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
-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RDX粉末炸药在极低温环境下的落锤撞击敏感性研究
- 2022年
- 为研究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在低温环境下的撞击敏感性,设计了低温环境下的可视化落锤试验装置,研究了RDX粉末炸药在低温环境、不同落锤高度下的力-化学响应特征及相应的点火概率,并进行点火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X粉末炸药的点火概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在-50℃和-100℃时,RDX粉末炸药很难发生点火;RDX粉末在落锤撞击过程中经历缓慢的径向扩散、融化、快速流动以及溅射或者点火燃烧,其点火机理主要是粘性热。
- 郭洪福韩旭东豆永鹏彭军李鹏飞
- 关键词:RDX高速摄影
- 一种柔性装药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装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装药空间,装药空间内设置缓冲件与药柱,缓冲件与药柱相邻接触设置,所述缓冲件由相邻接触设置的多个缓冲块组成,各缓冲块的材料不同,药柱内通过多个缓冲垫沿药柱的径向将其分隔,药...
- 李鹏飞高金霞畅博张萌昭张丁山周涛
- 不同装药工艺对装药安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大落锤撞击模拟加载装置,对注装、压装、浇注三种装药条件下的不同炸药进行了加载应力试验,并对三种装药工艺进行了地面动态装药安定性打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装药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装药相对钝感,其安定性优于注装药及浇注药。
- 张涛肖洋郭晓红李鹏飞姚兴柱
- 关键词:模拟加载
- 基于高能炸药爆炸加载作用的新型喷涂技术
- 2014年
- 涂层制备技术是材料表面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现有涂层制备技术,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技术——高能炸药爆炸加载喷涂技术。详细阐述了高能炸药爆炸加载喷涂技术的原理,分析了该技术在涂层制备方面的优缺点,并与传统爆炸喷涂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论述与展望了该爆炸喷涂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 杨磊肖川赵向军梁安定李鹏飞宋浦
- 关键词:高能炸药爆炸加载爆炸喷涂
- 一种互换式落锤撞击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换式落锤撞击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高速摄影相机,还包括落锤加载部和底座加载部,落锤加载部和底座加载部能够互换;落锤加载部包括落锤,落锤上安装有照明灯和第一钢化玻璃加载柱;底座加载部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
- 郭洪福张帆赵晨钟李鹏飞张丁山周忠彬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热点效应的惰性模拟炸药、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热点效应的惰性模拟炸药、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具有热点效应的惰性模拟炸药中包括双碳糖,所述的双碳糖的占所述的具有热点效应的惰性模拟炸药的重量百分数≥70%。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双碳糖为9...
- 郭洪福 张帆张丁山李鹏飞赵晨钟 张博
- 文献传递
- 微米级钨粉在高能炸药爆炸加载作用下的涂覆技术
- 2015年
- 爆炸喷涂技术是材料表面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现有爆炸喷涂技术,并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技术——高能炸药爆炸加载喷涂技术。详细阐述了高能炸药爆炸加载喷涂技术的原理,分析了该技术在涂层制备方面的优缺点,并利用该技术进行了微米级钨粉材料涂层的制备。通过对钨涂层的检测,表明高能炸药爆炸喷涂制备的钨涂层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制备过程热损失小,认为该技术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 杨磊肖川赵向军梁安定李鹏飞宋浦
- 关键词:高能炸药钨涂层爆炸喷涂
- 侵彻战斗部缓冲结构的应力衰减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战斗部用典型缓冲材料为对象,设计了三类不同的缓冲结构;并采用大型落锤装置对其进行了撞击加载试验,获取了经不同缓冲结构衰减后的应力波形;并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缓冲结构的缓冲特性,提出了战斗部缓冲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在缓冲结构厚度一定的前提下,阻抗顺序组合的双层缓冲结构应力波衰减效果最好。
- 李鹏飞屈可鹏杨磊
- 关键词:侵彻战斗部应力波
- 一种基于炸药爆炸作用的爆炸喷涂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炸药爆炸作用的爆炸喷涂方法,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爆炸喷涂技术使用气体燃料作为能源,能量利用率低、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对大面积金属板材表面进行加工的问题。本发明由起爆机构(1)、片状装药(2)、装药盒(3)...
- 肖川杨磊宋浦赵向军梁安定李鹏飞薛冰关大林张涛
- 文献传递
- 攻角对弹体斜侵彻多层混凝土靶弹道偏转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被引量:15
- 2018年
- 针对弹体斜侵彻弹道发生偏转的问题,建立了战斗部侵彻多层混凝土靶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攻角-4°~4°和着角0°~30°范围的侵彻弹道轨迹和弹道参数;讨论了攻角、着角对弹道偏转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多层靶的侵彻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攻角和着角都会使弹道发生偏转,当攻角引起的弹道偏转与着角引起的偏转方向相反时,就会抑制侵彻弹道的偏转;当二者引起偏转的方向相同时,就会激化弹道的偏转;当着角与攻角方向相反时,若着角与攻角的数值大小满足5~10倍的关系,则可能使侵彻弹道偏移位移达到该着角条件下的最小值。
- 吴普磊李鹏飞董平赵向军杨磊肖川宋浦
- 关键词:弹道数值模拟战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