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盐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时荧光PCR检测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基因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相对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通过对引物和探针浓度、Taq酶以及反应条件等优化筛选后,建立检测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荧光PCR方法。结果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对其它DNA样本如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旋毛虫和阴道毛滴虫的检测均为阴性。本法的敏感性高,可检测到10~102copies/μl的DNA浓度。结论建立的基因检测方法,对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饮用水和临床样本等的快速检测。
- 杨晓华侯炎昌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实时荧光PCR
- 2007年深圳市盐田区流感监测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2007年流感活动情况及其型别特征。方法流感监测点定期采集流感样标本,以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caninekidney,MDCK)分离病毒并进行型别鉴定。结果全年共监测咽拭子245份,分离毒株22株,其中H3N2型18株,B(Yamagata)3株,B(Victoria)1株。结论全年盐田区流感散发流行,以H3N2型为主,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3、5、6月份。
- 侯炎昌肖娜杨晓华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型别流感监测
- 一起多型别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对事件中可疑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与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24份病人标本和1份剩余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5株;血清型分布为O4:K8 4株,O3:K6 19株,O4:KUT 1株和O3:KUT 1株;分离到的25株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dh+tlh+trh-;PFGE聚类分析显示,不同血清型菌株分为不同的簇,同一血清型菌株的PFGE条带型间存在1~2个条带的差异,菌株间存在关联。结论这是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杨晓华陈琼城李迎慧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 深圳市盐田区人群肠道病毒及常见感染性腹泻病毒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人群肠道病毒及常见感染性腹泻病毒隐性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在盐田区海山、沙头角、盐田、梅沙四个街道,分别整群随机抽取1个社区为调查点,采集居民粪便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结果共收集并检测粪便样品813份,未检出札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EV71和CA16;检出肠道病毒通用型2例,阳性率为0.25%,均为幼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所致;检出诺如病毒4例,均为诺如GⅡ型,阳性率为0.49%。4例诺如病毒阳性样本成功测序2例,分别为GⅡ.2-GⅡ.P16型和GⅡ.17-GⅡ.P17型,均与近年国内流行株有较高同源性。结论深圳市盐田区人群存在诺如病毒隐性感染,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测。
- 崔栋肖娜钟冠南杨晓华顾嘉颖洪文腾
- 关键词:肠道病毒诺如病毒
- 2017—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对盐田区2017—2020年分离的34株流感分离株HA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从GISAID流感数据库下载推荐疫苗株序列信息并利用MEGA X和NetNGlyc 1.0 Server在线分析软件对H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盐田区H3N2分离株位于3c.2a分支,2017年上半年分离株位于3C.2a2分支,7月份之后位于3C.2a1分支;2018—2020年位于3C.2a1b分支。2019—2020年流感分离株与当年疫苗株的核苷酸一致性与氨基酸同源性均低于其他年份。与同年疫苗株相比,2017—2018年分离株A区存在T135N(2/13)和R142K/G(13/13)变异;2018—2019年分离株A区存在T135K(10/10)和S137F(10/10)变异、B区存在F193S(8/10)和S198P(1/10)变异;2019—2020年分离株A区存在T135K(11/11)和S137F(11/11)变异、B区存在N158S(4/11)、N171K(11/11)和S198P(2/11)变异,E区存在G78S(11/11)变异。盐田区流感分离株受体结合位点前壁存在T131K(34/34),T135N/K(23/34)和S137F(21/34)变异。各年度分离株出现糖基化位点增加或消失现象。结论 盐田区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变异呈现多样性,应加强流感病毒监测。
- 崔栋肖娜钟冠南杨晓华顾嘉颖洪文腾曾凡竹
- 关键词:基因特征血凝素
- 2016—2019年深圳市盐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深圳市盐田区2016—2019监测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方法选取35株盐田区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进行NA基因序列分析、进化分析、抗原决定簇位点、耐药位点和糖基化改变的变异分析。结果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所分析毒株分布在6B分支,2016年上半年毒株分布在6B.2簇;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度毒株分布在6B.1簇;2018—2019年度毒株分布在6B.1A簇。2016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7.87%~98.09%,氨基酸同源性为96.85%~96.89%,2016年毒株与同年度疫苗株位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2017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8.62%~99.35%,氨基酸同源性为99.57%~99.78%;2018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9.35%~9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9.05%~99.12%;2019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9.20%~9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9.19%~99.78%。2017—2019年毒株与当年度疫苗株位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与各年度疫苗株相比,盐田区流感毒株NA蛋白存在29个氨基酸位点变异。抗原决定簇区域:与疫苗株A/California/7/2009相比,所有毒株都存在N200S、I365T和K432E变异,与A/Michigan/45/2015和A/Brisbane/02/2018相比,2018年和2019年有9株存在I365T变异。所有毒株没有发现催化部位及周围辅助部位、NA耐药相关基因位点发生变异。3株发生42NQS糖基化位点缺失,4株发生50NQS位点转变为50NKS。结论盐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及其氨基酸持续变异,应加强流感病毒监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 崔栋肖娜顾嘉颖钟冠南杨晓华洪文腾曾凡竹
-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NA基因
- 深圳市盐田区2010-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盐田区2010年-2012年10月流感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鉴定其型别分布。结果 2010年-2012年10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629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21株;其中季节性流感A型15株、B型56株,新型甲型H1N1 50株。结论 RT-PCR法相比传统流感检测方法更适用于流感的长期病原体监测。盐田区2010年和2011年均以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株,2012年以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株;发病高峰为每年的春季和夏季。
- 杨晓华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型别甲型H1N1
- 一起多种型别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依据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进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共同鉴定病原菌。结果选取的6份样本中,有5份副溶血弧菌PCR结果为阳性,16份病人肛拭子中有11份分离出副溶血弧菌,生化反应呈三种模式,血清学分型亦有K6、K41和K56三种。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多种型别副溶血弧菌引起。
- 侯炎昌杨晓华肖娜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实时荧光定量PCR血清型
- 2016-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盐田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辖区内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1563例,其中男性898例,女性665例;年龄以0~15岁人群为主,占67.31%(1052/1563)。2016-2020年共采集ILI样本1563份,检出阳性样本302份,总阳性率为19.32%。2016-2020年ILI样本阳性率分别为23.79%、21.39%、16.23%、31.11%和2.4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29,P<0.05)。2016年主要流行病毒株为甲型H1N1和B型Victoria系,2017年为甲型H1N1和A(H3N2),2018年为甲型H1N1和B型Victoria系,2019年为甲型HINI、A(H3N2)和B型Victoria系,2020年仅有A(H3N2)检出。2016-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ILI暴发疫情82起,采集样本451份,阳性314份,阳性率为69.62%。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以小学为主,中学次之。结论深圳市盐田区不同监测年份各流感亚型交替流行,0~15岁人群为重点关注人群,学校是盐田区流感防控重点场所。应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学校流感监测工作。
- 崔栋肖娜钟冠南杨晓华顾嘉颖洪文腾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