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 作品数:63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气工程更多>>
- 莫西沙星治疗腹膜透析导管慢性出口处感染4例的护理
- 背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它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散和超滤的作用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透析管的隧道口感染的存在使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度增高2...
- 杨柳黄瑾李慧
- Nrf2在短暂性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短暂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胞质和胞核的NF-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变化,分析其核转位情况与细胞氧化损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缺血缺氧0.5h后再复氧复注血清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损伤,酶标仪检测各时间点细胞活性氧簇(ROS)和谷胱甘肽(GSH)水平,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胞质和胞核内Nrf2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细胞ROS逐渐增加,GSH含量和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但再灌注8h与12h比较,细胞ROS、GSH和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早期(再灌注0.5h),胞浆Nrf2表达减少,胞核Nrf2增多(P<0.05),继续再灌注损伤,胞浆和胞核Nrf2均减少,再灌注8h,胞浆和胞核Nrf2表达不再下降(P>0.05)。结论 Nrf2核转位与短暂性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相关性。
- 张莹卢艺曹旭李慧褚晓凡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NRF2氧化应激
- 一种可充当真空腔体的冷原子喷泉钟微波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当真空腔体的冷原子喷泉钟微波腔。微波腔从底部至顶部包括同轴设置的选态腔下波导、选态腔、连接端波导、激励腔、激励腔上波导以及顶端原子上抛区;顶端原子上抛区的上端密封,选态腔下波导、选态腔、连接端波导、激...
- 李文兵杜远博李慧陆泽晃
- 文献传递
- 一种细胞追踪统计分析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追踪统计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据处理和图像处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参数设置模块、基于二级参数的多样本比较分析模块、原点归一化轨迹分析模块和轨迹追踪分析模块;其中,参数设置模块分别与基于二级参数的多样本比...
- 李慧付玲崔权张智红骆清铭
- 文献传递
- 时空数据模型及查询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 李慧
- 关键词:时空数据库时空数据模型查询语言数据字典
- 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5
- 2007年
- 针对普通输液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造成各种危害,提出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李慧唐燕
- 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不溶性微粒过敏反应静脉炎
- 接头蛋白Nck影响FGF2诱导的细胞保护机制研究
- 神经细胞死亡在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是重要的病理特征,大量神经细胞的死亡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病变。在神经系统病变状态下研究其适应性和抵抗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或脑缺血和内质网应激反应,具有一...
- 李慧
- 关键词:FGF2衣霉素
- 文献传递
- 铯原子喷泉钟的研制及频率稳定度评估
- 时间是目前计量准确度最高的物理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计量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秒”从以特定历元下的地球公转周期为定义的“历书秒”发展到以133Cs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对应的...
- 李慧
- 关键词:铯原子喷泉钟光学系统频率稳定度冷原子
- 和阻抗继电器的改进形式及其动作性能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现有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对于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灵敏度不足,长期以来一直是继电保护领域的一个遗留问题。该文根据线路双端测量阻抗之和在正常运行及单相故障场景下的差异性,针对原有和阻抗继电器不能动态适应线路电容电流变化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和阻抗继电器,并设计能够保障其区内全线高阻接地速动能力的自适应浮动门槛。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原理实现简单、无需双端信息同步,能够快速响应区内任意故障点单相高阻故障,具备适应系统非全相运行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均能达到300Ω。通过与现有主保护配合使用,可显著提升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对各种系统运行工况下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响应能力。
- 吕冉李慧刘鹏林湘宁童宁李正天黄景光邓科Owolabi Sunday AdioMuhammad Shoaib Khalid韩雄辉
- 关键词:输电线路高阻接地过渡电阻
- hIFN-λ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体外抗HBV机制研究
- 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迄今尚无根治药物。目前常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费用高、部分病人疗效欠佳、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研发新的抗HBV药物...
- 李慧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