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一个人的思想狂欢——杨大侠亚文化研究
- 2017年
- 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内容充盈,丰富多彩,新锐文化层出不穷。其中,cosplayer杨大侠(HeroYang)的二次元作品镌刻着时代烙印,凝练出孤独、迷茫、徘徊、重压、自由、佛系、屌丝、爱恨等主题,用高度个性化的“自言自语”寻找出路,在网络社会群体中不断奔涌。
- 李晓梅
- 杨大侠亚文化现象的多元解读
- 2017年
- cosplay文化作为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文化,时下已成为“潮男”们推崇、追求、模仿、塑造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和情感认知。原因是:一方面它在青少年展现自我、表达思想观念、诉求价值旨归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缓懈青少年激烈的竞争压力、调节心理失衡等。此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也丰富了现代社会的文化阵营,使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化。
- 李晓梅
- 从杨大侠文本窥探当代青年的亚文化精神
- 2019年
- 网络红人杨大侠(HeroYang)"跨文体""超文本"写作拓展着文化创作主体的思维边界,由此展现出建构新事物关系的能力。并从自我虚拟的世界中,获取现实生活的原型,以此作为自我成长体验的借鉴性样本,不断打开自我生命架构,健全人格,获得精神自由。在自得其乐、率性而为的自我解构形态中,塑造出当代青年亚文化。
- 李晓梅
- 关键词:网络红人亚文化青年
- 论审美教育与警察职业道德建设
- 2012年
- 文化的根本作用在于其化育作用,说到底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最终起到化人的目的。审美教育就是由外而内的一种同化,再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化育后的馨香。警察审美教育是文化育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育警的核心内容,其根本问题是提升警察群体和个体的人格境界。本文将美学观点引入,旨在发挥美学立人的本质,完善民警人格和心智。
- 李晓梅陈霞
- 关键词:文化育警审美教育警察职业道德
- 论“杨大侠现象”营造的自我之美
- 2019年
- 网络红人杨大侠(HeroYang)借助文本形式,表达了自我群体最隐秘的欲望,解构自我,直面初心。批评或者消解现实中看似高大上的意义,创造了一个属于自我的价值文化生态,塑造出"杨大侠现象"的个性之美、快乐之美、文化之美。
- 李晓梅
- 关键词:网络红人
- 爱的悲剧与超越之路——解读穆旦《诗八首》中爱的主题被引量:1
- 2012年
- 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欲的矛盾和悖论,是穆旦爱情诗歌代表作《诗八首》中深入剖析的主题。这一组诗集中表达了穆旦对爱情悲剧最全面最深刻的体悟,并以其冷酷的光芒在穆旦诗歌的夜空里灼灼闪耀。事实上,它传达的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谓的"爱的颂歌",而是悲剧命运之交响,是爱情迷梦的终结。不过,在解构了爱的神话的同时,它也给读者照亮了梦醒之后的超越之路。
- 刘文李晓梅
- 关键词:生命悲剧性
- 高职语文教学对接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 2012年
- 根据教育部"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办学要求,在高职教育中渗透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本文分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介绍本院教改课程《大学生素质训练》,以及语文教学如何配合该课程设计教学任务实践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 刘文李晓梅
- 关键词:高职语文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教学设计对接
- 警察院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四川警察学院文化育警实施策略为例
- 2013年
-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的打造需要与自身传统、社会时代、学校个性的文化相融,才能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鲜明办学特色。警察院校在培养未来人民警察方面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化育功能,是警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四川警察学院文化育警实施策略为例,对警察院校文化建设进行总结与研究。
- 李晓梅
-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文化
- “野兽”、“苍蝇”、“星星”——穆旦的艺术人生意象被引量:1
- 2013年
- 穆旦的诗歌与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精神追求、生存处境、诗歌审美价值可以分别用穆旦诗歌中的三个意象"野兽"、"苍蝇"、"星星"来概括,他的创作与人生阶段也可用这三个意象串联起来。这可以让我们对穆旦其人其诗有着更为清晰深刻的理解,也对穆旦在文学史上"缺位"的缘由有所认识。
- 李晓梅
- 关键词:意象野兽苍蝇星星
- 吸收传统蒙学经验,助力青少年人格养成——以《三字经》的借鉴作用为例
- 2018年
- 我国传统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育人理念更是世代相传,《论语》、《三字经》等蒙学教材在启蒙教育中更是功不可没。教育要从根本抓起,从启蒙开始,我们可以借鉴我国传统的经验,研究传统经典和蒙学教材对人的熏陶作用,为高尚优美人格的养成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提供借鉴。本文着重探讨《三字经》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借鉴作用。
- 李晓梅赖悦
- 关键词:传统蒙学《三字经》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