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竹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孕妇
  • 1篇新生儿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炎
  • 1篇阴性
  • 1篇孕妇血
  • 1篇孕妇血清
  • 1篇葡萄球菌
  • 1篇葡萄球菌感染
  • 1篇球菌
  • 1篇中微量元素
  • 1篇微量元素
  • 1篇菌种
  • 1篇菌株
  • 1篇菌株分离
  • 1篇PCR
  • 1篇HBSAG
  • 1篇HBSAG阴...

机构

  • 3篇徐州市妇幼保...

作者

  • 3篇李雪竹
  • 2篇王淑贞
  • 2篇王金锋
  • 1篇张利萍
  • 1篇龚培尧
  • 1篇韩晓林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BsAg阴性孕妇血清中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孕妇血清中HBV-DNA存在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sAg阴性孕妇血清中HBV-DNA。结果检测680例HBsAg阴性孕妇血清HBV-DNA,阳性53例,阳性率7.8%。结论HBsAg阴性孕妇血液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使用PCR法对HBsAg阴性孕妇进行血清中HBV-DNA检测筛查,有利于对HBV-DNA阳性孕妇早期进行免疫阻断,以减少宫内感染、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有重要意义。
王金锋王淑贞李雪竹韩晓林董静文
关键词:HBSAGHBV-DNAPCR
妇产科变形杆菌混合葡萄球菌感染的菌种分离方法
2025年
目的探讨妇产科变形杆菌混合G+球菌(葡萄球菌)感染的菌种分离方法,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就诊患者58例的变形杆菌混合葡萄球菌共同生长的标本,探讨氨曲南、头孢西丁药物培养基及麦康凯培养基(胆盐)分离培养出的葡萄球菌阳性率,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加入氨曲南药物培养基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65.52%(38/58);加入头孢西丁药物培养基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81.03%(47/58);加入胆盐的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84.48%(49/58)。加入氨曲南、头孢西丁药物培养基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77.59%(45/58);加入氨曲南药物、麦康凯培养基(胆盐)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84.48%(49/58);加入头孢西丁药物、麦康凯培养基(胆盐)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93.10%(54/58);加入氨曲南、头孢西丁药物及麦康凯培养基(胆盐)分离出葡萄球菌比率为100.00%(58/58)。分离出的5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5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即D-试验阳性占22.81%(13/57),红霉素敏感和克林霉素敏感占28.07%(16/57),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耐药占19.30%(11/57),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占31.58%(18/57)。结论氨曲南、头孢西丁药物培养基和胆盐麦康凯平板法结合可在变形杆菌混合葡萄球菌感染性阴道炎中提高耐药葡萄球菌检出率,且做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药敏实验,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魏帅帅吴雪英杜建国齐琳琳李雪竹龚培尧
关键词:变形杆菌阴道炎葡萄球菌菌株分离
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了解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液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136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孕妇低钙、低铁者占较大比例,分别为44.44%和94.44%,新生儿低钙、低铁者占较大比例,分别为47.22%及22.20%,母婴间微量元素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比较Cu和Mg相关系数(r)为0.3~0.7,呈中度相关;而Ca、Zn、Fer<0.3,无相关性。结论孕妇和新生儿应当定期检测血微量元素并适当补充,特别是孕晚期钙、铁的补充及新生儿钙的补充。胎盘对微量元素具有很强的主动转运功能。
王淑贞王金锋张利萍李雪竹董静文
关键词:孕妇新生儿微量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