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明

作品数:31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膀胱
  • 11篇膀胱癌
  • 9篇肿瘤
  • 7篇细胞
  • 6篇前列腺
  • 4篇术后
  • 4篇前列腺癌
  • 4篇腺癌
  • 4篇癌组织
  • 4篇膀胱癌组织
  • 4篇膀胱肿瘤
  • 3篇蛋白
  • 3篇受体
  • 3篇基因
  • 2篇单核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蛋白激酶C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易感

机构

  • 30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郑州大学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0篇杨小明
  • 20篇宋东奎
  • 11篇杨阳
  • 8篇常连胜
  • 8篇师磊
  • 4篇袁璞
  • 3篇刘刚
  • 3篇易强
  • 3篇张玉瑞
  • 3篇张天标
  • 3篇张莉蓉
  • 3篇刘建
  • 3篇李征
  • 3篇张刘辉
  • 2篇王庆伟
  • 2篇李琦
  • 2篇徐培元
  • 2篇杨彦峰
  • 2篇李帅
  • 2篇娄安锋

传媒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道口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尿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起源、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尿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尿道外口有一无痛肿块,质脆。尿道镜检显示尿道6点钟距尿道外口约3mm处可见一直径约10mm赘生物,有完整黏膜,界限清楚,表面无出血、坏死等;腹膜后、腹股沟彩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检提示为尿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变组织起源于淋巴系统,肿瘤细胞类圆形,胞质少,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CD20,CD79a,CD45。结论:尿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要与尿道息肉相鉴别。早期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和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术后密切随访预防复发和转移。
高宛生徐培元韩静杨小明蔡非
关键词:尿道肿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激活的蛋白激酶C受体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膀胱癌阿霉素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激活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膀胱癌阿霉素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7例阿霉素耐药和41例非耐药的膀胱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耐药和非耐药膀胱癌组织RACK1蛋白表达水平。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HT-1197采用梯度递增法建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HT-1197/ADM。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HT-1197/ADM和HT-1197细胞株RACK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对照慢病毒和RACK1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感染析HT-1197/ADM,建立析HT-1197/ADM组和析HT-1197/ADM/RACK1 KD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EdU染色和体外移植瘤分析两组细胞增殖的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耐药膀胱癌组织RACK1蛋白表达水平(9.29±1.40)明显高于非耐药膀胱癌组织(6.2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0,P<0.05)。耐药膀胱癌细胞RACK1蛋白表达水平(1.71±0.19)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癌细胞(1.2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3,P<0.05)。HT-1197/ADM组细胞吸光度(A)值(1.78±0.13)明显高于HT-1197/ADM/RACK1 KD组(1.3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0,P<0.05)。HT-1197/ADM组细胞A值(74.87±6.00)明显高于HT-1197/ADM/RACK1 KD组(54.1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5,P<0.05)。HT-1197/ADM组细胞成瘤体积[(608.33±65.13)mm 3]明显高于HT-1197/ADM/RACK1 KD组[(487.67±54.09)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1,P<0.05)。HT-1197/ADM组细胞成瘤质量[(4.88±0.64)g]明显高于HT-1197/ADM/RACK1 KD组[(3.46±0.5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5,P<0.05)。HT-1197/ADM组细胞凋亡比例[(15.53±1.78)%]明显低于HT-1197/ADM/RACK1 KD组[(25.94±3.3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6,P<0.05)。HT-1197/ADM组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B细胞淋�
杨阳张刘辉樊鑫杨小明裴圆芳魏晓松
关键词:膀胱癌阿霉素耐药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肾癌分期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SCT)检查在肾癌分期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肾癌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和术后病理结果。男44例,女20例。年龄33~78岁,平均54岁。通过平扫期、皮髓期CT值及强化模式,依据2005年CUA制定标准对肾癌进行分期分型,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CT检查发现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癌14例、嫌色细胞癌12例,病理结果为透明细胞癌40例、乳头状癌16例、嫌色细胞癌8例。肾癌SCT与病理分型和分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SCT分型准确性为88%,分期准确性为89%。平扫期以CT值40HU为标准鉴别乳头状癌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79%和78%;皮髓期以CT值90HU为标准鉴别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88%、89%;均匀强化在嫌色细胞癌的比率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结论多层SCT检查诊断肾癌准确性较高,是术前评估肾癌分型和分期较理想的手段之一。
宋东奎娄安锋杨小明高剑波张永高
关键词:肾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分期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膀胱癌组织标本68例,正常膀组织标本11例,分别检测MCP-1与VEGF在膀胱癌组织以及正常膀组织中的表达。此外,分析MCP-1与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原发、有无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关系,并进一步分析MCP-1与VEGF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膀胱癌组织MCP-1检测率为66.18%,正常膀组织MCP-1检测率为18.18%(P<0.05)。MCP-1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原发、复发无关(P>0.05);2膀胱癌组织VEGF检测率为69.12%,正常膀组织VEGF检测率为9.09%(P<0.05)。VEGF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原发、复发无关(P>0.05)。结论:MCP-1与VEGF表达与术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在膀胱癌中,MCP-1与VEGF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参与了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过程。
李征杨小明张天标李真珍娄安锋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膀胱癌
膀胱平滑肌细胞与聚氨酯膜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以聚氨酯材料为衬底进行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种植和培养,与在培养瓶中的膀胱平滑肌细胞进行对比,了解聚氨酯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在膀胱平滑肌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大体表现,用酶标仪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数量。结果透射电镜下在不同的倍率下观察聚氨酯膜,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倍率下聚氨酯膜的表面是光滑的,材料性质单一。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人膀胱平滑肌细胞稳定可靠,细胞形态良好。抗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培养细胞为膀胱平滑肌细胞。膀胱平滑肌细胞在PU表面能黏附、生长和增殖。体外复合培养7 d后,膀胱平滑肌细胞铺满PU表面。5 d,7 d的细胞形态与1 d相似。两组5 d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平滑肌细胞在聚氨酯材料上的生长增殖与培养瓶中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聚氨酯材料是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生物工程材料。
许锋宋东奎徐培元常连胜杨小明
关键词:膀胱平滑肌细胞聚氨酯
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志物1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志物1(PCGEM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南阳中心医院收集的159例膀胱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癌旁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PCGEM1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技术在膀胱癌细胞T24和BIU-87(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建立PCGEM1敲降和对照细胞株,分别为PCGEM1 KD/T24组、T24对照组、PCGEM1 KD/BIU-87组和BIU-87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每组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每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每组细胞Rho超家族成员A(RhoA)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xL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1.34±0.21)比较,膀胱癌组织中PCGEM1表达水平(3.91±0.29)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P<0.05)。与T24对照组和BIU-87对照组(1.80±0.17、1.97±0.21)比较,PCGEM1 KD/T24组和PCGEM1 KD/BIU-87组细胞吸光度值(1.06±0.14、0.96±0.1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1、2.481,P<0.05)。与T24对照组和BIU-87对照组细胞凋亡率[(5.39±1.14)%、(4.90±1.22)%]比较,PCGEM1 KD/T24组和PCGEM1 KD/BIU-87组细胞凋亡率[(31.49±6.12)%、(35.92±5.09)%]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1、3.815,P<0.05)。与T24对照组和BIU-87对照组细胞RhoA(1.14±0.15、1.21±0.21)和bcl-xL(0.98±0.11、0.93±0.18)表达水平比较,PCGEM1 KD/T24组和PCGEM1 KD/BIU-87组细胞RhoA(0.31±0.10、0.29±0.09)和bcl-xL (0.38±0.13、0.41±0.1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2.419、2.754,P<0.05)。结论 PCGEM1在膀胱癌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RhoA和bcl-xL蛋白表达,调节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李征杨立新刘磊朱清程双蕾杨小明
关键词:膀胱癌脱噬作用
精子相关抗原9在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 观察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从mRNA水平评估SPAG9在20例前列腺癌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在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PAG9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评估SPAG9基因沉默效果.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SPAG9基因沉默前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80%(16/20)的前列腺癌中SPAG9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SAPG9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P<0.05)和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SPAG9基因在3种细胞株中从低到高依次为: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低侵袭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高侵袭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SPAG9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能够有效沉默PC-3细胞中SPAG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在降低PC-3细胞中SPAG9表达后,发现细胞的迁移[(41.19 ±7.50) μm比(10.39±1.75) μm,P<0.05]和侵袭[(192.50±26.00)个比(98.65±13.90)个,P<0.05]能力均显著降低.结论 SPAG9基因表达在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杨彦峰张雪培王智勇王天恩王声政杨小明魏金星
关键词:前列腺癌迁移
尿液修饰核苷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膀胱癌患者预后监测的新方法。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5例。临床分期Ti1~T1期55例,T2~T4期30例;组织学分级G127例,G240例,G318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访1年,每3个月复查。术后第3个月均未复发。术后6个月复发20例,9个月复发18例,术后12个月复发19例,共57例设为复发组。28例术后1年内未复发者设为未复发组。复发组Ti1-T1期35例,T2~T4期22例,未复发组分别为20例,8例。健康对照组50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各组尿液修饰核苷1-甲基腺苷(M1A)和1-甲基次黄苷(1-MeI)的水平。统计学比较尿修饰核苷水平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术后3个月未复发组尿液修饰核苷水平(M1A:3.24±0.40,1-MeI:5.73±0.67)明显低于术前(M1A:4.34±0.98,1-MeI:14.22±4.05,P〈0.005),其后维持在低水平状况。术后3个月复发组(M1A:3.31±0.33,1-Mel:5.67±0.55)低于术前(M1A:4.32±1.19,1-MeI:14.31±4.12,P〈0.005),其后呈上升趋势并接近术前水平。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术前尿液修饰核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1A:2.91±0.84,1.Mel:5.56±1.25,P〈0.01)。复发组术后6、9、12个月尿修饰核苷水平(M1A分别为4.04±0.48、4.11±0.47、4.09±0.53;1-Mel分别为11.46±1.34、12.14±1.22、12.33±1.27)均高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P〈0.01)。病理分级间与临床分期间尿液修饰核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叭)。复发组Ti1~T1期患者尿液修饰核苷水平(M1A:5.92±1.28,1-MeI:20.01±8.53)高于未复发组(M1A:4.02±1.22,1-MeI:11.21±6.45,P〈0.05),T2-T4中亦如此。结论尿液修饰核苷检测对于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玉瑞王庆伟袁璞师磊常连胜杨小明李琦宋东奎刘宏民王少敏
关键词:膀胱肿瘤修饰核苷预后
外胚层发育不良蛋白-A受体相关死亡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检测外胚层发育不良蛋白-A受体相关死亡域(EDARADD)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EDARADD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前列腺癌根治术石蜡病理121例,配对癌旁组织石蜡病理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EDARAD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EDARADD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在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中转染小干扰RNA(siRNA)-EDARADD,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hctrl)及转染组(shEDARADD)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采用荧光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Matrige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DARADD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且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χ^(2)=6.770,P<0.05)。EDARADD与前列腺癌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期负相关[(59.992±5.079)个月比(44.517±6.125)个月,χ^(2)=8.251,P<0.05],shEDARADD转染成功后,对照组在3、5 d时细胞增殖数目高于转染组[DU145细胞系shctrl比shEDARADD1为,3 d:(396.00±36.71)个比(80.67±11.24)个;5 d:(1747.30±110.29)个比(185.33±3.51)个,t=14.221、24.522,P<0.05;shctrl比shEDARADD2为,3 d:(396.00±36.71)个比(91.33±6.50)个;5 d:(1747.30±110.29)个比(270.67±18.58)个,t=14.152、22.872,P<0.05]。Matrigel实验中对照组侵袭细胞数目高于转染组[DU145细胞系shctrl比shEDARADD1为(123.50±13.01)个比(15.71±5.47)个,t=20.322,P<0.01;shctrl比shEDARADD2为(123.50±13.01)个比(15.14±4.30)个,t=20.962,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转染组p-Akt及p-mTOR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EDARADD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作为癌基因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
方志伟杨小明魏晓松樊鑫张刘辉
关键词:前列腺癌增殖
叉头框家族蛋白A1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检测翼状螺旋转录因子叉头框家族蛋白(FOX)A1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FOXA1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膀胱癌根治术石蜡病理92例,癌旁组织7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癌患者及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FOXA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OXA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膀胱癌细胞系5637中转染小干扰RNA(siRNA)-FOXA1,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hctrl)及转染组(shFOXA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采用荧光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Matrige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显示FOXA1在膀胱癌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组织[0.45(41/92)比0.63(50/79),χ^(2)=5.986,P<0.05],高级别尿路上皮癌、Ⅲ+Ⅳ期、T3+T4膀胱癌组织中FOXA1表达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3(21/49)比0.70(30/43),0.39(13/33)比0.64(38/59),0.29(6/21)比0.63(45/71),χ^(2)=6.713、5.360、7.949,P<0.05],shFOXA1转染5637细胞系成功后,对照组在3、5 d时细胞增殖数目低于转染组[5637细胞系shctrl比shFOXA1-1为,3 d:(157.67±1.53)个比(420.00±21.52)个;5 d:(421.00±23.00)个比(1387.01±32.36)个,t=21.061、39.652,P<0.01;shctrl比shFOXA1-2为,3 d:(157.67±1.53)个比(407.00±16.37)个;5 d:(421.00±23.00)个比(1493.00±40.73)个,t=26.673、30.132,P<0.05]。Matrigel实验中对照组侵袭细胞数目低于转染组[5637细胞系shctrl比shFOXA1-1为(151.62±13.77)个比(343.14±20.44)个,t=21.551,P<0.05;shctrl比shFOXA1-2为(151.62±13.77)个比(407.50±22.50)个,t=26.422,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FOXA1下调组snail、Vimenti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snail:5.24±0.94比1.00±0.09,t=7.831,P<0.05;Vimentin:5.88±0.48比1.00±0.10,t=17.141,P<0.05),FOXA1下调组E-cadherin表达水平�
杨小明方志伟魏晓松杨阳易成智
关键词:膀胱癌生物学行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