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桂
- 作品数:15 被引量:14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8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和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将门诊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1次1~2滴,每日5~6次,共治疗20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确提高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明显。
- 刘亚丽杨丽娟杨桂桂
- 关键词:电针干眼症针灸疗法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
- 老年人养生防病的中医用药思路述略被引量:6
- 2013年
- 由于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对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减轻痛苦,
- 李琳杨桂桂
-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思路养生防病人口平均寿命中医疾病防治工作
- 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 2005年
- 叶松黄鹤杨桂桂赵易平
-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疗法
- 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取穴双耳神门、心、枕、交感、皮质下,将华佗牌磁疗贴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按压磁珠,有明显痛胀感直至耳廓感觉温热,每日早、中、晚各按压1次,每次每穴按压1 min左右。每周更换2次,同时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1次/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方面较单独艾司唑仑更有效,同时对失眠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更高。
- 杨桂桂刘亚俊刘亚丽
- 关键词:失眠症耳穴艾司唑仑
- 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和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西药组。电针组采用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针刺脾俞、肺俞、足三里、章门、大椎等穴,后将两侧脾俞、肺俞、足三里接电针仪,留针30 min,起针后在背俞穴拔火罐,留罐10 min,每日治疗1次;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日1次,每次10 mg,20 d后统计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电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0%、30%,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较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有效,且可以降低复发率。
- 刘亚丽杨桂桂王晓宁
- 关键词:电针拔罐咳嗽变异性哮喘
- 加味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 本文通过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加味疏肝散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得出:加味疏肝散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具有服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的优点,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 杨桂桂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药治疗病例分析
- 穴位按摩结合抚触对高危儿发育早期干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高危儿是指在妊娠期、分娩时及新生儿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日后可能造成脑成熟障碍,导致智力障碍、脑瘫、癫痫、行为异常及视力、听力障碍者。高危因素包括低出生体质量、早产、产伤、宫内或产时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严重妊高症、高龄初产等。研究表明,在生命早期(0~3岁)对高危儿进行正确干预,可减轻发育障碍及伤残程度。笔者观察穴位按摩结合抚触干预对高危儿体格、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杨桂桂刘亚俊刘亚丽
- 关键词:儿童发育障碍穴位按摩抚触早期干预
- 加味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 2005年
- 杨桂桂叶松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4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和Pubmed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U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做质量评价后,使用Rev 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507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合并效应值RR=1.24,95%CI=[1.18~1.30],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质量文献总有效率合并效应值RR=1.31,95%CI=[1.18~1.46],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期黏膜愈合率合并效应值RR=1.61,95%CI=[1.35~1.93],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合并效应值OR=0.26,95%CI=[0.12~0.5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UC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近期黏膜愈合率均高于柳氮磺胺吡啶片常规口服治疗;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UC复发率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片常规口服治疗,且不良反应少;中医药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方法学质量的不足,需要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提供明确的证据。
- 侯理伟苏晓兰杨桂桂张嘉鑫王庆国魏玮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META分析中药灌肠
-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应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及不同的喂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乙肝母婴阻断的影响。方法在北京市望京地区选择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儿童,采用个案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的方法,比较应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及不同喂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乙肝母婴阻断的影响。结果仅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疫苗联合接种乙肝球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与人工喂养,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疗效是显著的,而与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乙肝母婴阻断效果无影响。
- 杨桂桂尹龙德
- 关键词:乙肝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