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峰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童话
  • 3篇拉什迪
  • 2篇身份困境
  • 2篇跨文化
  • 1篇颠覆
  • 1篇英语
  • 1篇身份
  • 1篇思政
  • 1篇索尔.贝娄
  • 1篇童话作品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认同
  • 1篇教育
  • 1篇教育理念
  • 1篇荒诞
  • 1篇荒诞派
  • 1篇混合式
  • 1篇混合式教学
  • 1篇混合式教学模...
  • 1篇教学

机构

  • 5篇山东工商学院

作者

  • 5篇李岩峰
  • 3篇倪爱霞
  • 3篇张丽华

传媒

  • 2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间质空间”中拉什迪的跨文化身份协商被引量:1
2016年
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问题上,后殖民文学批评家霍米·巴巴打破了传统的西方二元对立,提出了"间质空间"的概念,认为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在这一策略性空间内交汇、冲突,最终达成协商,为后殖民作家的文化身份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后殖民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萨尔曼·拉什迪的两部姐妹篇童话作品《哈鲁恩与故事海》《卢卡与生命之火》中,主人公被置身于西方主流文化与东方文化交错、对抗的"间质空间",经历了迷茫、冲突、协商,最终认同了自身混杂性文化身份,象征着后殖民作家对文化身份定位的一次尝试。
李岩峰倪爱霞
关键词:童话身份困境
一体多面,思政育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级英语”教学改革
2024年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题组积极探索改革与创新途径,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改革,坚持“思政引领、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采用OBE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反向设计,打造“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构建一体多面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张丽华李岩峰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拉什迪童话中的跨文化身份协商
2015年
后殖民文学批评家霍米·巴巴提出"间质空间"的理论,认为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在这一策略性空间内交汇、冲突,最终达成协商,为后殖民作家的文化身份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后殖民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萨尔曼·拉什迪的姐妹篇童话作品《哈鲁恩与故事海》《卢卡与生命之火》中,主人公被置身于西方主流文化与东方文化交错、对抗的"间质空间",经历了迷茫、冲突、协商,最终认同自身混杂性文化身份的抵达,象征着后殖民作家对文化身份定位的一次尝试。
李岩峰倪爱霞
关键词:身份困境文化认同
拉什迪童话作品中的模拟与颠覆
2015年
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提出"模拟"的理论以试图解读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萨尔曼·拉什迪在两部童话作品《哈鲁恩和故事海》和《卢卡与生命之火》,利用模拟策略介入殖民者的空间,借对诸多西方经典的模拟与颠覆,对西方话语霸权发出了挑战。
李岩峰张丽华
关键词:童话颠覆身份
索尔·贝娄对荒诞派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2010年
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的创作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荒诞派,荒诞派作品也在很长时期内影响着当代许多大家的创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品便反映了人的这种荒诞的存在。本文梳理了荒诞派文学的历史渊源及特色,通过贝娄作品与荒诞派作品的对读指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贝娄对荒诞派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张丽华倪爱霞李岩峰
关键词:荒诞派索尔.贝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