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国
- 作品数:31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更多>>
- 考虑颗粒旋转的流化床流动和气化反应模拟被引量:1
- 2016年
- 摒弃传统颗粒动力学模型中颗粒绝对光滑的假设,以粗糙颗粒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颗粒碰撞过程中的对心和切向分力建立了粗糙颗粒动力学模型,采用近似求解给出了相关本构关系式。结合粉煤气化反应模型模拟研究了鼓泡流化床内粉煤颗粒的流动-反应过程,获得了床内粗糙颗粒时均速度和浓度的径向分布。与光滑颗粒的计算结果相比,粗糙颗粒的脉动能量增大,床内不均匀特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得到的各气体组分的浓度分布与他人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 王志宇郝振华董立波李俊国陆慧林
- 关键词:流化床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
- 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提升管中颗粒聚团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PC6D型颗粒浓度测量仪,在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冷态实验装置上,测量了提升管中局部固体浓度,对颗粒聚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径向上絮状物的时间分率Fc和絮状物内的颗粒浓度εsc在床层中心区(r/R<0.6)较低,而在边壁区(r/R>0.8)相对较高。提升管所有截面上各径向位置的Fc和εsc均随表观气速urg的减小和/或固体循环量Gs的增加而增加,轴向上操作条件对底部加速段Fc、εsc的影响明显高于对上部充分发展段Fc、εsc的影响;径向上操作条件对中心区Fc、εsc的影响显著高于对边壁区Fc、εsc的影响。在絮状物颗粒浓度0到εsmf范围内,得出絮状物内的颗粒浓度εsc与该处相应的局部颗粒浓度εs的变化关系式为εsc=3.33εs0.8。
- 王志雨李俊国程中虎房倚天
- 关键词:提升管絮状物
- 压力下射流流化床气泡特性的实验研究
- 低压下借助CCD摄像头可以得到较清晰的图像,但是随着压力的升高图像变得越来越模糊,通过对其焦距的相应改变在高压下可以得到较清晰的图像,本实验中借助三组不同焦距的CCD摄像头在0.1-2.1MPa下对射流流化床的气泡变化规...
- 李俊国程中虎房倚天聂伟郝振华王鸿瑜黄戒介王洋
- 关键词:图像处理射流流化床气泡直径
- 一种带有导向板的流化床粉煤气化炉反应器分布板
- 一种带有导向板的流化床粉煤气化炉反应器分布板由炉壁(4),圆锥气体分布板(1),分布板进气管(8)和气体出口(2)组成,圆锥气体分布板(1)呈倒锥状,圆锥气体分布板(1)上端连接导向变径板(3)下端,圆锥气体分布板(1)...
- 房倚天李俊国程中虎聂伟王鸿瑜黄戒介
- 文献传递
- 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研究开发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为提高流化床煤气化炉的碳转化率和处理能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对已有的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技术进行了升级,集成快速流态化技术,开发了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技术.该气化炉分为下部浓相射流段和上部快速提升段两部分,下部浓相射流段保留了灰熔聚气化技术的特征;在上部快速提升段,通过强化细粉循环以提高气固接触和细粉停留时间,并采取分段给氧方式以提高气化温度和细粉转化效率.通过基础研究,获得了煤加压热解特性和高温高压气化反应动力学规律;获得了加压气固流态化行为特征,分析了操作参数和关键结构对气固流场、浓度场分布的影响;完成了操作状态下气化炉内气固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二次风对提升段流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成了3.0 MPa、日处理煤量100t的中试装置,并开展了1.0MPa^2.8 MPa压力下的神木原煤及其热解半焦氧气/蒸汽鼓风中试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在试验压力范围内实现了平稳长周期操作;可以直接气化热解半焦;带出细粉碳含量明显下降,气化碳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5%;气化指标达到同类型气化炉先进水平.进而完成了千吨级工业示范装置的工艺软件包设计和经济评估.
- 房倚天王志青李俊国聂伟郝振华李春玉王志宇刘哲语黄戒介张永奇赵建涛
- 关键词:加压气化流态化中试
- 气固同轴射流流场特性PIV实验与CFD模拟被引量:3
- 2018年
- 以粒子图像流场测量(PIV)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气相和气固两相同轴射流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射流速度比、喷嘴直径、射流空间直径和射流出口直径对回流量和回流区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射流区和壁面之间存在沿轴向延伸至整个射流长度的回流区域,中等Stokes数颗粒会随回流气体改变运动轨迹,聚集在低涡量高应变的回流涡点;射流速度比、喷嘴直径和射流空间直径对回流量影响显著,实验工况下的最大回流量是射流量的10.29倍;当射流充分发展后,射流出口直径对回流量没有影响。通过气固两相同轴射流流场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气固耦合的颗粒弥散机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 巴忠仁李俊国冯荣涛赵建涛房倚天
- 关键词:粒子图像测速
- 压力下气化炉炉料的最小流化速度和终端速度的实验研究
- 利用摄像技术在压力仓内压力为0.1MPa-2.5 MPa的冷模加压流化床实验装置上,对灰熔聚流化床的中试实验平台和工业示范装置中的实际炉料的最小流化速度以及聚苯乙烯的终端速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采用适当的预测公式...
- 李俊国程中虎房倚天聂伟王鸿瑜王洋
- 关键词:摄像技术最小流化速度
- 一种流化床粉煤气化炉气体分布板
- 一种流化床粉煤气化炉气体分布板由炉壁(4),圆锥气体分布板(1),分布板进气管(8)和气体出口(2)组成,圆锥气体分布板(1)呈倒锥状,圆锥气体分布板(1)上端连接过渡连接段(10)下端,圆锥气体分布板(1)下端连接渐缩...
- 房倚天李俊国程中虎聂伟王鸿瑜黄戒介
- 文献传递
- bubble-based EMMS/PFB模型的建立及在加压流化床浓相段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基于多尺度分解和能量消耗分析方法,结合压力下锥形分布板射流床气泡直径关联式,建立了一个适于加压流化床(PFB)的能量最小多尺度模型——bubble-based EMMS/PFB模型。应用此模型模拟一个二维加压射流床,分析了操作压力、位置高度、空隙率及剩余速度对非均匀因子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发现该模型相比于Gidaspow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加压射流床内颗粒浓度的分布状态及颗粒靠近壁面处的速度变化;将这种曳力模型应用到流化床浓相段的模拟,预测了床内颗粒浓度瞬时分布及沿轴向的时均值分布、颗粒的速度分布等流动行为,使流化床浓相段的气固流动行为可视化,对流化床的设计、放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宋素芳郝振华董立波李俊国房倚天
- 关键词:流化床两相流流体动力学
- 高温气体中细粉量和焦油量测定的装置和方法
- 一种高温气体中细粉量和焦油量测定的装置是由取气单元,气固分离单元,气液分离单元组成。高温气体中细粉量和焦油量测定方法是由气体反吹、预热、二次气体反吹、取样、装置停车、细粉量和焦油量测定所组成。本发明可有效测定高温气体中粉...
- 李俊国程中虎房倚天郭金霞王志宇聂伟刘哲语赵建涛黄戒介张永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