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杭 作品数:16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广州市越秀区熟食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为熟食品卫生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部分餐饮企业、超市及农贸市场熟食档的熟食制品进行监测采样,对所采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熟食制品的不合格率为26.02%,其中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24.54%,未检出致病菌。餐饮业、超市及农贸市场熟食制品微生物不合格率分别为20.91%、28.57%和6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化分级A级餐饮业与非A级餐饮业间微生物及大肠菌群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级餐饮业与非A级餐饮业不合格率分别为10.00%和21.33%。结论越秀区市售熟食品存在微生物污染,餐饮业及超市不合格率低于农贸市场,A级餐饮业不合格率低于非A级餐饮业。 曾玉梅 朱紫杭 卢嘉明关键词:熟食制品 微生物 污染 广州市越秀区3岁以上人群食用油摄入情况调查分析 2016年 目的目的了解广州越秀区3岁以上不同人群的食用油摄入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出平衡膳食建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法随机抽取越秀区425名居民,采用入户调查形式进行食用油摄入情况调查,采用Epi 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居民食用油人均摄入量为28.75g/人日,超标率为5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分组人群的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食用油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中食用油推荐量,所以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营养知识的宣传,特别是针对摄入量高的高危人群,注意平时饮食习惯,尽量低盐低脂饮食。 周焕宁 黄亮宇 赵德坚 卢嘉明 朱紫杭 曾嘉婕关键词:食用油 影响因素 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近视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近视特点和危险因素,为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项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抽取分布于广州市越秀区2774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近视检查情况将其分为近视组(n=1657)与非近视组(n=111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青少年近视整体现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相关行为和因素。结果2774名青少年中,1657名近视,检出率为59.73%;其中女生为872名,多于男生的785名;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20名、446名、484名、707名,呈升高趋势。学段、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环境、读写姿势、电子屏幕使用情况、近距离用眼情况、户外活动及睡眠情况、近视检查及矫治情况是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P<0.05)。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近视程度均与学段、校外用眼环境、电子屏幕使用情况、户外活动及睡眠情况、近距离用眼情况呈正相关(P<0.05),与校内用眼环境、读写姿势、近视检查及矫治情况呈负相关(P<0.05)。对不同预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得到,学段、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环境、读写姿势、电子屏幕使用情况、近距离用眼情况、户外活动及睡眠情况、近视检查及矫治情况是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广州市越秀区青少年近视发生人群呈现高龄化,学段、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环境、读写姿势、电子屏幕使用情况、近距离用眼情况、户外活动及睡眠情况、近视检查及矫治情况是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建议加强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多种课间户外体育活动,同时鼓励家长在校外从自身做起,树立爱眼护眼好榜样,与学校共同保护孩子的视力。 周焕宁 陈力 温燕婷 朱紫杭关键词:近视 广州市越秀区美容院化妆品微生物二次污染情况调查 2005年 目的了解美容院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二次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29家美容院共103份未开封的化妆品分别在使用前、使用15d后和使用30d后采样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103份化妆品使用前、使用15d后及使用30d后微生物指标总不合格率分别为10.68%、40.78%和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1,P<0.05),且使用时间越长,其不合格率越高。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液体状及亲水性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分别高于膏、霜、乳剂半固体状及疏水性化妆品。结论美容院使用的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二次污染问题较严重,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隐患。 卢嘉明 朱紫杭 罗可天 丁珊关键词:化妆品 微生物学 美容院 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油炸食品摄入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油炸食品的摄入情况,为制定减少居民摄入油炸食品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月,在越秀区抽取3个街道的425名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25人,调查前3个月内,油炸食品摄入率为69.41%,全部调查人群油炸食品每人每日摄入量P50、P25、P75分别为10.26、4.05、21.10g。油炸食品摄入率和摄入量,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学生油炸食品的摄入率高达76.57%,摄入量的P25、P50、P75分别为6.32、15.33、31.12g/人日。全部调查人群油炸食品摄入率与摄入量较高的依次为炸鸡翅鸡腿、汉堡、炸薯条。[结论]越秀区居民油炸食品摄入水平较高,在校学生的摄入率与摄入量均很高。 朱紫杭 卢嘉明 黄亮宇 曾嘉婕 叶小华 许雅关键词:油炸食品 摄入量 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群体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对一起疑似群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参照GB/T4789-2003[1]有关章节,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采样、病原分离鉴定;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论:所分离到的肠炎沙门氏菌进行PFGE分型结果基本一致,确认是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罗可天 朱紫杭 邓志爱 李孝权 梁晅 丁珊 林智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 我国首起甲型H1N1流感本地感染疫情感染环境的调查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引起我国首起甲型H1N1流感本地感染病例感染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对感染的环境进行实地现场勘察。结果感染的环境主要为通风换气不良,无新风补给,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结论与传染源在同一个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内密切接触是引起此起甲型H1N1流感本地感染疫情的主要原因。公共场所的通风设施不健全应纳入公共场所管理的卫生问题范围中,并应引起卫生监管部门重视。 朱紫杭 卢嘉明 曾玉梅 湛柳华 肖晓玲 陈志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环境因素 化妆品微生物二次污染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情况,污染来源和途径。[方法]从商场购买176份化妆品,经检验合格发放给志愿者(个人和美容院)使用,于使用的15 d及30 d回收,检测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化妆品使用15 d和30 d后合格率分别为61.1%和29.9%(P<0.05)。使用30 d后个人使用的化妆品的合格率仅为17.9%,美容院使用的为36.6%(P<0.05)。霜状及液体状化妆品比膏状的污染严重,个人使用的沾取式包装化妆品比美容院使用者污染严重。[结论]化妆品随使用时间的增长,污染也越严重;化妆品的二次污染与个人使用习惯、化妆品的性状和包装方式等因素有关。 朱紫杭 周焕宁 卢嘉明关键词:化妆品卫生 微生物污染 二次污染 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诊疗态度和诊疗行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了解辖区内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度和态度、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内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32名医务人员,普遍缺乏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合格率为34.33%,而诊疗态度及诊疗行为合格率达到88.88%和98.19%.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在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得分[(6.49±2.18)分]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7.04±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态度及诊疗行为方面的得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宣贯有助于医务人员改善对食源性疾病警觉态度,进而有助于改善监测漏报行为. 陈志 朱紫杭 周文 余少珍关键词:医务人员 诺沃克病毒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某小学食物中毒的调查 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查找某小学 82名师生出现以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疾病的原因。方法 用流行病学疾病暴发调查方法 ,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DNA序列测定和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检测方法检测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及粪便。结果 82名患者都有在学校食堂食用早餐或午餐的共同进餐史 ;在 1 2名患者的粪便中检出诺沃克病毒阳性 1 1份 ,对其中 5份进行诺沃克病毒核酸序列测定 ,结果 4份呈阳性 ;2份患者的呕吐物和 1份厨工肛拭子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试验皆呈强阳性。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可能由诺沃克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引起。 王立斌 湛柳华 李晖 何洁仪 林国祯 卢嘉明 严纪文 朱紫杭 闻剑 李涛关键词:诺沃克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