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雅南

作品数:22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创新驿站
  • 3篇网络
  • 3篇逻辑模型
  • 2篇学法
  • 2篇课程
  • 2篇加速器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法
  • 1篇弹射
  • 1篇党派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地方政府
  • 1篇颠覆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学习视域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政策文本

机构

  • 14篇湖北经济学院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杨雅南
  • 9篇钟书华
  • 1篇赵小燕
  • 1篇吕丽娜

传媒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全球科技经济...
  • 2篇技术经济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情报杂志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物流科技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创新科技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科教导刊
  • 1篇行政科学论坛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习通+CBL+PBL”教学模式在通识选修课中的实践探索——以《职场与法律》课程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通识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研究结合学习通平台,联合运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旨在深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途径,从而更有效地达成课程培养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为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中分析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以学情分析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杨雅南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案例教学法
高端创新:现实背景及理论阐释被引量:3
2017年
从百大研发创新奖的发展可看出,高端创新正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高端创新是在原有创新理论集成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发展实践,对创新驱动发展内涵的一种新论述。高端创新源于"知识和技术"的突破式发明、"市场-技术互动"的宏观发明和"市场附加值"的高端颠覆式创新。高端创新推动技术向更高势能发展,推动市场向更高层次演变,进而形成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
杨雅南钟书华
欧盟创新驿站网络评价研究进展与分析维度被引量:1
2012年
鉴于欧盟创新驿站网络在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创新驿站网络评价研究亦成为国外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以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分别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模型维度,整理国外学者对创新驿站网络评价相关研究,最后指出评价研究的启示和未来趋势。
杨雅南钟书华
关键词:评价指标
关键链在中国创新驿站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5年
在分析中国创新驿站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关键链方法对创新驿站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项目进度管理的适用性,并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运用关键链方法可有效改进创新驿站服务的流程编制、改进创新驿站服务时间估计、加强创新驿站服务监控。提出建议:建立缓冲区电子化跟踪机制以有效监控创新驿站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
杨雅南钟书华
关键词:创新驿站关键链技术转移
中国创新驿站政策评价逻辑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创新驿站近几年获得迅速发展,在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企业创新实力不容小窥。实践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也引起实业界的普遍关注,积极在中国背景下进行本土化研究。立足于政策评价角度,综合考虑中国创新驿站特点和政策实施过程,研究从整体上构建中国创新驿站政策评价逻辑模型,为评价中国创新驿站政策结果和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杨雅南钟书华
比利时弗兰德以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演进与发展被引量:1
2019年
科研评价制度是科技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科研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方向。在欧洲,以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成为增进公共研究绩效的核心机制之一。通过分析比利时弗兰德科技治理体系,研究弗兰德以绩效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战略基础研究科研评价体系演进规律,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科研评价制度提供启示。
杨雅南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
国内“创新驿站评价”研究述评被引量:5
2011年
回顾了国内创新驿站评价相关研究,将其归纳为创新驿站演进动因评价、治理机制评价、绩效评价、站点建设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研究表明:外生约束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内生支撑条件下的驱动性是评价创新驿站形成动因的逻辑主线,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外部治理因素是影响创新驿站治理的主要因素;创新驿站绩效评价关注于定性的功能效用评价和定量的作用效果评价;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的实践为理论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
杨雅南钟书华
关键词:创新驿站科技中介
政策评价逻辑模型范式变迁被引量:25
2013年
政策评价逻辑模型是以政策评价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由政策评价理念、价值和技术等构成的整体。作为一种政策评价模型和范例,逻辑模型经历了渐进性的内在逻辑演变过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政策评价理论,进而在多层面上指导政策优化。
杨雅南钟书华
关键词:范式变迁内在逻辑
快递市场监管问题何以进入政策议程?——基于多源流理论模型的分析
2024年
研究运用多源流理论,结合中国情境,对《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政策议程设置进行整体分析,揭示快递市场监管问题在政策议程中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快递业健康发展的阻梗问题构成了问题源流,地方法律法规的探索和政策创新家的建言汇聚成政策源流,快递业发展理念和公众需求倾向变化共同交织成政治源流,邮政强国战略和政策创新家持续推动,开启“政策之窗”并促使三个源流实现汇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最终进入政策议程设置。
杨雅南马骋岳灵琪何君婷
关键词:《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多源流理论政策议程设置
融合创新:概念解析、研究框架及未来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融合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现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模式,导致在概念化和操作化方面缺乏一致性,削弱了融合创新理论的解释力。基于此,本研究从融合和创新两个源头出发,回顾了融合创新的思想演变,重新界定了融合创新概念,厘清了融合创新的三重基本属性,并构建起融合创新的三维类型空间。依托于融合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梳理科学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研究视角中所形成的不同理论解释,整合归纳出融合创新动力、过程和作用三条研究主线。在此基础上,从融合创新的理论体系、演进规律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锚定未来研究焦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杨雅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