哗性,二是叙事话语的狂欢化,三是叙事结构的不稳定性,四是叙事时间的共时性,五是叙事动力的不可靠性。
- 黄茜林柳生
- 关键词:非线性网络论坛叙事狂欢化
- 《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颗耀眼的明珠。这两部作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两部作品都写了“情”,都表现了“理”,都有着强烈的情与理的碰撞和冲突。它们之中的“情”与“理”,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分别从两部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分析它们的“情与理”的异同点。本文认为,《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情与理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红楼梦》中的情与理是《牡丹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性爱、爱情和婚姻的结合与分离;二是“情”之内涵的相对单一性和丰富性;三是情与理对抗冲突的相对表层性和极度深刻性。
- 林柳生郭联发
- 试论图像叙事的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图像包括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它们都具有自身的叙事策略。静态图像主要通过表现时间的流动来完成,动态图像主要通过时间的无限拉长、蒙太奇手段作为谓语动词、图像语境还原等手段来实现,动态图像叙事是静态图像叙事的延伸。因此,图像也可以和传统的语言文字那样讲述故事,实现叙事的目的。电影便是图像叙事的最佳代言人。
- 林柳生黄茜
- 关键词:图像叙事叙事策略静态图像动态图像
- 曾国藩《十八家诗钞》研究述评
- 2010年
- 目前学界关于曾国藩《十八家诗钞》研究的文章还是比较少,还未见有专门的论文和论著,其研究成果仅仅散见于曾国藩诗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中。《十八家诗钞》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一是《十八家诗钞》的选诗歌标准,二是曾国藩编撰《十八家诗钞》的原因,三是《十八家诗钞》对后世的影响,四是《十八家诗钞》的价值何在。
- 林柳生黄茜
- 叙事学视野下记叙文写作理论研究
-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文的科学,中学记叙文是叙事文的一个典型的范畴,叙事学的理论成果完全可以运用到记叙文写作中去。当前,记叙文传统写作理论中,包含了许多写作“伪术语”、“伪概念”和“伪技巧”,使得人们学习了这些理论后,依然不会...
- 林柳生
- 关键词:叙事结构写作理论悬念设置
- 试论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其成因
- 2009年
- 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惨遭被冷落、消解,甚至被颠覆的命运。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当代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泛滥以及解构主义对文学经典的无情解构;二是"市场化的经济触角"伸进文学领域和消费主义时代的"快餐作品",不断冲击着文学经典;三是文学载体的网络化、影像化不断地排挤文学经典;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文艺领域的消解。
- 林柳生
- 关键词: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命运
- 如何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 2006年
-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和老师”为双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目前在农村实施研究性学习潜存的问题:农村基础教育物质条件薄弱;研究性学习在农村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落后,教师自己本身的动手能力也不强;农村信息闭塞缺乏沟通,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农村中小学的科研氛围淡薄;基于这几点现状,在农村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考虑以下方案:从外部条件上,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视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发展完善对研究性学习的政策支持体系;改造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确保教师的研究型地位,激发教师的自主动手热情,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阔视野,加强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提倡并鼓励教学科研活动,营造科研氛围;从内部操作上看,选题要慎重、灵活;课程设置要合理;加大教师的指导力度;重视教育评价。
- 林柳生李方明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双主体
-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新使命被引量:7
- 2015年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突出时代精神;要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追求时代所需求的教学效果。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新使命。各高校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任课老师有必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重新定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重新考察教材现状及教材建设,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林柳生
-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欢快浪漫背后的深沉悲观——试论徐志摩诗歌的悲观主义气息
- 2007年
- 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与他的性情也相协调。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随心所欲的吟唱诗句,追求着生命的率真,追求着灵魂的自由,追求着热烈的情感。但是,他诗情画意、浪漫绚丽、精神积极乐观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悲观,隐藏着对人生的悲观哲学和消沉失落的心态。他的诗歌中流出诸多的悲观主义气息。他的四部诗集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着悲观主义情调,他在诗歌中善于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这种悲观主义气息。
- 林柳生黄瑶妮
- 关键词: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