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 作品数:27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良性发作性变位性眩晕经颗粒复位治疗后残留症状分析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BPPV)经颗粒复位治疗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在颗粒复位治疗成功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残留头晕症状的特点和持续时间,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486例患者中,男性167例(34.4%),女性319例(65.6%),平均年龄(56.9±12.9)岁,平均病程(9.1±8.4)d。其中,281例(57.8%)患者在颗粒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27.27±23.32)d(2~90d)。女性、病程长及复位次数≥3次者易残留头晕症状。结论尽早及有效的颗粒复位治疗可减少残留头晕症状的发生。
- 冯智英李颖季伟华邹静李焰生
- 关键词:头晕
- 很可能的克雅病1例报道
- 2010年
-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由朊蛋白感染引起的进展性疾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共济失调、肌阵挛和精神症状等,好发于50~70岁人群,感染途径包括受损皮肤黏膜接触含朊蛋白的血液或分泌物,进食患病动物制品,注射含病原体的生物制品或使用病原体污染的手术器械等,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为4-30年.根据病因,临床上将cjd分为散发性(scjd)、遗传性(fcjd)、医源性(icjd)及变异型(vcjd)[1].85%以上病例为散发性,发病率极低[2].本文近期诊断1例临床很可能的cjd,结合文献复习予以报道.
- 杜奉舟李颖
- 关键词:克雅病朊蛋白皮肤黏膜共济失调肌阵挛感染后
- 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收集521例BPPV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占门诊眩晕和头晕患者的比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合并偏头痛的情况。结果521例患者占门诊眩晕患者的35.7%,占门诊头晕患者的12.1%。其中男性158例(30.3%),女性363例(69.7%),年龄20~93岁,平均(57.5±12.8)岁。右侧半规管受累323例(62.0%),左侧半规管受累187例(35.9%),双侧半规管受累11例(2.1%)。垂直半规管眼震潜伏期(3.22±2.37)s,持续时间(8.31±7.98)s;水平半规管眼震潜伏期(2.33±1.50)s,持续时间(14.77±11.40)s;垂直与水平半规管BPPV的眼震潜伏期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15例(2.9%)患者在发病前有头部外伤史,39例(7.5%)患者伴有偏头痛病史。结论BPPV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避免漏诊或误诊。
- 冯智英李颖邹静李焰生
- 关键词:半规管眼震偏头痛
- 154例癫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成人癫患者的病因和发作类型,以及脑电图在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院癫专病门诊就诊的资料完整、连续的癫患者154例,记录其病史、脑电图、CT或MRI资料。结果 154例癫患者中部分性发作占56.5%,全面性发作为43.5%。40.9%为症状性癫,其中脑外伤是最主要的病因。89例行脑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性放电者48例(53.9%)。因脑电图局灶改变而额外诊断的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发作7例,增加了11.3%。结论:部分性发作是成人癫的主要发作类型;脑外伤是首要的继发病因;脑电图检查有助于癫的诊断及分类。
- 耿介立陆钦池冯智英李颖季伟华高枚春
- 关键词:病因脑电图
- PBL教学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问题式学习"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养中应用的一些方法与经验体会,表明这一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效率与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来解决。
- 冯智英李颖施国文李焰生
-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神经病学住院医师
- 抗癫癎药物应用指南Ⅱ:新型抗癫癎药物的药力和耐受性:难治性癫癎的治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治疗学和技术评定分委会和质量标准分委会及美国癫癎协会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有关7种用以治疗儿童和成人部分性和全面性难治性癫癎的新型抗癫癎药物(AEDs):加巴喷丁(gabapentin, GBP)、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托吡酯(topiramate,TPM)、噻加宾(tiagabine,TGB)、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和唑尼沙胺(zonisamide,ZNS)的药力(efficacy)、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由23位成人神经病学家、小儿神经病学家、癫癎病学家和药理学家组成的专家组,依据从1987年到2002年9月Medline,Current Contents和Cochrane上发表的相关文献和2003年以前的指南提供的证据进行循证医学评估。结果所有新型抗癫癎药物都适用于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癎的添加治疗,加巴喷丁对混合性癎性发作有效,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奥卡西平对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癎有效。有限的证据还表明,拉莫三嗪和托吡酯对成人和儿童特发性全面性发作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添加治疗也有效。结论抗癫癎药物的选择要考虑癫癎发作和/或癫癎综合征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合用的药物、药物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力等因素。循证医学评估结果提供了难治性癫癎患者的抗癫癎药物应用指南,但尚需更为有力的证据用以鉴定其在癫癎型或综合征中疗效。
- 陆钦池冯智英李颖季伟华J.A.FrenchA.M.KannerJ.BautistaB.Abou-KhalilT.BrowneC.L.HardenW.H.TheodoreC.BazilJ.SternS.C.SchachterD.BergenD.HirtzG.D.MontourisM.NespecaB.GidalW.J.MarksJr.W.R.TurkJ.H.FischerB.BourgeoisA.WilnerR.E.FaughtJr.R.C.SachdeoA.BeydounT.A.Glauser
-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治疗学ANTIEPILEPTIC
- 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的体温和血压、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吞咽功能和辅助机械通气(MV)等情况,分析肺炎评分与肺炎的关系。结果34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3例(18.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MV和吞咽困难是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炎的发生率随肺炎评分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与老年、男性、吞咽困难、MV和NIHSS有关,肺炎评分可以用来评估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性。
- 冯智英李颖李焰生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肺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 偏头痛简易问卷的有效性初步分析
- 目的偏头痛具有严重的致残性,但其正确诊断及治疗率均低。国外研究已发现,使用患者自测型的简易筛选问卷可显著提高偏头痛的诊断率,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ID MigraineTM以及Cady的偏头痛简易问卷中文翻译...
- 邹静季伟华李颖冯智英李焰生
- 关键词:偏头痛中文翻译阳性预测值
- 文献传递
- 中国内科医生偏头痛流行病学状况:一项问卷调查
- 目的总结《中国内科医生偏头痛状况调查问卷》的人口学数据以及内科医生的偏头痛发作状况。方法国际头痛协会中国分会、中国疼痛医学会头面痛学组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头痛专业组设计的《中国内科医生偏头痛状况调查问卷》...
- 冯智英李颖邹静季伟华李焰生
- 关键词:偏头痛内科医生流行病
- 文献传递
- 中国内科医生偏头痛特点分析
- 目的:中国内科医生中偏头痛者的头痛发作状况.方法:采用《中国内科医生偏头痛状况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有效答卷共8087份,为“偏头痛”的内科医生共636人,男性222例,女性394例.分析其头痛特点:侧别、部位、性质、程...
- 冯智英李颖季伟华邹静
- 关键词:内科医生偏头痛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