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胃肠间质瘤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其全球发病率约5~19/106。成人患者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患者多有腹痛、血便、腹胀等症状。GIST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在儿科极为罕见,因此儿童患者经常被漏诊或误诊。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以及有关儿童GIST研究的深入,发现它代表着一个不同于成人GIST的临床疾病。成人GIST当前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靶向药物辅助治疗。然而对于儿科患者,一些用于成人肿瘤的治疗方案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需要独特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本综述旨在研讨最新文献,提供不同的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
- 周文强朱冠宇李岩峰曲宏岩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儿童
- 胃肠道间质瘤出血、坏死、囊性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出血、坏死、囊性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46例GIST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指数、形态表型、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出血、坏死、囊性变、新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情况。分析出血、坏死、囊性变、Ki67指数与各个参数之间关系。结果肿瘤出血、坏死均与有丝分裂指数、新辅助治疗情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Ki67指数与出血、坏死、有丝分裂指数、危险度分级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危险度分级、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指数、Ki67指数与GIST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度分级及有丝分裂指数是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Ki67指数与肿瘤出血、坏死、有丝分裂指数、危险程度、复发转移均密切相关,危险度分级及有丝分裂指数可作为GIST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关雪徐晨魏征李岩峰曲宏岩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出血坏死囊性变预后
- 六因素复合诱导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寻一种构建动物胃癌模型成瘤率较高的方法,考察时间对胃癌发生率的影响,为胃癌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以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为主要胃癌诱导剂,结合脱氧胆酸钠(模拟胆汁返流)、热盐水、乙醇以及饥饱失常、夹尾(后两者为中医病因)等6因素造模56周,分别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鉴定。结果实验周期为48周时既能保证胃癌发生率又能缩短实验周期。结论在常规应用致癌剂MNNG的基础上,多因素刺激大鼠的胃黏膜可成功诱发大鼠胃癌。
- 李岩峰薛英威
- 关键词:MNNG胃癌
- 单中心小样本量胃癌患者淋巴转移与异常表达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基因层面信息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14-3-3β蛋白是否参与胃癌淋巴转移。方法收集2022年1~6月间30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os组)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Neg组)2组,每组各15例。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胃癌患者样本的转录本序列信息,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比较胃癌患者在有无淋巴转移时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结果(1)Pos组和Neg组间共1878个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其中差异高表达基因683个,差异低表达基因1195个,差异显著性最明显的两个基因是USP24P1(P=7.6760e-03)和DEFA5(P=1.8585e-02);(2)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突触传递的调节、突触间信号传递、肌肉系统、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突触膜、突触后膜、阳离子通道、丝氨酸型肽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等功能条目上;(3)Pos组活化的CD_(4)^(+)T细胞显著高于Neg组(P=0.0329),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显著低于Neg组(P=0.0235);(4)YWHAB基因表达的14-3-3β蛋白在两组间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68)。结论基因USP24P1、DEFA5及活化的CD_(4)^(+)T细胞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 魏征李正龙徐晨关雪张馨妍杨宏业李岩峰曲宏岩
- 关键词:胃癌RNA-SEQ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应用腹腔镜辅助技术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性、近期生存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58例患者,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75例(腹腔镜组),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手术83例(开腹组)。对比分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病人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生存差异。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病人一般资料、病理学类型、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总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腹组长(P<0.05),切口长度、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性手术安全可行,可达到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但较开腹组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优势。
- 朱冠宇冯美燕李岩峰魏玉哲姚强王宽
- 关键词:胃癌远端胃癌根治术
- 大鼠胃癌模型中COX-2的动态变化
- <正>目的研究大鼠胃癌模型中 COX-2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COX-2的表达。结果 COX-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表达强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结论 COX-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形成。
- 李岩峰薛英威
- 文献传递
- 大鼠胃癌模型中COX—2的动态变化
- 目的:研究大鼠胃癌模型建模过程中COX-2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MNNG诱导Wister大鼠建立胃癌模型,分别于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宰杀大鼠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每只大鼠胃组织中COX-2...
- 李岩峰薛英威
-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法
- 文献传递
- 姑息性胃切除对晚期胃癌疗效的评价
- 目的:探讨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360例晚期胃癌行姑息性胃切除术(切除组),与同期随机选择360例晚期胃癌行非切除术(非切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
- 韩继广薛英威蓝秀文李岩峰李春峰
- 关键词:胃肿瘤姑息疗法胃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肿瘤体积对胃肠间质瘤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指标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5月~2021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患者30例,在治疗期间行两次增强CT检测,测量病灶最长径、肿瘤体积的变化。分析肿瘤体积变化率与RECIST评分和Cho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瘤体积变化率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肿瘤体积变化率与RECIST评分标准呈强相关(r=0.646,P<0.01),与Choi评分标准呈中等相关(r=0.498,P<0.01)。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7(95%CI:0.679~1.000),P<0.05。结论肿瘤体积有助于评估胃肠间质瘤患者药物治疗疗效,对于药物治疗时间的把控及手术时机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徐晨关雪魏征侯萍李岩峰曲宏岩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肿瘤体积多层螺旋CT治疗疗效
- 长春新碱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耐药诱导及其药敏性检测
- 目的: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及其药敏性检测。方法:间歇诱导法,胃癌细胞系SGC7901经长春新碱(VCR)短时间诱导后,对长春新碱产生耐药。MTT法检测其IC,并确定其对VCR、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的耐药倍数。结果:耐药S...
- 韩继广薛英威张纯慧李春峰李岩峰
- 关键词:胃癌多药耐药长春新碱MTT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