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宏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尿素
  • 2篇吡格列酮
  • 2篇麝香
  • 2篇麝香草
  • 2篇疗效
  • 2篇螺杆菌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镜下喷洒
  • 2篇格列酮
  • 2篇酚钠
  • 2篇杆菌感染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

机构

  • 7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安徽省宣州市...

作者

  • 7篇杨志宏
  • 3篇郑京华
  • 2篇杨志英
  • 2篇杨静
  • 2篇时平
  • 2篇杨海燕
  • 2篇魏虹
  • 1篇邓文
  • 1篇孔令亭
  • 1篇任珺
  • 1篇王孝铭
  • 1篇马丽英
  • 1篇刘国美
  • 1篇于传亭
  • 1篇蔡永国
  • 1篇董堃博
  • 1篇宋雅倩
  • 1篇蔡永国

传媒

  • 2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尿素-麝香草酚钠镜下喷洒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检测尿素—麝香草酚钠镜下喷洒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的临床可行性 ,旨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可视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 ,减少或避免活检创伤。方法 对 312例具有非排除条件的接受胃镜检查者 ,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将尿素 -麝香草酚钠试剂均匀喷洒于胃粘膜表面 ,1min钟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区域便可呈蓝色 ,分别在胃窦、胃体喷洒阳性处及阴性处取活检做嗜银染色 ,并记录结果。结果  312例病人中 ,弥漫性蓝染占 81.1% ,局限性蓝染占 11.9% ,仅胃窦蓝染占 2 5.4 % ,仅胃体蓝染占 2 7.1% ,胃窦、胃体均蓝染占 4 7.5% ,以嗜银染色为“金标准”。本方法特异性为 98.9% ,敏感性为 87.9% ,准确性为 98.3% .结论 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分布区域不均 ,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 ,且方法简便、费用低、无创伤 ,病人易于接受。
魏虹郑京华杨志英时平杨海燕杨静任珺杨志宏
关键词:胃镜幽门螺杆菌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50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消化不良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片,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为96.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疾病患者,使用米曲菌胰酶片加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蔡永国杨志宏白笠董堃博宋雅倩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并研究吡格列酮防治NAFLD发病和进展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吡格列酮组大鼠在高脂饮食8周后吡格列酮10ml.kg-1.d-1灌胃。于第20周结束时将3组动物处死,取材备检。结果:①肝组织病理变化:模型对照组动物肝细胞均出现中、重度大泡性脂肪变、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聚集,吡格列酮组肝细胞也出现较明显的脂肪变和炎症表现,但较模型对照组病变轻。②TIMP-2染色指数3组分别为1.22±0.31,4.52±0.61,1.89±0.45,PDGF-B表达面积3组分别为(0.82±0.13)、(3.79±0.32)、(0.91±0.27)μm2,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吡格列酮干预后TIMP-2染色指数和PDGF-B表达面积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中PDGF-B和TIMP-2表达增强,吡格列酮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纤维化变性程度,同时能降低PDGF-B和TIMP-2表达水平,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杨志宏孔令亭于传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感染蒙古沙鼠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蒙古沙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Hp感染蒙古沙鼠模型,造模成功的蒙古沙鼠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模型组,另取同批未建模蒙古沙鼠为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常规治疗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蒲元和胃胶覆、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天均给药2次,连续14天。分别在给药第10天和14天时取材评价疗效。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给药10天时,联合治疗组蒙古沙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胃内pH值、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组织活菌计数以及胃黏膜病理结果均有明显改善。其结果与常规治疗组14天时相当。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比常规四联疗法对Hp感染蒙古沙鼠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治疗10天时就已有明显疗效。
姜雅宁杨志宏
关键词:蒲元和胃胶囊四联疗法HP感染疗效
尿素-麝香草酚钠镜下喷洒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魏虹郑京华杨志英时平杨海燕杨静君任杨志宏
已知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分解胃酸中的微量尿素,产生氨与二氧化炭,使局部的pH值升高,中和胃酸,有利于其定植。本试剂中含尿素及pH值指示剂,后者在pH>8时可显示蓝色。因此,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将其喷洒于胃粘膜表面,胃粘膜中...
关键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氧反常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及丹参素和SOD的影响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织反常时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素和SOD对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复制氧反常模型,缺氧40min后给氧20min,用钙荧光探针(Fluo-3)分别测定了正常大鼠心肌细胞(Control,n=11)、缺氧40min(H40min,n=11)以及缺氧40min再给氧20min(H40minR20min,n=12)的大鼠心肌细胞内的游局钙浓度,并观察了丹参素(H40minR20min+DS,n=10)和SOD(H40minR20min+SOD,n=11)对氧反常的心肌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并用显微镜观察了细胞杆形率的改变。结果:氧反常组的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596.71±20.29nmol/L)明显比正常对照和单纯缺氧40min的高(158.67±5.01和328,51±13.86nmol/LP<0.01)。加入丹参素和SOD,可明显降低氧反常细胞内的游离钙的浓度(分别为245.29±8.83和300.04±13.04nmol/L,P<0.01)。细胞杆形率亦有类似的改变。结论:氧反常时心肌细胞发生明显的钙超载,丹参素和SOD对细胞内钙超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朱甫样刘国美杨志宏王孝铭马丽英
关键词:氧反常钙超载丹参素SOD
吡格列酮干预前后肥胖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肥胖大鼠模型的血浆甘油三酯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成模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观察组每天灌胃给予吡格列酮20 mg/(kg·d),连续给药4周。两组灌胃前后测定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两组造模前、后甘油三酯比较,P>0.05;两组给药后一周甘油三酯比较,P<0.005;两组给药2周、3周、4周后甘油三酯比较,P均<0.0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肥胖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
蔡永国杨志宏邓文郑京华
关键词:甘油三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