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臭味假单胞菌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制备和一般性质被引量:2
- 1990年
- 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EC 1.13.11.1)降解邻苯二酚为顺,顺-己二烯二酸,俗名粘康酸。它不仅用于合成热缩性树脂、感光性树脂及一些新功能树脂,而且是昂贵的电子材料和药用材料,由于它容易转化为己二酸,所以它也是生产尼龙的原料。用化学法制造顺,顺-己二烯二酸十分困难,生物法却较简单。目前,日本以苯甲酸为原料已大规模生产。本文报道臭味假单胞菌(Pse-
- 寇秀芬李钦
- 关键词:加氧酶
- 连续自由流电泳样机的研制被引量:6
- 1998年
- 研制了连续自由流电泳样机,分析了连续自由流电泳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该电泳样机的各部分组成,探讨了该样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
- 李钦李丽
- 关键词:生物实验样机电泳技术
- 连续自由流电泳样机的应用被引量:4
- 1998年
- 用连续自由流电泳(continuousflowelectrophoresis,CFE)成功地将细胞色素c(Cytc)和牛血红蛋白(Hb)两种模式蛋白分开,电泳分离后的样品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聚丙烯酰胺胶电泳检测,样品的分离结果与众多性能参数有关,如:分离室间隙,样品流速,缓冲液流量,pH,电导率及分离功耗等。
- 李丽李钦
- 关键词:细胞色素C牛血红蛋白缓冲液
- 苯甲酸1,2-双加氧酶高活力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从176株细菌中,筛选出苯甲酸1,2-双加氧酶的高活力菌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137。进行了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试验。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2℃,最适起始pH为6.5—7.0。葡萄糖、麦芽糖和甘油对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苯甲酸钠对产酶有促进作用。氨态氮对菌体生长和产酶是必需的。琥珀酸钠是酶形成的有效诱导物。采用0.1%苯甲酸钠和0.2%琥珀酸钠培养基(pH6.5—7.0),于32℃振荡培养72小时,可获得高活力的苯甲酸.,2-双加氧酶,每克菌体酶活力可达5—8单位。
- 李钦刘奔
- 关键词:苯甲酸双加氧酶
- 产胞外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菌种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 1989年
- 从112株细菌中筛选出两株产胞外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进行了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试验。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起始pH为6.8—7.0。葡萄糖、麦芽糖和甘油对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苯甲酸钠对产酶有促进作用。氨态氮对菌体生长和产酶是必需的。琥珀酸钠是酶形成的有效诱导物。采用0.15%苯甲酸钠培养基(pH6.8—7.0),于30℃振荡培养72h,每毫升发酵液酶活力可达10单位。
- 李钦李丽寇秀芬张树政
- 关键词:双加氧酶菌种筛选发酵条件
- 模式蛋白分离用的A3-2型空间连续自由流电泳仪
- 2005年
- 目的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电泳分离的影响,证实自主研制的A3-2型电泳仪的设计和工艺,为我国空间电泳研究的发展和生物材料加工及空间制药奠定基础。方法用A3-2型连续自由流电泳仪,分别在地面和空间对细胞色素C和牛血红蛋白两种模式蛋白进行电泳分离实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电泳仪在“神舟”4号飞船上成功地进行了空间电泳分离实验,并获得了完整的飞行试验数据。返回舱着陆后,回收的电泳仪装置完好无损,得到了全部(30管)分离产物。结论在线光电检测及分离产物的检测结果都说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电泳分离效果明显优于地面的结果。飞行试验表明,A3-2电泳仪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是正确和可行的,它为我国首次进行的空间电泳分离实验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保障。
- 吴汉基蒋远大刘文喜张志远冯学章夏其昌丁士健吴高德李钦
- 关键词:飞船微重力飞行试验
- 酶法合成顺,顺-己二烯二酸新工艺
- 一种酶法合成顺,顺-己二烯二酸新工艺,特征在于首先制得产胞外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菌株,在发酵过程中该酶被自动分泌到细胞外的发酵液中,这样可以方便地获得此酶,用此酶催化邻苯二酚一步得到顺,顺-己二烯二酸。经简单提取工艺...
- 李钦李丽汤捷张树政寇秀芬
- 文献传递
- 酶法合成顺,顺-己二烯二酸的方法
- 一种酶法合成顺,顺-己二烯二酸的方法,特征在于首先制得产胞外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菌株(Pseudomonas sp.CGMCC No.0198),在发酵过程中该酶被自动分泌到细胞外的发酵液中,这样可以方便地获得此酶,...
- 李钦李丽汤捷张树政寇秀芬
- 文献传递
- 返回式卫星有源搭载微生物试验结果的初报被引量:12
- 1995年
- 为观察空间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1994年在中国发射的科学返回式卫星上,首次搭载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空间微生物培养箱.结果表明,所携带的微生物菌株全部存活,其形态、培养牲、遗传学特征及产物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妥布拉霉素生产菌出现大量变异菌落;JZ-23-4Trp和Ade缺陷型酵母菌搭载后有15%Trp缺陷型消失;圈卷产色链霉菌产抗生素能力呈不平均分布趋势;巨大芽孢杆菌产酶活力提高11.6%;酵母菌单倍体产SOD活力提高,而二倍体没有变化.空间电泳液的搭载结果表明,它在空间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周志宏张博润姜淑珍李钦宋幼新刘志恒
- 关键词:科学卫星微生物返回式
- 酶的结晶
- 1978年
- 当酶被提到相当纯以后,就有可能将它结晶出来。自从1926年首次得到脲酶结晶以来,已得到了百余种酶的结晶。随着酶在各方面日益广泛的应用及其作用规律的深入研究,
- 李钦
- 关键词:重结晶母液相平衡再结晶(冶金)热力学平衡沉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