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鲁
- 作品数:30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3%盐酸甲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在高血压患者心电监护拔牙治疗中的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3%盐酸甲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在高血压患者心电监护拔牙治疗时镇痛效果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在心电监护拔牙患者中抽取15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3%盐酸甲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记录患者术前、麻醉即刻、麻醉后5 min、手术中、手术后血压和心率情况,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种药物心率和血压变化,同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麻醉即刻及手术中疼痛。结果 (1)两组患者血压比较:两种药物间不存在差异(P>0.05),麻醉即刻与手术中存在差异(P<0.05)。(2)两组患者心率比较:两种药物间不存在差异(P>0.05),麻醉即刻与手术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3)两组VAS评分:麻醉即刻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3%盐酸甲哌卡因对心血管的影响小,注射时疼痛较轻,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拔牙镇痛。
- 李大鲁赵华强崔婧
- 关键词:心电监护甲哌卡因利多卡因拔牙
- 腭护板在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小切口拔除后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腭护板在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小切口拔除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多生牙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小切口拔除患牙并缝合后即刻戴入腭护板,对照组小切口拔除患牙缝合后不戴腭护板。分别于全麻苏醒后6、12、48、72 h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用面部图像量表(FIS)评价患儿口腔内不适感,术后72 h及术后7 d计算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患儿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6 h均能客观表达自己意愿。与术后6 h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 VAS均降低(P均<0.05),且术后6、24、48、72 h,观察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后6 h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 FIS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术后6、24、48、72 h,观察组F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48、72 h,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72 h出现术区肿胀2例,挤压后切口有淤血溢出,术后7 d均达到甲级愈合。对照组术后72 h非甲级愈合28例,表现为切口红肿、裂开、术区肿胀等;术后7 d有11例非甲级愈合,表现为切口感染、红肿、部分切口不愈合等。结论上颌腭侧埋伏多生牙经小切口拔除后给予腭护板辅助,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与口腔异物感,促进切口愈合。
- 庞永志毛春梅李敏姚超刘昆李大鲁
- 关键词:多生牙上颌
- 先锋钻导航和全程导航导板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的精确性
- 2018年
- 目的对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的患者分别应用先锋钻导航与全程导航导板并进行精确性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先锋钻进行导航,分析组采用全程导航导板进行导航,对两种系统导航下种植体的植入精确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比术前设计,分析组患者种植体颈部和根端偏差距离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轴向偏差角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即刻种植且不进行牙龈翻瓣的病例,相比常规先锋钻导航系统,应用全程导航导板可以获得更高的精确性,效果显著,值得在日常种植手术中广泛推广。
- 王晋李大鲁庞永志黄国倩
- 造釉细胞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聂旭光郭玲玲李大鲁
- 关键词:病理
- 阿替洛尔在心律失常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研究
- 2005年
- 王国利李大鲁马金骥
- 关键词: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阿替洛尔拔牙术代偿能力术前应用
- Osx基因活化技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Osx基因活化技术对种植体周围骨形成和矿化的作用。方法首先将倍骼生与pcDNA3.1flag-Osx按比例混合构建GAM材料。选择雄性Beagle犬15只,每只动物拔除左侧及右侧下颌第2前磨牙,用超声骨刀于拔牙创颊侧制备颊舌向5 mm、近远中向5 mm、垂直高度10 mm的骨缺损,分别植入直径3.3 mm、长度13mm的奥齿泰GSII种植体2颗。2个骨缺损处分别填入倍骼生+空载体pcDNA3.1flag(A组)、倍骼生+pcDNA3.1flag-Osx(B组)。应用GBR技术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缝合牙龈。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5只,取出标本,用Micro CT测量骨再生相关数据。结果 A、B两组术后4、8、12周比较,骨小梁间隙、骨体积分数、骨小梁的体积、骨小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倍骼生与Osx质粒构成的基因活化材料有明显的骨诱导作用,可促进骨组织再生。
- 黄国倩李大鲁李肇元
- 关键词:骨缺损种植体OSX
-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例被引量:4
- 2020年
- 一、病史摘要患者,女,22岁,汉族,主诉:前牙反咬合.患者全身状况良好,否认系统病史和过敏史,否认不良习惯和鼻咽部疾病,家族中外甥女有类似表现.患者十年前发现下巴前突明显,影响进食咀嚼及美观,五年前上前牙唇侧做树脂修复掩饰治疗,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颌外科就诊后转我院术前正畸治疗.
- 尹晓青胥雷李大鲁刘萍
- 关键词:树脂修复正颌外科鼻咽部疾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上前牙
- 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成人牙科畏惧症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 目的:分析成人牙科畏惧症(DF)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单胺类神经递质与DF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到济南市口腔医院外科门诊接受拔牙治疗的400例病人。...
- 李大鲁
- 关键词:成人牙科畏惧症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单胺类递质拔牙治疗
- 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Osx基因活化材料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构建含有质粒pcDNA3.1 flag-Osx的基因活化基质,并与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混合,观察Osx基因活化技术对种植体周围骨的形成和矿化的作用。方法:术前抽取Beagle犬骨髓,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扩增质粒pcDNA3.1 flag-Osx。雄性Beagle犬15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只,第1组为4周组,第2组为8周组,第3组为12周组。每只动物拔除左侧下颌第2、4前磨牙及右侧第2前磨牙,于拔牙创颊侧制备骨缺损,植入奥齿泰GSII种植体3枚,分别填入A组:倍骼生;B组:倍骼生+BMSCs+空载体pcDNA3.1flag;C组:倍骼生+BMSCs+pcDNA3.1flag-Osx。应用GBR技术,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分别于4、8、1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标本,应用影像学、组织学、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手段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硬组织观察:骨缺损处均有新骨形成。C组最多,B组其次,A组最少。2、Micro-CT数据结果显示:第1组:除骨体积分数(BVF)外,其余指标B组与A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数目(Tb.N)、BVF、骨小梁的体积(BV)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C组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2组:除BVF外,其余指标B组与A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Tb.Sp.、骨小梁厚度(Tb.Th)、Tb.N.、BV 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各指标C组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3组:各指标B组与A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BVF外其余指标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C组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Osx质粒构成的基因活化材料,有明显的骨诱导作用,与不含Osx基质的对照组相比成骨速度更快,新生骨量更多,明显促进了骨组织再生。
- 李大鲁黄国倩李肇元
- 关键词:OSX骨髓基质干细胞MICRO-CT骨缺损种植体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兔BMSCs,取第三代细胞进行干细胞鉴定,收集同一只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制备PRF,将PRF与BMSCs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共培养并进行成骨分化。实验分组:A组为单纯BMSCs对照组;B组为PRF与BMSCs共培养组;C组为加入DKK1的PRF与BMSCs共培养组;D组为加入Wnt3a的PRF与BMSCs共培养组。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钙结节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各组ALP活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成骨成脂相关基因Runx2、OCN、PPARγ2及LPL的m RNA表达,同时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 D1及β-catenin的m RNA表达。结果:流式细术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B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鉴定标准。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B组和D组的钙结节数量明显多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B组与D组的ALP活性较A组和C组明显增加(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q RTPCR结果显示B组与D组中的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OCN的m RNA表达,较A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而成脂分化标志基因PPARγ2、LPL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B组和D组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 D1及β-catenin的m RNA表达较A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PRF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而抑制其成脂分化。
- 杨世茂郭延伟李大鲁王明国
-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脂分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