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蓓 作品数:5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毫米波对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肿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毫米波治疗对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镇痛及减少血清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老年病房)综合外科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3例(单侧腹股沟疝70侧)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5岁,根据是否行毫米波治疗将患者分为毫米波组28侧,对照组42侧;根据患者术后切口周围是否出现血清肿分为无血清肿组33侧和血清肿组37侧。测定术后6、12 h、1、2、3、7 d患者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1、2、3、7 d运动状态VAS评分。观察患者术后切口周围有无血清肿出现。结果静息状态下,术后6、12 h、1 d,毫米波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7 d,毫米波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状态下,术后1 d,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3、7 d,毫米波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毫米波组血清肿发生率(21.4%)显著低于对照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P=0.006)。无血清肿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值为(2.57±0.56)分,血清肿组为(3.23±0.68)分,无血清肿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值显著低于血清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8,P=0.006)。结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应用毫米波治疗可以增加术后镇痛效果,减少血清肿的发生。 李培鑫 张勃 秦胜旗 国永生 李建设 王今 王国军 郑智 孟宪璞 杨贤蓓 张忠涛关键词:疼痛 原研多光谱智能分析仪诊断肺腺癌浸润程度的诊断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中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诊断肺腺癌浸润程度的准确率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究应用原研多光谱智能分析仪提高FS在肺腺癌中诊断效能的可能性。方法前瞻性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行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多光谱信息,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临床验证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共采集223例标本,最终纳入原发性肺腺癌标本156例,合计1,560组多光谱数据。神经网络模型测试集(前116例的10%)光谱诊断识别组内肺浸润性腺癌和非浸润性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55(95%CI:0.909-1.000,P<0.05),诊断准确率为95.69%。临床验证组(后40例)光谱诊断和FS诊断准确率均为67.50%(27/4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9(95%CI:0.878-1.000,P<0.05),准确率为95.00%(38/40)。结论原研多光谱智能分析仪单独诊断肺浸润性腺癌和非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与FS相当,应用原研多光谱智能分析仪辅助FS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一定程度上降低术中肺癌手术方案制定的复杂性。 杨贤蓓 王沛豪 秦齐 郭康顺 崔永 罗艺关键词:肺肿瘤 术中冰冻 神经网络模型 奶牛与水牛初乳中乳寡糖组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乳寡糖是由乳汁中含量丰富的固体物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乳寡糖有提高免疫、益生元及抗感染等作用,已发现与婴儿肠道发育、神经智力发育等多方面关系密切.水牛奶是除牛奶外的第二大奶源,国际上公认其为营养含量高、口感好的优质乳制品,但目前针对水牛乳寡糖的研究多以美洲水牛为研究对象,尚无中国水牛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利用固相萃取对已脱脂和除去蛋白质的广西水牛初乳乳汁样品进行纯化,并采用苯胺(aniline,Bn)衍生化试剂对其进行衍生化处理,通过UPLC-ESI-Q-TOF-MS液相质谱进行优化后,对水牛初乳中的寡糖组分进行测定并与牛乳进行了对比,最终测得奶牛初乳中19种及水牛初乳中的9种乳寡糖组分,并对二者的种类及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在两种初乳的乳寡糖中,中性糖二糖m/z385.15和中性糖三糖m/z 547.21以及酸性糖m/z 635.23均为其主要寡糖成分,与其他乳寡糖相比含量相对较高.总体而言水牛初乳中的中性寡糖占比比奶牛初乳高,二者中性糖占乳寡糖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8.88%和63.16%. 孟宪璞 焦思明 秦胜旗 杨贤蓓 李建设 未金花 王倬 杜昱光关键词:初乳 奶牛 水牛 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北京友谊医院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48例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病人、57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及50名健康人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与不同手术方式乳腺癌病人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结果对照组均优于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组均优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讨论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对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要小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李培鑫 屈翔 张忠涛 李建设 秦胜旗 唐克 王国军 杨贤蓓 李炫昊 田丽 张惠 张珊珊 张鸽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乳房 生活质量 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选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9例,随机分成两组。B超小孔引流管组(n=53)在B超引导沿肋间或下肋上缘垂直将12-Fr胸腔引流管放入胸膜腔;常规大孔引流管组(n=46)CT、胸片定位,沿肋间或下肋上缘垂直将20-Fr胸腔引流管放入胸膜腔。连接胸腔引流瓶,引流液减少至50~100 ml/d,拔出引流管,应用榄香烯乳100 ml行胸膜黏连术。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操作时间、并发症和副作用。结果 B超小孔引流管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大孔引流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胸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等优点,可作为临床上微创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方法使用。 胡健 龚民 张庆 杨贤蓓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 B超 胸腔置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