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诚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罗非鱼
  • 1篇遗传相似度
  • 1篇杂交
  • 1篇致死低温
  • 1篇致死温度
  • 1篇分子标记
  • 1篇RAPD
  • 1篇F

机构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卢迈新
  • 2篇杜诚
  • 2篇黄樟翰
  • 1篇杨淞
  • 1篇叶星
  • 1篇劳海华
  • 1篇白俊杰
  • 1篇高风英

传媒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5种杂交F_1代罗非鱼致死低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在室外人工降温条件下,对莫桑比克罗非鱼(O.ma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杂交F1(下称莫荷鱼)、4个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杂交F1(如下分别称:尼奥鱼Ⅰ、尼奥鱼Ⅱ、尼奥鱼Ⅲ、尼奥鱼Ⅳ)共五个杂交F1罗非鱼进行致死低温研究,得出各杂交一代的半致死低温和死亡低温范围。实验表明当水温降到 11.4℃时,莫荷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11.4℃-7.5℃;尼奥Ⅰ的致死低温范围是8.6℃-5.9℃;尼奥Ⅱ8.3℃-5.6℃;尼奥Ⅲ8.7℃-5.8℃;尼奥Ⅳ8.3℃-5.7℃。对五个杂交F1半致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莫荷鱼对低温耐受能力较差,同尼奥Ⅱ和尼奥Ⅲ杂交F1相比有显著差异(P<0.1),而其它罗非鱼间对低温耐受能力无显著差异(P>0.1)。
杨淞杜诚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关键词:罗非鱼致死温度
5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被引量:21
2005年
采用经过筛选的 15条随机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Au) 和 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Oreochromisniloticus即尼罗美国群体Ⅰ (AnⅠ)、美国群体Ⅱ (AnⅡ)、美国群体Ⅲ (AnⅢ )、“吉富”群体 (GF) 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 ) 各罗非鱼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依次为Au(0 9236)、AnⅠ (0 8158)、AnⅡ (0 7813)、AnⅢ (0 7853)、GF (0 7458); Au与AnⅠ、AnⅡ、AnⅢ及GF的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 0 3154、0 2755、0 2685和 0 2392。2) 用引物S509、S506、S471扩增出具有群体特异性的带, 其中用S509扩增的 1 600bp、2 000bp两片段为 4个尼罗群体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Au的分子标记; 用S506扩增的 2 000bp片段为AnⅠ、AnⅡ、GF所特有, 可以作为与AnⅢ区别的分子标记; 用S471扩增的 150bp片段为AnⅡ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GF和AnⅠ的分子标记。
杜诚卢迈新叶星劳海华黄樟翰白俊杰
关键词:罗非鱼RAPD分子标记遗传相似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