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红
- 作品数:68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蜜蜂对接种球囊菌孢子幼虫清除行为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为研究不同白垩病抗性蜜蜂蜂群对接种蜜蜂球囊菌孢子幼虫的清除行为。利用微量移液器对未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以及从未报道患病的中华蜜蜂的二日龄幼虫接种蜜蜂球囊菌孢子的水溶液,观察计算患病与否蜂群对接种幼虫的清除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未患病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对接种蜜蜂幼虫分别有65%和60%的清除率,而患病意大利蜜蜂则只有约22%的清除率。抗性蜂群对接种幼虫的清除主要发生在接种后的2~3天内和化蛹后,而患病蜂群在幼虫期则基本没有清除,只在蛹期有少量的清除。该结果说明,对染病幼虫的及时清除行为是蜜蜂抗白垩病的重要机制。
- 李江红王海庄建斌郑志阳梁勤
- 关键词:蜜蜂孢子接种卫生行为
- 意大利蜜蜂不同日龄工蜂对啶氧菌酯胁迫的生化和生理响应
- 2024年
- 【目的】啶氧菌酯是蜜蜂常接触到的杀菌剂,其对蜜蜂工蜂健康的影响常被忽视。研究明确啶氧菌酯胁迫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不同日龄工蜂的影响,为蜜蜂健康养殖和授粉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啶氧菌酯田间推荐浓度(113, 150, 225和281 mg/L)分别连续暴露处理意大利蜜蜂1, 8和21日龄工蜂7 d,测定各浓度处理组不同日龄工蜂存活率,测定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及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CYP450)活性;利用RT-qPCR检测营养相关基因胰岛素样肽(insulin-like peptides, ILP)基因(ILP1和ILP2)和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基因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蜂蛾抗菌肽(Abaecin)基因、蜜蜂抗菌肽(Apidaecin)基因、防卫素(Defensin1)基因和膜翅抗菌肽(Hymenoptaecin)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13, 150, 225和281 mg/L啶氧菌酯连续处理与对照组比可显著降低意大利蜜蜂1和21日龄工蜂的存活率。113, 150和225 mg/L啶氧菌酯处理使1和8日龄工蜂CAT和CYP450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使SOD, CarE和GST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比对照组诱导21日龄工蜂CAT, SOD和GST活性抑制CarE活性。啶氧菌酯各处理组1和21日龄工蜂ILP1和ILP2表达量比对照组均下调,而1和8日龄工蜂的Vitellogenin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啶氧菌酯可显著提高1日龄工蜂Apidaecin和Hymenoptaecin的表达量,但抑制8日龄工蜂Apidaecin和Hymenoptaecin的表达量,同时225和281 mg/L啶氧菌酯可显著抑制21日龄工蜂Abaecin,Apidaecin,Defensin1和Hymenoptaecin的表达量。【结论】田间推荐使用浓度的啶氧菌酯对意大利蜜蜂不同日龄工蜂具有显著的毒性,对工蜂的存活、酶活性、营养代谢和免疫能力产生胁迫,增加工蜂的生存压力,进而危害�
- 段辛乐姚涣靖王如意王梨竹熊曼琼黄少康李江红
-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工蜂
- 蜜蜂囊状幼虫病毒病的Nest-PCR检测被引量:25
- 2007年
-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一小正链RNA病毒。如何尽早鉴别蜂群的感染在养蜂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一种利用RNA反转录结合巢式PCR检测鉴定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毒病的方法。
- 许益鹏章奕卿李江红邢丽苹张传溪
- 关键词:中华蜜蜂反转录
- 意蜂蜂毒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用薄层层析的方法对蜂毒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发现有 8种氨基酸 (不含 4种未知氨基酸 ) ,其中亮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达 0 3%左右 ,其余几种氨基酸的各自含量不超过 0 1%。
- 缪晓青吴珍红李江红陈琪
- 关键词:意蜂蜂毒游离氨基酸薄层层析
- 不同龄期意蜂消化道酶谱带分布及糖转化酶的研究
- 2001年
- 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对不同日龄的意大利蜜蜂 (Apismelliferaligustica)的消化道酶进行谱带分析 ,不同日龄意大利蜜蜂消化道酶带分布和对糖转化酶的活性有差异。 7~ 1 8日龄意大利蜜蜂糖转化酶活性最高 ,而 1~ 3日龄最低。相同日龄意大利蜜蜂消化道不同部位糖转化酶活性大小依次为中肠、前肠、后肠。
- 缪晓青王建鼎李江红王英林道密吴珍红付中民刘玉梅张其康
-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龄期消化道酶
- 蜜蜂E-β-罗勒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蜜蜂是真社会性昆虫,蜂群内部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但又紧密合作,共同维系蜂群结构与功能,这离不开三型蜂之间高效的信息传递。蜂群内部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化学通讯即蜜蜂信息素来相互传递,蜜蜂幼虫信息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蜜蜂信息。近年来,研究人员探索发现,E-β-罗勒烯是一种新发现的蜜蜂幼虫信息素组分,它不仅能够抑制蜜蜂工蜂的卵巢成熟,还参与调节工蜂的采粉行为,提高了采粉蜂的比例,增加了哺育蜂访问巢房的频率,具有一定的科研实践价值。
- 张智博于鹤郑彬悦李江红
- 关键词:蜜蜂幼虫
- 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在蜜蜂等昆虫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激素在蜜蜂等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调控蜜蜂变态发育中十分重要的两种激素。蜕皮激素通过其受体ecr/usp诱导br-c等早期反应基因表达后调节蜜蜂生长发育、变态和生殖等许多方面;保幼激素作为"维持现状"激素和"行为起搏器"在蜜蜂生长发育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就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在蜜蜂中的具体作用进行讲述。
- 于鹤张智博郑彬悦李江红
- 关键词:蜕皮激素保幼激素蜜蜂
- 蜜蜂球囊菌侵染蜜蜂幼虫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 为探究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vis只侵染封盖前后的蜜蜂Apis mellifera幼虫的原因及相关侵染机制,本研究利用实验室饲养的蜜蜂幼虫,给其接种球囊菌孢子,探究不同接种量(0,1.0×10~2,1.0×...
- 李江红郑志阳陈大福梁勤
- 关键词:蜜蜂球囊菌侵染幼虫变态
- 文献传递
-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蜜蜂黑蜂王台病毒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用于临床检测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为该疾病的检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BQC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探究LAMP扩增的最优条件,并与常规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检测下限为86 fg,灵敏度比PCR高100倍。临床检测显示其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均准确有效,且检出率比普通PCR法高10%~20%。【结论】建立的针对BQCV的LAMP检测方法为养蜂生产第一线检测和预防BQCV提供了技术支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庄明亮李江红陈大福梁勤
-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
- 意大利蜜蜂血淋巴HP19蛋白的表达及功能被引量:1
- 2017年
- 昆虫血淋巴蛋白HP19主要参与蜕皮激素调控昆虫的变态及发育进程,蜂群内的工蜂、蜂王和雄蜂具有不同的变态和发育历期,为探究hp19在调控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三型蜂变态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p19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工蜂、雄蜂和蜂王体内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工蜂和雄蜂3龄幼虫体内表达量分别为参照基因的104和105倍,在5龄幼虫体内的表达则分别降为参照的10和102倍,蛹期表达量又都显著提高。hp19在蜂王整个幼虫期的表达保持在参照的102倍,封盖后逐渐上升,至化蛹前达到参照的105倍。在成年工蜂体内的表达为参照的104倍,而在新羽化蜂王和雄蜂体内表达水平为参照的107倍,但在性成熟的产卵蜂王和雄蜂体内的表达显著降低至参照的104倍。hp19在三型蜂体内这种不同的表达模式说明其不仅与三型蜂差异的变态发育历期有关,还可能与雄蜂和蜂王的生殖有关,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 王琦刘川冬张智博于鹤郑彬悦李江红
-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荧光定量PCR转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