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祥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靶向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增殖
  • 1篇致病基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鼠肿瘤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市第四医...

作者

  • 5篇李宗祥
  • 3篇孙平
  • 1篇肖凯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通痹胶囊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治疗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通痹胶囊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的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组(0. 01 g/kg)和通痹胶囊低(0. 075 g/kg)、中(0. 150 g/kg)、高(0. 300 g/kg)剂量组,每组8只;使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大鼠CIA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均显著升高,通痹胶囊治疗后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模型组滑膜组织增生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关节软骨破坏,通痹胶囊治疗明显改善滑膜组织的增生,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处理后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与通痹胶囊高剂量组相比,TLR4激动剂处理显著提高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论:通痹胶囊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性反应,显著改善CIA症状。
李宗祥肖凯
关键词:通痹胶囊胶原诱导型关节炎炎性反应
糖尿病足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因素及基因型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基因型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380例D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足部溃疡基底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根据感染的葡萄球菌为甲氧西林耐药菌或敏感菌,将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患者分为MRSA组25例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78例,记录DF患者病原菌分布的临床特点及SA的耐药特点,同时比较MRSA和MSSA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MRSA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MRSA菌株致病基因白细胞毒素基因(PVL)表达情况。结果 380例DF患者溃疡部位分离出病原菌3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2株占57.88%,其中SA 103株,MRSA 25株,MSSA 78株;革兰阴性菌138株占39.54%,真菌9株占2.58%。MRSA菌株与MSSA菌株在青霉素G、苯唑西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利福平、呋喃妥因等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6个月抗菌药使用、溃疡病程、溃疡面积、合并高血压和低蛋白血症是DF患者感染MRSA的相关因素(P<0.05)。PCR结果显示,25株MRSA均表达mecA耐药基因,且其中4株MRSA携带致病基因PVL。结论 SA是DF溃疡患者常见感染病原菌,且DF患者中MRSA存在多药耐药现象且均表达mecA耐药基因,少数MRSA携带致病基因PVL,临床上应当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李宗祥刘涛张艳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足致病基因
住院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医院住院患者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和抗-HCV进行检测。结果住院患者HBsAg总体阳性率为9.84%,抗-HCV总体阳性率为0.75%;儿科HBsAg阳性率最低,为4.93%,血液内科抗-HCV阳性率最高,为1.94%,阳性率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抗-HCV阳性率在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岁年龄段HBsAg阳性率最高,0-岁年龄段HBsAg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服务业的住院患者HBsAg、抗-HCV阳性率最高,与其他职业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住院患者HBsAg阳性率较高,提示应做好医院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控制以及营养支持工作,对感染病人予以营养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孙平李宗祥
关键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
转铁蛋白与RGD共修饰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黑色素瘤的靶向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与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共修饰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dycolic acid)纳米粒(TF/RGD-NPs),研究其黑色素瘤靶向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TF和RGD共修饰纳米粒(TF/RGD-NPs),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和黑色素瘤肿瘤球穿透实验考察TF/RGD-NPs与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亲和力和肿瘤组织穿透能力。结果制备的TF/RGD-NPs粒径为(113.4±12.5)nm,电位为(4.53±2.15)mV。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B16细胞对TF/RGD-NPs的摄取效率分别是TF-NPs和RGD-NPs的2.7倍和2.9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摄取实验和肿瘤球摄取实验结果表明TF/RGD-NPs具有良好的黑色素瘤细胞亲和力。结论转铁蛋白与RGD共修饰纳米粒具有良好的黑色素瘤靶向性,是一种潜在的黑色素瘤靶向给药系统。
李宗祥孙平
关键词:转铁蛋白RGDPLGA纳米粒黑色素瘤药物靶向
蒽贝素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小分子抑制剂蒽贝素(embelin,EB)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加入药物的不同将MCF-7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阿霉素干预组、蒽贝素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蒽贝素+阿霉素)。MTT法检测各组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构建乳腺癌MCF-7细胞肿瘤球模型,探讨阿霉素联合蒽贝素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阿霉素联合蒽贝素对乳腺癌异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乳腺癌MCF-7细胞在给药后48h,联合干预组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大于其他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实验和肿瘤球生长抑制实验都表明联合干预组的肿瘤细胞抑制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联合干预组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霉素与蒽贝素均具有抑制乳腺癌增殖的作用,2者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能力。
李宗祥孙平
关键词:阿霉素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