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华
- 作品数:48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特征与变迁
- 2013年
- 全面概括东北的传统多元民族生态文化及其特征,在当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这种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正处于急剧变迁之中,这种变迁包括文化融合、文化区域化和文化流失。
- 李淑华李爽
- 关键词:生态文化东北少数民族
- 探究新型学习模式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被引量:17
- 2004年
- 本文通过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学生创设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以期实现多种学习模式优势互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
- 李淑华
-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建构主义教学情境外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 教育公平视域下构建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分析掌握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政策是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前提保障。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鲜明,在学业成绩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是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发展机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管理方式、树立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建立多角度"精准化"育人培养模式、实行"三独立"模式精细化长效激励帮扶机制是非民族类高校基于教育公平视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
- 陈龙涛李淑华张洪峰梅春才张爽
- 关键词:教育公平少数民族学生
- “互联网+”时代语言服务业的协同创新被引量:3
- 2017年
- 语言服务产业是基于语言服务理念和语言经济意识的现代新兴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梳理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技术驱动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协同创新,探讨了语言服务业模式的变革。
- 李爽李淑华
- 关键词:语言服务协同创新
- IT环境下新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
- 2004年
-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学生创设一种崭新的教学情境。本文为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试图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 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 李淑华
-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 隐喻思维走向与民族文化心理探究
- 2009年
- 随着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隐喻理解已经超越了修辞学层面,被视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手段。在同一个社会中,语言、文化和隐喻思维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一个整体。在英汉民族文化心理下,对英、汉语中动物的词汇隐喻进行个例分析,以探求英汉隐喻思维的走向。从而,更好的理解隐喻思维和使用英汉中词汇隐喻。
- 孙颖李淑华
- 关键词:词汇隐喻隐喻思维民族文化心理动物词
- 语境在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研究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听力测试在各类英语考试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对考生听力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听力水平的最佳时期,语境的相关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以近三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为例,探究语境在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 刘昱含李淑华
- 关键词:语境听力理解教学启示
- 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句法中的研究
- 2012年
- 本文运用语言迁移理论、语言输入、输出理论等,对中式英语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作了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式英语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不了解或者不能够正确运用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所造成的。最后对减少母语负迁移提出了一些建议。
- 曲艺李淑华
- 关键词:中式英语负迁移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 特色经济对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特色经济的发展对推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协调与社会整体经济形势相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色经济不仅涉及到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也涉及到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影响。本文剖析了特色经济对生态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旨在为缓解生态危机、构建现代生态文化观、开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前景指出现实路径。
- 张鹿鹿李淑华
- 关键词:特色经济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 译者主体性的知识翻译学阐释被引量:1
- 2023年
- 在从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译者作为知识的接受者、重构者和传播者积极地在整个知识生产和传播链条中发挥其能动性。知识翻译学提出的“以真求知,以善立义,以美行文”的翻译标准从译者素养、译者伦理和译者审美三个方面对知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科学发挥提出了要求。文章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依据,聚焦翻译在知识转化中的作用,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崔凌霄李淑华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