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肿瘤
  • 4篇病例
  • 4篇病例报告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胃癌
  • 3篇静脉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断流
  • 2篇断流术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乳癌
  • 2篇乳癌根治
  • 2篇乳癌根治术
  • 2篇食道
  • 2篇食道静脉破裂...
  • 2篇食管

机构

  • 17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丰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7篇李红浪
  • 15篇熊炳贤
  • 6篇王梦龙
  • 4篇谢敏
  • 3篇沈威
  • 2篇曾飞
  • 2篇朱培谦
  • 2篇孙晋友
  • 1篇郭万善
  • 1篇毛盛勋
  • 1篇黄俊
  • 1篇彭春生

传媒

  • 5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源性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三例治疗失败的教训
2000年
熊炳贤李红浪
带蒂背阔肌肌瓣局部转位填充乳癌根治术后腋窝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瓣局部转位填充乳癌根治术后腋窝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 对 3 1例行Halsted手术病人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转位填充腋窝和锁骨下区域。结果 有 1例肌瓣部分坏死 ,其余全部成活。腋窝积液 1例 ,上肢短期轻度水肿 2例 ,皮瓣轻度坏死 2例。结论 该手术能矫正腋窝凹陷畸形 ,减轻术后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减少积液、上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且手术操作简便 ,是弥补乳癌根治术所带来不足之处的有效术式。
熊炳贤李红浪
关键词:背阔肌肌瓣乳癌
门奇断流术与联合手术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门奇断流术和联合术 (门奇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 )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EVB)的效果。 方法  将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入院的 2 8例EV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施行联合术 ( 14例 )和断流术 ( 14例 ) ,通过术中测自由门静脉压 (FPP )和手术前后测量门静脉血流量 (PVF)、术后食道吞钡摄片及疗效观察进行比较。结果 断流术与联合术后FPP平均降低分别为 ( 4 .81± 7.2 6 )cmH2 O和 ( 10 .0 3± 2 .6 6 )cmH2 O ,联合组手术前后比较和两组术式比较均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5 ) ;PVF :断流术后平均增加 ( 92± 6 4)ml/min ,联合术后平均降低 ( 130± 82 )ml/min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联合术组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均P <0 .0 5 )。联合术组近期出血率 ,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远期出血率、食道静脉曲张和临床疗效均好于断流术组。 结论  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和分流术二者的优点 ,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 ,具有止血效果确切 ,作用持久 ,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低等优点 。
熊炳贤谢敏孙晋友李红浪沈威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胃肠出血门奇静脉断流术脾肾分流术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一例报道被引量:3
2002年
熊炳贤李红浪
关键词: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病例报告
胃间质细胞瘤18例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胃质细胞瘤 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8例均经手术证实病理确诊。胃楔形切除 2例 ,胃部分切除 5例 ,胃大部切除 9例 ,全胃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 2例。结果 该病多见于 40岁以上成人 ,以胃体和腔内型生长为多 ,分别占5 5 .5 %和 61.1%。术前诊断率 2 7.8% ,误诊率 72 .2 %。手术切除率 10 0 % ,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15例术后随访 1~ 10a ,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 ,其余均存活。结论 该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 ,术前诊断较难。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是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熊炳贤李红浪曾飞常耿
关键词:胃肿瘤间质细胞瘤
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30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区域性化疗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 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 (D2 、D3 )手术 ,同时术中安置腹腔化疗泵 ,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术后每月化疗 ,第 1天用 5 Fu 15 0 0mg +DDP 60mg +NS10 0 0ml经腹腔化疗泵缓慢滴入 ;第 2天全身静脉化疗 ,CF 2 0 0mg/m2 × 5天 ,5 Fu 75 0mg/m2 × 5天 ,分别加入NS 5 0 0ml静脉滴注 ,MMC 4mg加入NS 2 0ml静脉注射× 1天 ,2 8天为 1个疗程 ,连用 6个疗程。对照组 3 0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仅行全身静脉化疗 ,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 3 0例 1、2、3年复发率分别为 10 .0 %、3 3 .3 %、43 .3 %。生存率分别为 93 .3 %、80 .0 %、66.6% ,对照组3 0例 ,1、2、3年复发率分别为 3 0 .0 %、63 .3 %、73 .3 %。生存率分别为 83 .3 %、60 .0 %、40 .0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 ,其 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术后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全身静脉化疗并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 ,可延长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提高 3年生存率。
曾飞彭春生黄俊李红浪朱培谦
关键词:胃癌手术化学治疗全身静脉化疗
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78例报告)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技术 (简称LSSD技术 )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乳癌根治术 78例 ,术中于腋窝、锁骨下和胸骨旁放置 1或 2根头端带多侧孔的硬质乳胶引流管进行 - 2 0kPa~ - 40kPa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结果 :术后皮下积液 3例 ,积气 1例 ,皮瓣轻度坏死 3例 ,切口感染 1例 ,并发症为 10 .3 %。结论 :LSSD技术对乳癌根治术皮下积液 (血 )、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的防治及促进愈合均有重要实用价值。
熊炳贤李红浪
关键词:乳癌手术负压吸引
三例药物性溃疡穿孔处理失误及其教训分析
2000年
熊炳贤李红浪
关键词:误治
刮吸解剖法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总结在肝门部胆管癌术中运用刮吸解剖法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刮吸解剖法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 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病例占同期总手术病例的 47.6% ( 10 / 2 1) ,其中根治性切除占 2 8.6% ( 6/ 2 1) ,姑息性切除占 19.0 % ( 4 / 2 1) ,无手术死亡者。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 2例分别于术后 16个月和 2 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 ,有 4例至今仍存活 ,生存 1~ 3 2个月 ,平均生存期为 18个月。姑息性切除术组仅有 1例存活 ,已生存 11个月 ,其余 3例死亡 ,平均生存 10 .5 ( 7~ 15 )个月。结论 刮吸解剖法有助于肝门结构显露 ,增强了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程度 ,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率 ,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中 1种实用、简便且安全的手术操作方法。
熊炳贤谢敏王梦龙李红浪
关键词:胆管癌外科手术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刮吸解剖法
胃肠道癌卵巢转移46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探讨胃肠道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和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980年 1月至 2001年 6月收治的 46例胃肠道癌卵巢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胃癌27例,大肠癌 19例,以双侧卵巢转移多见。原发灶多为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常侵犯浆膜。临床分期以中晚期居多(Ⅲ期、Ⅳ期胃癌 23例,DukesC、D期大肠癌 13例)。该病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女性胃肠道肿瘤应注意有无卵巢转移,对有卵巢转移者应在根治性切除原发灶的同时一并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术后采用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李红浪熊炳贤王梦龙
关键词:卵巢转移胃肠道癌临床病理特点原发灶预后分析大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