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耘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网络
  • 3篇复杂网
  • 3篇复杂网络
  • 3篇产业网络
  • 2篇网络视角
  • 1篇电子商务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共享
  • 1篇张家港口岸
  • 1篇植物检疫
  • 1篇植物检疫标准
  • 1篇质量管理
  • 1篇商务
  • 1篇市场结构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质量
  • 1篇中药
  • 1篇中药产业
  • 1篇专业教育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张家港出入境...

作者

  • 8篇杨晓耘
  • 3篇王敬敬
  • 2篇唐勃峰
  • 1篇张爱东
  • 1篇杜国兴
  • 1篇周明华
  • 1篇冉俊祥
  • 1篇陈旭东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药研究与信...
  • 1篇植物检疫
  • 1篇中国港口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首届中国农产...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中药产业市场结构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杨晓耘
关键词:中药产业市场结构可持续发展免疫力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产业网络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表明,亟须对经济系统结构和动态过程有一个新的、根本性的认识。而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对此无能为力,这主要是由其方法论——还原论的局限所致。复杂网络作为复杂科学的研究前沿,以系统论取代还原论,十年来在一些学科已经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试图将复杂网络的思想和方法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建构了产业网络理论及数学模型,全面刻画产业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过程,同时,这也为计算机模拟产业网络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新的思想和工具。
杨晓耘王敬敬唐勃峰
关键词:产业网络复杂网络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产业网络理论的提出与建构被引量:5
2009年
文章综合运用经济学与复杂系统理论,尤其是复杂网络理论,通过对产业系统的分析提出产业网络的概念,建立以企业为结点,以企业间的合作或竞争关系为边的产业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网络集聚特性、动态特性和层级特性,并以此定性地推导出产业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征。进而,分析了产业网络对企业成长、地区及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方面表现出的功能。最后还分析了产业网络的演化。初步建构起产业网络理论的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产业经济理论,为探索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发展路径及防范系统性经济风险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
杨晓耘王敬敬
关键词:产业网络复杂网络
植物检疫标准的现状及思考被引量:5
2004年
由于我国植物检疫标准制订工作起步晚 ,目前存在着规划性不强、发布的标准数量少、覆盖面不广、高新技术含量低、管理使用尚未规范等问题。根据这些情况 ,应当积极加强植物检疫部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对植物检疫标准体系的规划、制订、管理和使用工作 ,同时努力提高植物检疫技术水平和植物检疫标准的技术含量 ,使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杜国兴杨晓耘周明华冉俊祥
关键词:植物检疫
产业网络的分析与建模
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表明,亟须对经济系统结构和动态过程有一个新的、根本性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现有的经济学方法无能为力,而复杂网络恰恰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最好的工具。本文试图将复杂网络的思想和方法与经...
杨晓耘唐勃峰王敬敬
关键词:产业网络复杂网络
文献传递
农产品质量与电子商务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源于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方高度分散。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有效信息的采集、传递,提高信息的供给,最终实现质量信息可追溯;另一方面是建立市场信誉机制。然而由于我国目前...
杨晓耘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管理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
努力营造木材进口检验检疫良好环境
2003年
近年来,张家港口岸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以及各口岸单位的良好信誉,全国各地的木材经营商蜂拥而至,产生了规模效应,形成了进口木材专业市场,张家港口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运进口木材的集散地.
张爱东陈旭东杨晓耘
关键词:张家港口岸木材信息共享
管理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改革初探
1997年
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两大挑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一是专业划分过细、过窄,造成学科间人为分割,影响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发展,同时,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培养人才,导致人才就业适应性差;另一缺陷是课程体系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学生知识基础不够宽厚,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差,影响了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杨晓耘
关键词:管理类课程工程本科工商管理类管理工程管理学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