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国
- 作品数:19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抑郁性神经症的家庭干预被引量:6
- 2006年
- 王玉婷郑峰杜保国职万会
- 关键词:抑郁性神经症家庭干预
-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 1999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应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0例,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治疗8wk后疗效达痊愈10例,显著好转4例,好转4例,有效率90%,利培酮治疗起效时间为1wk。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对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的药物,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一线药物。
- 张疆莉杜保国郭慧荣成军杨世昌
-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复发与生活事件的关系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对 4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 40名正常人作生活事件对照研究。应用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研究组发病前 1年内生活事件 ,结果显示 ,生活事件数、生活事件单位 (Life EventUnit,LEU)累计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 杜保国张疆莉杜小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复发
- 卡马西平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34例躁狂症病人随机分卡马西平治疗组(18例)和碳酸锂对照组(16例),以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为评定工具。结果表明,wk4末卡马西平治愈率为39%,wk2末和wk4末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有显著性差异,wk4末和wk2末的减少无差异。wk2到wk4增加痊愈例数碳酸锂组多于卡马西平组。卡马西平组wk4末情绪、自我评价、工作较其它因子分减少有差异。卡马西平副作用有轻微的恶心,呕吐、腹泻、嗜睡、共济失调。认为卡马西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抗躁狂药物。
- 杜亚松张华杜保国台凡臣黄远学郭素琴洪秀英
- 关键词:卡马西平碳酸锂躁狂症
- 氯氮平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IL-6的变化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IL 6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 30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 ,入组后单用氯氮平治疗 ;选取 2 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 6的浓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IL 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治疗 6w后 ,IL 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实验组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 6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IL 6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实验组血浆与脑脊液IL 6水平异常增高 ,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 石玉中王振英吕路线徐建强岳丽萍杜保国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浆脑脊液氯氮平
- 10~12岁儿童性格及抑郁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杜保国李玉玺杜小对
- 关键词:儿童性格抑郁
- 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ECT)患者家属焦虑心理的效果,让家属对患者提供有效的亲情支持。方法110例进行ECT的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治疗前讲解ECT有关知识,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心理干预措施,非干预组按常规进行。结果两组家属在担心治疗中是否有意外、对脑子有无有损伤、治疗后是否会变傻、患者能否承受治疗、入眠困难、紧张恐惧等6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χ2=5.32-16.38,P<0.05-P<0.01)。结论治疗前心理干预可以减轻ECT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
- 王玉婷严芳李转清杜保国王萍张志华
- 关键词:心理干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家属焦虑情绪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13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放射免疫吸附法,对30例(男10例,女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氯氮平治疗前后及28名(男13名,女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IL6、IL13及sIL6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患者组治疗前[(202±26)ng/L]后[(217±28)ng/L]血浆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1±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2)患者组治疗第6周末血浆sIL6R水平[(23±20)ng/L]比治疗前[(34±16)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组治疗前血浆IL13水平[(16±1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24±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末[(22±14)ng/L]比治疗前有所升高。(4)经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组治疗第6周末血浆IL6水平的增高幅度与氯氮平治疗剂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22,P=0000);治疗前血浆sIL6R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79,P=0020),血浆IL13水平与阴性症状分(r=-0602,P=0000)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r=-0334,P=0035)呈负相关;
- 李晏王长虹贾福军杜保国孙富根郭新胜
- 关键词:血浆IL-13氯氮平SIL-6R分率
- 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 2003年
- 目的探讨国产丁二酸洛沙平对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应用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进行对照治疗研究,采用BPRS、TESS及CGI量表及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反应相似,洛沙平组显效率76.66%,利培酮组显效率73.34%。结论洛沙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洛沙平的主要副反应有静坐不能、便秘、震颤、出汗,个别病例有心电图ST-T段的改变。
- 杜保国方润领
- 关键词:丁二酸洛沙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 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治疗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998年6月以来 2 5 1例首次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于治疗的第三个阶段随机分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理治疗组 (研究组 ,12 6例 )及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 (对照组 ,12 5例 ) ,两组均采用同样的药物维持治疗。研究组服氯氮平 (12 7 5± 73 1)mg/d (4 5例 ) ,利培酮 (2 4± 1 4)mg/d (81例 ) ;对照组服氯氮平 (12 3 2± 77 3 )mg/d (4 7例 ) ,利培酮 (2 3± 1 6)mg/d (78例 )。经 2年的随访观察 ,分别对两组的复发率 ,自知力评分 ,服药依从性 ,和阴阳性症状评定量表 (PANSS)总分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研究组的自知力好于对照组 (P <0 0 1) ;研究组的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 ,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 ,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 王长虹李晏赵峥潘苗冯砚国孙富根杜保国
- 关键词:干预首发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心理疗法氯氮平利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