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珠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吉林省公主岭市发展生态示范乡镇可行性研究
- 2007年
- 进行吉林省公主岭市生态示范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公主岭市适宜发展生态示范乡镇。
- 李桂珠
- 关键词:生态农业
- 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化蓄积规律的研究
- 李桂珠赵丽丽许运新郑国辉王纯彬张春玲徐策华孙晓敏
- 锗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土壤和人类食物中。人体每天都摄入一定量的锗。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低剂量的锗,不但可以美容,还可以缓解人体的一些疾病,如癌症、慢性肝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本研究通过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
- 关键词:
- 关键词:马铃薯土壤蓄积锗
- 锗在水稻—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本文研究了锗对不同时期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锗在水稻-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锗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锗则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不同品种水稻幼苗的生理性状受锗的影响程度不同。锗在水稻体内的积累规律为:糙米<根<茎叶,即锗一旦被水稻吸收,将迅速向地上部分迁移。在实验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锗在水稻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50μg/ml,为水稻作为有机锗的生物转化器提供试验数据,同时也为重金属的植物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 李桂珠许运新
- 关键词:锗水稻土壤
- 金属锗在水稻体内的植物化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为重金属的植物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以3个水稻品种的幼苗为载体,研究金属锗在水稻体内的植物化过程。[结果]各个品种的水稻幼苗对锗毒性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以拌土或浇灌的形式添加锗,0.060μg/ml的锗对吉丰3号、吉丰10号幼苗的农艺性状没有影响,但对吉丰47号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00μg/ml的锗则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毒害作用。锗进入土壤后,能够迅速且大量地被水稻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分,其在水稻体内的积累规律为茎叶>根>糙米,并且茎叶中锗的含量远高于根和糙米中的锗含量。锗在水稻体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60μg/ml。[结论]锗在水稻体内的植物化过程因水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0.060μg/ml锗的植物化效果最好。
- 李桂珠赵丽丽
- 关键词:锗水稻土壤
- 高职高专环境教育的研究
- 李桂珠许运新方淑荣杨春华张春玲肖新明高德海
- 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主动·探究·发展”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的渗透和活动教学相结合,改变以往只注重环境保护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这一弊端,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使学生的知识...
- 关键词:
-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职高专
- 锗在水稻-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化蓄积规律的研究
- 李桂珠许运新王珂历马莹张春玲张强张明哲
- 锗对不同的水稻品种作用不同;不同浓度的锗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不同的作用。低浓度的锗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0.3-0.4mol/L时达到最高;一些品种在1.0mo1/L浓度时,又出现第二次促进作用。简要技术说明:水稻种子...
- 关键词:
- 关键词:锗水稻蓄积土壤
- 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方法]用0、0.01、0.30、0.60、0.80、1.00、1.50μg/ml的GeO2溶液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浸种处理,研究锗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小区模拟试验,探索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结果]各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对锗毒性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0.60μg/ml的锗对东农303号、延薯4号的农艺性状没有影响,但对克新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00μg/ml的锗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毒害作用。锗进入土壤后,能够迅速且大量地被马铃薯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分,其在马铃薯体内的积累规律为:叶>块茎。[结论]马铃薯对锗是主动吸收过程,锗在马铃薯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60μg/ml。
- 李桂珠
- 关键词:锗马铃薯土壤
- 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李桂珠许运新侯玉兵
-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农业结构双重性数量型
- 降解水体中六六六低温复合菌的筛选被引量:1
- 2007年
- 在低温条件(≤9℃)下,对实验室已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12种菌进行对比实验,筛选出3种降解六六六的有效菌,同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3种单菌的最佳降解条件,并在同一条件(pH=6.5,碳氮源为0.8 g/L NH4Cl和0.6 g/L KH2PO4)下,将驯化后的3种单菌按C32和C33组合,进行复合菌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3组合后的复合菌对六六六的降解效率均高于单菌和C32组合后的复合菌,且最高降解率发生在1号菌、2号菌和3号菌的投加量之比为1∶5∶3时,达到63.27%.
- 张春玲张兰英张春英岳建伟李桂珠
- 关键词:低温降解复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