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青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青少年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患
  • 1篇学生营养
  • 1篇学生营养状况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患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营养状况分析
  • 1篇少年
  • 1篇社区2型糖尿...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糖尿病患病率

机构

  • 5篇上海市青浦区...

作者

  • 5篇李燕
  • 4篇黄耀峰
  • 2篇付玉美
  • 2篇冯秀英
  • 2篇彭丽霞
  • 2篇黎桂福
  • 1篇徐瑞芳
  • 1篇高红梅
  • 1篇郁晞
  • 1篇刘晓晓
  • 1篇杨洋

传媒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2年
糖尿病(DM)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1],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终生性疾病。我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患者(已经诊断)约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33亿,其中75%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急剧增高,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计现已有糖尿病患者三四千万。
黄耀峰黎桂福彭丽霞沈茜妍李燕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健康教育模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终生性
青浦区初中学生生活质量现况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青浦区初中学生的生活质量现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善初中学生生活质量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浦区预初至初二1039名初中学生,用生活质量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中学生生活质量的差异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及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关系,中学生的生活质量随年级升高有下降趋势,学校越好、成绩越优秀的学生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学校较差、成绩一般的学生,同时中学生生活质量也受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青浦区初中学生的生活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
冯秀英黄耀峰李燕付玉美
关键词:生活质量青少年保健服务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教模式构建效果研究
2012年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构建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及其效果。方法将青浦区2006年已纳入糖尿病数据管理库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试验组筛选重点干预人群,采取多种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未作处理。从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血糖改变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糖尿病知识、防治态度、行为方式好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前一组糖尿患者占58.50%,干预后占42.49%,低于对照组的51.43%;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为平稳,平均下降9.5%(P<0.05),达标率由干预前的34.3%上升到38.3%,高于对照组的31.0%。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步骤构建的"社区-医院-个人"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使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健康状况;重视患者参与度,有利于改变不健康行为并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耀峰郁晞黎桂福彭丽霞沈茜妍李燕
关键词: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
上海市青浦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了解青浦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2 584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健康危险行为在该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94.3%的青少年至少存在1种健康危险行为。在各种危险因素中,吸烟率为19.23%,饮酒率为50.08%,有15.02%的学生考虑过自杀。大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职校和中专学生高于高中学生,并有随年级升高而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
冯秀英黄耀峰付玉美李燕
关键词:自杀青少年
上海市青浦区2011——2013学年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质量及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近十余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逐年增加,儿童肥胖被定义为“疾病的肥胖”[1]。研究表明,青少年肥胖与成年心血管疾患和糖尿病的患病密切相关[2]。在关注青少年肥胖的同时,部分中小学生偏食和挑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营养不良也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3]。近年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负担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4]。中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
高红梅李燕蔡静莲杨洋刘晓晓徐瑞芳
关键词:营养状况分析肥胖发生率体质量心血管疾患学生营养状况青春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