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利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性关节炎
  • 2篇银质针
  • 2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骨性
  • 2篇膝关节骨性关...
  • 2篇疗效
  • 2篇康复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关节
  • 2篇骨性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导热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区
  • 1篇血流
  • 1篇银质针导热
  • 1篇针刺法

机构

  • 8篇青海大学

作者

  • 8篇杨利
  • 4篇何晓宏
  • 4篇刘慧敏
  • 3篇李梦雪
  • 2篇李兵
  • 2篇李巧云
  • 1篇薛清春

传媒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刮痧联合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刮痧联合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康复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康复组给予现代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给予刮痧联合调神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积分均低于康复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肌力分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康复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康复组,其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刮痧联合调神针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杨利王小慧何晓宏姚生荣
关键词:刮痧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中医证候积分
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面肌痉挛采用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康复医学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毛刺与辩证配穴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结果显示有41.7%的患者在2个疗程内痊愈,有50.0%的患者在2个疗程内有所好转,8.3%的患者最终未见任何好转,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毛刺与辩证取穴配合治疗面肌痉挛症状,疗效显著。
杨利李兵
关键词:毛刺主穴康复医学面肌痉挛临床疗效
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等,并配合中频治疗仪;对照组40例单纯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0%.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刘慧敏杨利
关键词:针刺中频治疗仪
华佗夹脊蟠龙针刺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30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华佗夹脊蟠龙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蟠龙针刺法选取华佗夹脊穴为主穴,配合百会、四神聪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安眠药阿普唑仑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华佗夹背蟠龙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明显伏于口服安眠药阿普唑仑。
刘慧敏杨利
关键词:华佗夹脊穴顽固性失眠
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于发病72 h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于发病2周时给予针灸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患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ACA/cVM⁃C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PCA/cVMC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损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钙结合蛋白β(Calcium binding proteinβ,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杨利何晓宏王小慧李梦雪姚生荣
关键词:针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脑血流
银质针导热治疗高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12年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高原膝关节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选择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用银质针在患者膝部进行密集布针,后接银质针加热巡检仪加热。结果:治愈率33.3%。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何晓宏李梦雪刘慧敏李巧云杨利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银质针导热
针灸联合康复技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探究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面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局部辨证取穴结合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恢复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Portmann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患者在治疗中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各项指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
杨利
关键词:面瘫针灸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何晓宏刘慧敏李兵李梦雪杨利李巧云薛清春
该研究使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大量的临床治疗,对结果系统地、科学地分析、总结,证实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高原地区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科学性,且起效快,治疗时间短,治疗频次少,有效节约了医...
关键词: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银质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