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彬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镍渣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煤基
  • 2篇金属化率
  • 1篇氧化动力学
  • 1篇阴阳
  • 1篇熔融
  • 1篇氢冶金
  • 1篇微弧氧化
  • 1篇物相
  • 1篇镁合金
  • 1篇镁合金微弧氧...
  • 1篇膜层
  • 1篇膜层性能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还原动力学
  • 1篇活化能
  • 1篇合金

机构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酒泉钢铁(集...

作者

  • 4篇李彬
  • 3篇王晟
  • 3篇杜雪岩
  • 2篇王晟
  • 1篇冯琼
  • 1篇雷鹏飞
  • 1篇申莹莹
  • 1篇马颖
  • 1篇王明华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熔融镍渣等温氧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了富铁熔融镍渣在空气气氛下的等温氧化动力学行为。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HT-CLSM)确定三元碱度0.6调质镍渣的实际熔融温度(液相线温度)为1488℃。通过管式炉等温氧化试验,获取温度1500~1575℃下熔融镍渣氧化过程Fe^(2+)浓度-时间曲线,采用微分法和Arrhenius方程计算出熔渣中Fe^(2+)的氧化反应级数为1.45~1.26,表观活化能为286.83 k J/mol,明确熔融镍渣氧化动力学主要受扩散传质控速。基于双膜理论和渗透理论,估算出1500~1575℃熔渣中氧的扩散系数分别为2.02×10^(-9)~4.42×10^(-9)m^(2)/s和0.50×10^(-9)~2.19×10^(-9)m^(2)/s,双膜理论估算出的氧扩散系数更具参考意义。
李彬申莹莹冯琼王晟杜雪岩
关键词:氧化动力学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
镍渣球团煤基氢-碳耦合还原
2024年
利用煤基氢-碳耦合还原镍渣中的含铁物相,研究了掺碳球团和掺煤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演变、微观形貌及金属化率.结果表明,两种球团中含铁物相的演变过程一致,均由铁橄榄石相逐渐转变为金属铁相和辉石相,且在反应各阶段,掺煤球团还原产物中的铁颗粒尺寸均大于掺碳球团还原产物中的铁颗粒尺寸,且排布更为整齐、致密.在相同的还原条件下,掺煤球团的金属化率比掺碳球团的金属化率高出20%左右.该研究为镍渣高效提铁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路顺张志龙李彬杜雪岩
关键词:镍渣金属化率
富铁镍渣煤基氢冶金等温还原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煤基氢冶金工艺对富铁镍渣中的铁组元进行高效还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镍渣球团等温还原过程金属化率变化规律,利用粒子模型和未反应核模型对镍渣球团的煤基氢还原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了各反应阶段的控制环节并建立了相应动力学方程.研究表明:以高挥发分煤为还原介质,掺煤镍渣球团在1300℃还原焙烧20 min的金属化率可达90.2%;球团还原过程可分为反应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其反应动力学分别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扩散混合控制和内扩散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E_(a))分别为174.01、124.15、83.14 kJ/mol.
李彬孙明轩王明华王明华雷鹏飞王晟
关键词:金属化率还原动力学
阴阳极距离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性能及负载模型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在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中,采用不同的阴阳极距离制备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通过TT260数字式涡流测厚仪、SEM、EDS和XRD分别检测膜层厚度、微观结构、元素及相组成。采用Image-J软件分析膜层表面孔隙率,利用电化学实验研究膜层耐蚀性能。基于波形图建立对应于微弧氧化系统的负载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计算等效负载的数值和仿真,进一步分析其与膜层耐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阴阳极距离的增加,膜层表面微孔孔数增多,孔径减小,孔隙率由26%逐渐降低到19%;膜层总体厚度随距离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但在距离为200 mm时略有增大;膜层耐蚀性呈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即在距离为10 mm时,膜层的耐蚀性最差;距离为200 mm时,膜层的耐蚀性最好,两者的腐蚀电流密度相差3个数量级。经过计算和仿真验证了负载模型的正确性,且计算的等效电阻R1与膜层耐蚀性具有对应关系,等效电阻R1值越大膜层耐蚀性越好,为现场评估膜层耐蚀性提供了依据。
王晟王晟马颖马颖黄志杰李彬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