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金辉

作品数:75 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核科学技术
  • 6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5篇矿业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
  • 13篇废水
  • 10篇铀矿
  • 9篇矿石
  • 9篇含铀废水
  • 6篇铀矿石
  • 6篇浸出
  • 5篇离子
  • 4篇水处理
  • 4篇计算机
  • 4篇芳烃
  • 3篇导轨
  • 3篇衍生物
  • 3篇氧化硅
  • 3篇摇床
  • 3篇圆台
  • 3篇砂岩
  • 3篇通风
  • 3篇通风系统
  • 3篇投加量

机构

  • 72篇南华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5篇核工业北京化...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2篇杨金辉
  • 25篇王劲松
  • 16篇谢水波
  • 14篇戴漾泓
  • 13篇杨斌
  • 12篇王清良
  • 9篇周书葵
  • 9篇康四军
  • 8篇刘迎九
  • 8篇邓钦文
  • 5篇胡鄂明
  • 5篇胡凯光
  • 4篇李霞
  • 4篇陈思光
  • 3篇熊正为
  • 3篇刘金香
  • 3篇吕俊文
  • 3篇史文革
  • 3篇荣丽杉
  • 3篇谭凯旋

传媒

  • 5篇南华大学学报...
  • 4篇金属矿山
  • 3篇铀矿冶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湘潭大学自然...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矿业快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混凝土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湿法冶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6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素养初探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水平、及未来的战略意义,指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责及素养。
杨金辉刘泽华谭凯旋王清良杨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管理素质教育
文献传递
氢氧化镁对水中As(Ⅲ)的吸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氢氧化镁为吸附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镁投加量、pH、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氢氧化镁对As(Ⅲ)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砷初始浓度为0.5~100 mg/L之间,温度为25℃,pH为3,氢氧化镁投加量为0.5~4 g,吸附时间为1 h的条件下,氢氧化镁对砷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在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镁对水中As(Ⅲ)的吸附平衡时间是80 min。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双常数模型和抛物线动力学方程较好地表征了氢氧化镁吸附As(Ⅲ)的动力学特性。吸附自由能△Go为负值,表明氢氧化镁吸附As(Ⅲ)的过程是自发的。
陈思光王劲松杨金辉包正垒彭瑞婷周志武
关键词:氢氧化镁热力学动力学
小球藻对重金属Pb^(2+)生物吸附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以小球藻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渐慢的过程,吸附开始10 m in内大约完成75%的吸附量;pH值在5.50左右时吸附效果最佳;藻粉的最佳投加量约为1.0 g/L;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小球藻吸附效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试验还表明各因素对吸附效果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藻浓度、pH值、反应时间、Pb2+初始浓度;实验最佳条件下的去除率达94%.
周书葵杨金辉刘响亮蒋海燕
关键词:小球藻生物吸附PB2+影响因素
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湿法工艺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铂族金属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催化剂中,废催化剂是再生回收铂族金属的重要原料。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采用预处理、溶浸、分离和提取等湿法冶金过程,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方法和技术,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杜欣张晓文周耀辉杨金辉吕俊文
关键词:废催化剂回收铂族金属湿法冶金
磁性γ-Fe_(2)O_(3)/玉米秸秆淀粉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U(VI)吸附性能被引量:9
2022年
随着核能发展,放射性核素铀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环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以废弃玉米秸秆为原料自制玉米秸秆淀粉(CSS),采用共沉淀法将磁性γ-Fe_(2)O_(3)包裹在CSS表面合成磁性γ-Fe_(2)O_(3)/CSS,并用于溶液中U(VI)的吸附。考察初始p H值、投加量、时间、初始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γ-Fe_(2)O_(3)/CSS吸附U(VI)性能的影响,并加以分析。采用SEM、FTIR、XPS对吸附前后的磁性γ-Fe_(2)O_(3)/CSS进行表征分析,深入研究其对吸附U(VI)的技术机制。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γ-Fe_(2)O_(3)/CSS对U(VI)的最大吸附量达到214.1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准确地描述其吸附过程即以化学吸附为主。磁性γ-Fe_(2)O_(3)/CSS对U(VI)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机制主要为U(VI)与γ-Fe_(2)O_(3)/CSS的羟基、羧基发生络合反应与离子交换作用。通过4次吸附解吸实验表明,U(VI)吸附率仍在78.60%以上,说明磁性γ-Fe_(2)O_(3)/CSS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范甲胡世琴魏柏杨金辉杨金辉杨芳婷
关键词:离子交换
生物炭负载微生物处理含镉废水的效能与机理被引量:1
2023年
以花生壳生物炭为载体,通过包埋法将耐镉(Cd)细菌固定在生物炭上,制备固定化生物炭小球(IBP)用于吸附水中的Cd^(2+),结合表征分析探究其对Cd^(2+)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Cd^(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IBP投加质量浓度为3 g/L,初始pH为6,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7 h条件下,IBP对Cd^(2+)吸附率为96.0%。微生物灭活和未灭活的对比实验表明未灭活的IBP对Cd^(2+)的吸附效果更佳。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IBP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SEM-EDS、FTIR、XPS等表征手段证实了Cd^(2+)与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发生络合反应,与碳酸根、磷酸根形成沉淀,与H+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而被去除。
邹宇沙海超向茹滢袁恺成杨金辉曾涛涛
关键词:花生壳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
改性CMC聚合物吸附酸法地浸废水中的铀被引量:3
2012年
在温度为70~80℃、单体质量浓度为30%~35%、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质量比)为10∶2.5、反应时间为3.5~4 h条件下对CMC进行改性,接枝率可达68%以上。以改性前后的CMC为吸附剂,对模拟酸法地浸含铀废水进行了对比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CMC对铀吸附效果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改性CMC质量浓度为0.10 g/L,温度为25℃,pH为5.0,吸附时间100 min,此时铀去除率达到了97.1%,比CMC改性后对铀的吸附率平均提高了近21%。影响吸附效果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改性CMC投加量、pH、吸附时间、温度。
周书葵曾光明刘迎九杨金辉
关键词:含铀废水
氢氧化镁吸附处理水中三价砷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研究氢氧化镁吸附处理含As3+模拟废水,考察了振荡反应时间、氢氧化镁用量、反应温度及溶液pH值对As3+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处理含As3+的废水,操作简便,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吸附容量为4.04mg/L。
杨金辉王劲松陈思光杜欣邓钦文
关键词:氢氧化镁三价砷水处理
巯基树脂吸附—异戊醇萃取光度法测定金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了硫酸盐浸出液中金的检测新方法.采用加酸分解硫代硫酸盐,快速有效地破坏硫代硫酸金配合物,在王水介质中,以巯基树脂吸附、分离金.洗脱分离后,用异戊醇为萃取剂富集分离出Au^3+.在HAe-NaAe缓冲介质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增溶,用硫代米蚩铜(TMK)显色测定金含量.该方法将巯基树脂吸附和异戊醇萃取有机的结合起来,测定下限为0.2mg/L,精密度优于士z.5%,回收率为94%~103%,可用于工艺试验控制分析.
杨金辉王劲松周书葵王清良邓钦文任柏林
关键词:光度法异戊醇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并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高等学校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及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杨金辉刘泽华周书葵柳建祥邓喆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