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刀柄
  • 1篇刀片
  • 1篇定位球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端脑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合并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治疗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波紫外线
  • 1篇中毒

机构

  • 5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杨瑞
  • 1篇任芳
  • 1篇刘亚彬
  • 1篇李霞
  • 1篇王倩
  • 1篇穆清
  • 1篇刘桂荣
  • 1篇杨敏
  • 1篇刘爱云
  • 1篇张晓霞
  • 1篇陈振辉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学信息(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比伐芦定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PCI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CT、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联合PCI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PCI术治疗。
杨瑞
关键词: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炎性因子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PCT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以肺部感染为依据,纳入肺部感染组(n=36)、非肺部感染组(n=84);分析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归纳心功能不全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PCT、WBC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2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6例,发生率为30.00%;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11株占22.92%,真菌5株占1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等级、卧床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心功能不全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NT-ProBNP、PCT、WBC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心功能不全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0.811、0.727和0.882,联合检测为最高(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等级、卧床时间与心功能不全并肺部感染发生密切相关,NT-ProBNP、PCT、WBC联合检测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预测价值较高.
杨瑞张晓霞穆清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影响因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白细胞
可调深度标识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深度标识手术刀,它包括活动连接的刀片和刀柄,所述刀片和刀柄上设置纵贯一体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与轨道配合的滑杆,滑杆靠近刀片一端上设置深度定位球,另一端设置滑杆定位机构。在刀片上设置深度定位球直接...
刘亚彬刘爱云刘桂荣杨敏杨瑞
文献传递
雷帕霉素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自噬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雷帕霉素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自噬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2细胞株分组培养:对照组;UVB照射组(A组),UVB+雷帕霉素0.1 mg/L组(B组),UVB+雷帕霉素1 mg/L组(C组),UVB+雷帕霉素10 mg/L组(D组)。分别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和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和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细胞中ROS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水平。结果 UVB照射可引起HSF2细胞提前衰老,自噬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及氧化应激。B组细胞衰老率、自噬阳性细胞比例及细胞中p62、LC3B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雷帕霉素浓度升高,C、D组细胞衰老率呈下降趋势(P<0.05),自噬阳性细胞比例和LC3B、 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p62蛋白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B组细胞中ROS水平及CAT、SOD、POD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雷帕霉素浓度升高,C、D组ROS和POD水平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P<0.05),CAT和SOD水平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增加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的自噬水平,减少细胞衰老,同时降低ROS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水平。
陈振辉王明光杨瑞李霞王倩
关键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雷帕霉素自噬活性氧中波紫外线
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血液灌流治疗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并观察疗效。非血液灌流治疗组(对照组)16例。结果治疗组22例中死亡14例,病死率为63.6%,对照组病死率87.5%,两组相比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临床上抢救百草枯中毒较有效的方法。
杨瑞任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