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
- 作品数:19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的力学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缓倾角破裂是岩质斜坡最常见的一种破裂形式,对斜坡演化与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地质意义。基于斜坡中应力场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开展岩石的剪切试验,揭示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系统是一套瑞德尔低角度剪切破裂体系,由高序次张性雁裂隙和低序次共轭剪切裂隙组成;(2)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与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裂纹扩展首先从一组彼此近于平行雁行张破裂开始,随后低次序共轭剪切裂纹开始扩展,并与已有的雁裂纹贯通;(3)不同的围压下裂隙最终贯通模式不同。低围压下裂纹沿着早期产生的雁裂隙翼端发展并最终贯通,中围压下裂纹会沿着雁裂隙或共轭剪裂隙中部扩展并贯通,高应力下会生成一组新的雁裂隙,并与早期产生的裂隙相互搭接并贯通;(4)岩石最终破裂面形态与围压关系密切,中低围压下破裂面整体较为平直,但粗糙度大。高围压下破裂面整体呈曲线型,但较为光滑,粗糙度较小。
- 朱雷朱雷黄润秋陈国庆
- 某土质滑坡复活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 2012年
- 研究的滑坡为一牵引式中型浅-中层松散层土质滑坡。近期,该滑坡表现出一定的蠕滑变形迹象,表层局部滑塌现象较发育,中后部形成多条具一定规模的继承性圈弧状裂缝(带),对坡体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滑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系统的调查,对其坡体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土质滑坡历史演化及成因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为依据,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综合判定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地震等不利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提出了"抗滑桩+地表截排水+专项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
- 王亚昆李满意张晋朱雷
- 重力坝岩体混凝土接触面原位剪切试验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原位条件下,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剪切设备,分别对混凝土与砂岩体和粉砂岩体两种接触面进行剪切试验,研究接触面的剪切变形和剪切强度特征。结果揭示出剪应力变化与剪位移的关系,以及接触面破坏模式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 朱雷王小群聂德新
- 关键词:岩体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抗剪强度
- 坝基软弱结构面工程特性的动态研究方法与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快、地质缺陷不易揭露等特点,特别是对于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的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为例,借助坝基开挖,总结出"工程地质条件→软弱结构面展布特征动态评价→软弱结构面参数动态取值→坝基稳定性评价"这一套坝基软弱结构面动态评价方法,并以软弱结构面展布特征与参数动态研究为核心,建立起合理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评价方法。实践表明,该套方法能合理地评价重力坝抗滑稳定性问题,保证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营。
- 朱雷王小群聂德新黄润秋
- 关键词:水电工程坝基软弱结构面抗滑稳定性
- 基于滑带强度参数动态演化的滑坡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基于滑带应力状态分析和室内试验,提出了基于滑带强度参数动态演化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并将应力状态作为评价滑面力学参数的主要指标,以合理地反映滑面强度状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滑面强度参数与工程性状、力学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在该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对滑面的力学参数和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三维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滑带强度参数的空间分区特征。同时,对工况变动情况下滑带的强度参数进行量化取值,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动态计算,提出的计算方法更能体现出滑坡力学参数与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过程。
- 朱雷黄润秋王小群聂德新
- 关键词:滑坡滑带稳定性
- 节理扩展模式及节理岩体边坡破坏机理研究
- 节理化岩质斜坡作为常见的岩质斜坡,由于无明显控制性结构面,其变形破裂机制及滑移路径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以节理扩展的力学和几何效应为核心,对节理岩体的破裂机制与破裂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起节理扩展模式与宏观岩体破坏及其路径...
- 朱雷
- 关键词:破坏模式
- 基于随机模型溶蚀岩体强度参数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由于溶蚀岩体独特的细观结构及其溶蚀发育的差异性,导致了现场原位实验和室内实验获得的单点强度值很难应用于工程中。以溶蚀砾岩为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获得了砾岩的溶蚀发育规律,并建立起其概率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起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三轴试验,获得了其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对不同溶蚀程度的砾岩进行数值三轴试验,获得了大量的强度参数,建立起溶蚀程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另外,对溶蚀砾岩进行室内三轴实验,获得了其强度参数,并和数值试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 朱雷王小群聂德新郑百录姚男
- 关键词:三轴试验
- 某块状岩质斜坡滑移–张裂变形机制的工程地质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研究区位于拟建的云南怒江某水电站坝区右岸电站进水口附近,斜坡主要由混合花岗岩和混合片麻岩组成,坡内受中缓倾河谷断层控制的变形破裂现象十分明显,虽然其宏观组合模式也表现为滑移–张裂,但是这些断层并未切脚出露,而是埋藏于坡脚以里或谷下一定的深度,按传统工程地质及岩石力学观点很难理解上述现象的成因。根据现场地质调查,结合其发育的地质、岩体力学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上述变形破裂现象乃是在挽近地质时期河谷演化过程中,谷底(坡脚及谷下)岩体的风化软化所导致岸坡时效变形破裂现象,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论证。最后指出,对岩质岸坡演化而言,谷底(坡脚)软化效应是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斜坡地质作用。
- 严明郑秀红朱雷陈亚鹏
- 关键词:工程地质
- 基于WLSM的多参数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被引量:3
- 2016年
- 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多学者采用产状或者其它单一参数划分岩体统计均质区,却很少有人考虑多参数进行划分研究。考虑了产状、间距、张开、迹长和粗糙度共5个参数,提出了一种划分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的新方法,即采用权的最小平方法确定参数的权重并用相关系数法计算研究区裂隙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均质系数以此实现对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通过工程实例即云南省马吉水电站左岸坝肩某一高程相邻4个平硐的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划分,分析了多参数对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与裂隙产状、间距、张开、迹长和粗糙度等因素有关并成功划分了研究区的统计均质区,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阮云凯陈剑平李严严朱雷曹琛占洁伟
- 大型岩质滑坡地震变形破坏过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汶川地震触发的大光包岩质滑坡为例,结合野外现场调查,以其地质结果为背景,建立起破坏前的物理模型和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振动试验台和数值计算方法对滑坡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相互验证,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的破坏模式为坡体顶部与中部拉张贯穿破坏→中部沿层面滑移→前缘剪切破坏,中部拉裂缝与主滑面首先形成滑动边界,前缘首先滑出;滑坡变形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响应研究表明其放大效应明显。同时,通过对比基岩与滑带加速度与速度放大系数,显示了结构面对斜坡变形破坏过程的控制作用。
- 朱雷王小群
-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地震动力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