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
- 作品数:35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三原色染色法测定棉麻纤维混纺比初探被引量:3
- 2013年
- 为减少纤维成分棉麻含量检验工作的强度,通过三原色染色法,研究三原色染色棉麻纤维的色度学参数数据与棉麻含量的线性关系,得出色度坐标x的数据与棉含量的线性关系较好。建立三原色染色法测定棉麻混纺比的方法,与标准法显微投影法进行比对,结果非常相近,满足快速测定棉麻纤维混纺比的要求。
- 俞凌云温演庆朱谱新林义罗杨李东
- 关键词:苎麻混纺比三原色染色法
- 光固化FEVE丙烯酸酯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DSC、TGA、静态接触角分析对FEVE树脂、可光固化的FEVE丙烯酸酯(FEVEA)及其固化聚合物的热性能、表面自由能进行研究。使用实时FT-IR对FEVEA光固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VEA固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憎水性均优于FEVE树脂。而且,FEVEA具有良好的光固化活性。
- 魏玉君黄庆鑫林义朱谱新余卫华
- 关键词:光固化热性能接触角
- 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的合成被引量:6
- 2005年
- 在吩噻嗪和硫酸存在下,采用甲基丙烯酸和八氟戊醇直接酯化的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1,1,5 三氢全氟戊酯的合成。讨论了硫酸的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水剂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林义余自力
-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酯化
- 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制备及其对聚乙烯醇薄膜的增强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以黏胶纤维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体(V-NCC).再以共混溶液浇铸法将V-NCC悬浮液与聚乙烯醇(PVA)混合,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体/聚乙烯醇(V-NCC/PVA)复合膜材料.采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纳米纤维素晶体及其复合膜材料的结构、形貌、力学及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V-NCC呈现棒状形态,长度主要集中在50~ 200 nm,直径主要集中在5~20 nm;V-NCC/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较纯PVA膜有显著提升,当V-NCC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膜拉伸强度较纯PVA膜增大87.6%;同时V-NCC的添加可以一定程度增加复合膜的热稳定性.
- 白盼星邓子悦王师霞何永峰林义郑庆康陈胜
- 关键词:黏胶纤维聚乙烯醇复合膜
- 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超细纤维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75%四氢呋喃(THF)和25%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液作溶剂,通过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超细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溶液浓度、电压、接收距离(喷丝孔到接收板的距离)、喷丝孔内径对静电纺纤维的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溶液浓度对电纺纤维的直径和形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溶液浓度由10%增加到18%时,电纺纤维平均直径随之成线性增加;当电压由23.8kV增加到33.8kV时,纤维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质量分数为14%,电压为28.8kV,接收距离为20cm,喷丝孔内径为0.27mm,所得SBS电纺超细纤维平均直径为429nm。
- 李旭清周虹姚永毅林义陈竹平吴大诚伍玲唐剑陈春
- 关键词:静电纺丝超细纤维SBS
-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水性上浆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改性环氧树脂用作碳纤维上浆剂的可行性。采用环氧树脂E-44为反应物,丁酮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利用自由基聚合原理,将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接枝聚合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得到改性环氧树脂。测试了改性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乳液粒径分布及δ-电位、热性能,并测定了纯水与其浆膜的接触角及浆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小,成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认为:所制的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改性环氧树脂可用于碳纤维上浆。
- 王天萍赵康程飞林义朱谱新
- 关键词:上浆剂环氧树脂接枝共聚乙烯基单体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
- 气电纺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及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 2007年
- 探索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与聚醚砜(PES)电纺的最佳比例,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并探讨其骨细胞相容性。分别以n-HA/PES:20/80,15/85,10/90(质量分数,下同),PES22%为电纺的比例,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通过气电纺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醚砜的复合纳米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并在制得的纳米材料上接种成骨细胞,发现当n-HA与PES比例为10/90时,纺丝效果较好,纤维分布均匀:接种成骨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在增殖上具有优势。从而证明气电纺制备的n-HA/PES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骨细胞相容性。
- 魏娜宫苹林义王敏姚永毅李小玉林映荷吴大诚满毅
- 关键词:纳米材料羟基磷灰石聚醚砜
- 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P(AN-co-AA)纳米纤维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用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P(AN-co-AA)]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纳米纤维形貌的表征,研究了聚合时丙烯酸(AA)单体的含量、溶剂种类以及工艺参数对P(AN-co-AA)纳米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纺丝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聚合单体中AA的摩尔分数比15%、P(AN-co-AA)质量分数10%、外加电压20kV、接收距离20cm,所得P(AN-co-AA)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6nm。
- 王兵彭锦荣林义李瑞霞吴大诚
- 关键词:纳米纤维形貌
- 短切高性能纤维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泡沫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短切芳纶纤维和短切玄武岩纤维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纤维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泡沫。通过对样品进行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等,对比分析了两种短切纤维对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玄武岩纤维和短切芳纶纤维的加入降低了泡沫材料的粉化率,提高了压缩比强度;短切芳纶纤维明显提高了泡沫材料的比模量,这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缓冲性能和吸声性能;短切玄武岩和短切芳纶纤维增强泡沫材料均有利于提高泡沫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蒋洁林义王桦宋巧丽顾迎春陈胜
- 硫化锌铜/氘代聚苯乙烯/PVDF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和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硫化锌铜荧光粉、聚苯乙烯(PS)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电纺)制备了荧光超细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荧光粉含量对纤维形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荧光粉含量的增加,纤维中的荧光粉颗粒量增加,纤维膜中荧光粉晶体含量增加,纤维膜发光强度增加。在保证电纺过程的可纺性和所得纤维膜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在荧光粉含量为50%时,所得纤维膜的荧光性能最好。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了硫化锌铜/氘代聚苯乙烯/PVDF超细纤维膜,并测试了其荧光性能。结果表明,氘代聚苯乙烯对纤维膜的荧光性能无影响。
- 王俊祝杰姚正道付润芳陈胜林义
-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超细纤维膜荧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